傅偉苗
摘要:“雙減”政策的推廣實施帶動了基礎教育階段的教學模式改革,其中作業管理的改變和創新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雙減”政策的實施效果。小學數學傳統教學中作業管理存在方式和理念的雙重問題,教師更多以機械、重復形式進行作業布置,導致作業管理無法發揮帶動學生認知拓寬和能力成長作用,反而導致學生產生厭煩情緒。“雙減”政策下的作業管理應當具有教學智慧,采用個性化、自主化的作業設計創新,帶動學生興趣參與,形成數學學科的學習動力。
關鍵詞:雙減;小學數學;作業管理;有效方法
前言:
“雙減”政策主要通過減輕學生校內作業負擔以及校外培訓負擔的方式,從根本上解決中小學教學系統當中功利化、短視化的問題,同時遏制資本運作所導致的教育產業化問題。其中最引人關注的一點當屬學校作業減負。義務教育階段的作業管理方式的全面創新,不僅僅從“量”的層面進行減輕,更重要的是從“質”的方式層面加強,使作業真正能夠在中小學義務教育階段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助力。
一、“雙減”政策背景下的小學作業管理
“雙減”政策在義務教育階段教學管理工作當中,提出了“十個要求”理念,其中包括把握作業育人功能、嚴控書面作業總量、創新作業類型方式、提高作業設計質量、加強作業完成指導、認真批改反饋作業、不給家長布置作業、嚴禁校外培訓作業、健全作業管理機制和納入督導考核評價,十個要求所涉及到的都是中小學階段學習生活中與學生成長息息相關的內容,其中作業管理要求學校需要加強作業統籌,通過控制作業總量的方式,來進行針對性的分層管理。其中小學階段作業總量控制標準最為嚴格,一二年級不設置書面家庭作業,可調整為校內適當開展鞏固訓練,其他年級書面作業完成總時長不應超過一個小時。
作業管理方面的另一大特征在于“雙減”政策注意到傳統教學環節中作業布置存在重復性,機械性等問題,教師在作業布置的理念認知方面存在偏差,認為作業形式是一種考驗,甚至是一種懲罰。這種作業管理方式非但無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甚至會導致學生產生對于學科學習的厭煩情緒,極大地阻礙學生后續的成長。“雙減”政策下的作業管理,不僅要從“量”的層面上進行合理控制,還必須從“質”的層面積極提升。教師所進行的作業管理和設計應當包含教學智慧,能夠從學生真實需求、學生體驗和學生參與興趣層面出發,進行多樣化的作業組織,使作業能夠在規避機械重復訓練的基礎上,引領學生形成創造創新意識,助力學生全面提升。
二、加強作業編本管理,促進校本作業走向高效
為適應“雙減”政策,減輕學生過重的學習負擔,作業編本的設計與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方面,要加強校本作業的編本可使用性,另一方面要提高教師布置的作業質量。教師利用優良可行的教輔資料進行小學數學課程授課,從減負角度看,是通過實施高質量、關鍵點的作業布置、講解舉措,壓縮學生課內外作業時間,實現減負。從課堂效率來看,學生在一堂課中,吸收下課本精華,積累知識點、考點,便實現了減負。因此,編本作業便需要在眾多知識點中進行詳略得當的規劃,以能夠良好的完成課堂目標。
例如,在教授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混合運算》時,教師需要率先進行單元通讀,歸納出單元內的知識點,重難點,并通過相應定理的基本性質進行類比,在授課時提出類比,便于學生在課堂范圍內理解消化。如加法交換律、結合律是從加法的意義上演變而來,而加減法作為相對性極強的數學知識點,在演算時其本質是換湯不換藥的,可以利用這一性質縮減學生學習時間,同時學習兩種法則,在作業的布置上,挑選基礎,拓展的兩類題目,完成關鍵題型,減少學生作業量。在乘除法運算法則的學習上同樣利用類比將兩者結合起來,給學生建立連貫的思維網絡,形成良好的聯想習慣。
三、集中課堂教學節奏,統籌安排課堂學習時間
縮減學生、家人、家庭對于學生教育的負擔,便是通過學校老師對于課堂的統籌把握,調動學生學習熱情,為學生規劃學習時間。課堂上四十分鐘的學習,教師可以尋求特殊方式,在課堂開始時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課堂高潮時提供學生思考空間,課堂結尾時給學生解決課堂作業的機會,為課堂留白。課堂上教師盡量精簡教學內容,把握學生對于新知識的課堂掌握度,盡量做到授課內容深刻,授課形式簡單易懂。協調課堂時間,把握課堂節奏,教師的課前準備至關重要,是課堂提質的關鍵。
例如,在教授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認識方程》時,教師可以通過設問等方式引入對方程概念的教學。方程在義務教育階段占比較大,是初中高中階段函數的基礎。在小學階段,學生的大腦活躍性高,對新知識理解的偏差性和準確性并行,教師可以放緩節奏,把簡易方程細化,為學生構建設問思維,對未知數產生敏感性,以便在練習是節約時間,快速并準確的找到問題題根。在解題時,盡量做到嚴謹,在課堂練習時利用解題步驟,如,分析已知未知的量,找等量關系,設未知數,列方程,解方程等,規范學生解題思路,確保學生在審題正確的情況獲得準確答案。提高自主學習的質量。
總結:
總而言之,新課改和“雙減”的實施在義務教育階段中都是濃墨重彩的兩筆,學生在輕松愉快的課堂上即學習了知識又構建了成熟的思維體系,為義務教育后期的數學學習打下深厚結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朱登峰.“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作業管理有效途徑[J].求知導刊,2021(51):35-37.
[2]鄧鋒.小學高段數學作業設計與管理的有效策略[J].數學大世界(中旬),2016(0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