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靜
摘要: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展,對現代教育的影響是前所未有的。如何將現代信息技術有效地應用于小學音樂教育,已成為我國音樂教師研究和探索的課題。要加強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媒體、方法、意境教育、視聽等手段,拓展學生的視野,增加自身的審美空間。本文通過分析信息技術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優勢,分析了小學音樂教學,還提出了信息技術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具體應用,進而在互聯網+的背景下創新課堂教學模式,以期提高我國課堂教學的整體質量。
關鍵詞:“互聯網+”;小學音樂;課堂創新;策略
前言:
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將生動的視覺形象和優美愉悅的聽覺藝術直觀地展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加入其中,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將教育空間從無聲的教學拓展到聲音,從無形拓展到有形,改變信息傳遞方式,充分理解書本知識,實施優質高效的教育,不僅是現代教育的理念,也是教師的責任。利用多媒體根據情境引導情感,探索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環境,讓學生在優美的環境中學習音樂、欣賞音樂、欣賞音樂之美、創造美。激發學生的情緒。創新教育形式,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
一、目前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現狀
在當前的小學音樂教育中,一些教師仍然保留著較為傳統的音樂教育觀念。該課程的教育內容基本上只停留在現有教材上,缺乏深度和廣度。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完成了整個學期的音樂學習,掌握了音樂的基本知識、歌唱技巧和樂譜識別的能力。然而,這種死板獨特的教育方式很難給小學生留下深刻的記憶。尤其是對于課時較少的音樂科目,更容易忘記之前學習的知識。通常,在一個月或半學期后,學生可能會忘記他們以前的音樂理論知識。教師只需依靠音樂教材進行教育,不深入挖掘音樂教材豐富的元素,音樂課堂就會單調乏味,缺乏深度和文化內涵,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無法充分調動。此外,盡管許多音樂教師希望在課堂上營造輕松的氛圍,但忽視了課堂互動的重要性。學生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會對教育效果產生一定的影響。
二、信息技術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優點
1.讓整體教學更加生動
信息技術讓學生進入一個安靜的新課堂,不僅可以升華學生的真情實感,還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感受自我,傾聽自己的聲音,讓學生通過這種方式學習和交流,感到輕松和快樂。
2.讓音樂教學內容更加豐富
信息技術豐富了傳統的音樂教育方式,在傳統的音樂課上,老師在黑板上寫歌作詞,不僅學生需要時間,老師也需要時間。而隨著信息技術的融入,教師可以在課后授課,學生也可以在課堂上玩耍,容易被學生接受,教師的課程設置以豐富的繪畫方式和情境展示教學內容,引起了學生的關注,學生在一定的時間內可以學到更多。多媒體課程可以反復更改或共享,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教育資源。
3.教學結構得到了優化
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使課堂內容易于理解,嵌入其中,體驗音樂自身魅力的同時,激發學生對音樂的靈感。而信息技術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不僅可以創造新的教育環境,而且可以活躍音樂課堂的整體氣氛,使音樂課的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從而使學生理解音樂的能力得到提升。
4.解決了學習中的知識難點
音樂不同于文學作品,不能用語言表達,與藝術不同的是,即使不能通過繪畫現場觀看,信息技術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以理論知識為印象,現場呈現抽象音樂的靈感。
三、利用信息技術創新“互聯網+”小學音樂課堂的具體策略
1.創設音樂情境,使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得到優化
對于小學生來說,由于音樂表現力差,缺乏審美體驗,一些音樂作品學生很難欣賞到。所以,在加強音樂作品的過程中,信息技術可以給課堂帶來活力,讓學生們以一種好奇的心情來欣賞音樂,使音樂課輕松成功進行。主題曲具有顯著特點,它表現出完美的音樂,作為音樂的核心,是構成和發展的基本要素。因此,在課堂上,學生聽多個主題曲,唱主題曲,表達主題音樂與記憶主題音樂,運用信息技術將其中反映的圖像與音樂結合起來,讓學生記憶的更加深刻。
例如:學生在欣賞《義勇軍進行曲》時,通過欣賞和演唱國歌,讓學生感受祖國的偉大。老師上課前在網上搜集視頻資料,上課時投影多媒體播放電影《開國大典》以及"天安門廣場升旗儀式"等影視資料。同學們一邊聽一邊看視頻,情不自禁地唱著國歌,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了國歌的重要作用,被國歌神圣的內涵所感動,提升學生的愛國情懷。
2.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使用不同的教學模式
“互聯網+”在方法論上提供了實現學校教育目標的途徑,在課堂上,老師要深化教材的重點,針對現階段學生的身心和智力特點進行教學。例如:在合唱音樂教學時,每個學生音色不同,教師沒辦法根據學生的類型進行更好的聲部教學,學生很容易受到其他聲樂的影響,出現跑調的情況,老師在課堂上會感到很困難。但是隨著“互聯網+”教育模式的發展,一方面可以很好地教育學生,另一方面也解決了器樂教育中的視覺歌唱和識譜的問題。
3.用“互聯網+”引導學生養成創新意識與能力
首先,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要求學生總是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在聽有旋律的歌曲時,可以鼓掌、跳舞,全心投入到歌曲的旋律中;其次,根據學生的特點,創設相應方案,激發學生創新興趣,鼓勵學生用音樂表達理解和情感,使學生可以輕松掌握知識。教師課堂上準備各種問題,隨時向學生提問。他們提出的問題不應該太簡單或太難。學生們很容易不感到挑戰,或者回答不出問題,失去參與課堂的熱情。讓學生因為困難而退卻,不是老師提問的初衷。利用“互聯網+”與視聽相結合,讓學生感受音樂的美,進而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
總而言之,隨著社會科技的飛速發展,要想使學生更好的學習音樂知識,需要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動力,利用信息技術充分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使其成為學習音樂的情感基礎。運用信息技術結合生活實際,以游戲活動、舞蹈、音樂鑒賞等一系列活動,培養學生感知音樂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想象力,運用信息技術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信息技術融合小學音樂教學的藝術理念能充分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在音樂表演中開發學生的個性潛能和智慧潛能,發掘兒童的創造潛能。
參考文獻:
[1]周佳春.數字技術支持下的小學音樂單元學習實踐[J].現代基礎教育研究,2021,43(03):228-234.
[2]王露潔,張橋.多媒體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運用策略[J].中國教師,2020(S1):169.
[3]論小學音樂游戲化教學策略之我見[C]//.教師教育論壇(第一輯).[出版者不詳],2019:194-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