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玉梁
摘要:在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設計有針對性、層次性的關聯活動,有計劃、有目的地引入合作學習并融入評價,相機進行評比,讓教學有序進行,讓學生循序漸進地掌握語言知識、形成語言技能。本文立足于高中英語教學角度,分析了核心素養視域下高中英語合作教學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參考價值。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英語;合作;課堂教學
引言:
受到應試化教育的影響,在進行合作學習教學中,教師采用的方法仍較為單一,學生的參與度并不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學生語言思維的發展。因此,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要樹立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結合學生的學情和興趣愛好,對合作學習組織方式和內容進行優化,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科素養。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課堂教學越發重要,因此,對于核心素養視域下高中英語合作教學策略的研究有著鮮明現實意義。
一、當前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一)講授式教學充斥課堂,學生興趣不高
高中生已經具備很強的認知能力,他們的思想比較開放,喜歡接受新鮮事物,不喜歡一成不變的教學或者學法,這是該年齡段表現出來的特征。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我們發現很多教師為了快速提高學生的成績,往往采用固定式的教法。
(二)合作學習模式的應用過于片面,效果不好
英語新課標中提到,高中階段的英語課程要有利于學生的個性和潛能的發展,在完成基礎理解的前提下,為學生提供相互溝通交流的機會,確定學生未來的發展方向。很多教師雖然也意識到合作學習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但是限于快速提高學生的英語成績以面對高考的壓力,合作學習模式通常較為片面化。比如,在分組中,教師沒有按照學生的英語學情和興趣愛好分組,只是隨機讓他們完成一個小任務,而且喜歡以問題式方法進行分組,像表演式、討論式以及學科式的合作學習機會較少,影響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核心素養視域下高中英語合作教學策略
(一)激發學習興趣,增強合作意識
在融入合作學習的課前環節,筆者通常留出時間和空間,構建平臺,將熱身活動轉變為 Show Time,讓學生盡情展示所學的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筆者布置學生分組合作,在組長的帶領下說童謠、唱歌曲、進行主題會話或表演小故事,內容以課內所學、所練為主。為進一步擴大表演范圍,促進組與組之間溝通與合作,筆者同時要求他們的節目一個月內不能重復,當堂課不與其他組重復。由于參與表演的人數太少會缺少氛圍和氣勢,人數太多又不利于組織,因此,筆者在實施常規教學時,通常以4個大組為單位并相機進行評比,每大組分兩個小組,前 3 排 6 人為一組,剩下的為一組。本輪小組合作實行組長負責制,分級管理,由大組長統籌安排,各小組每堂課準備一個節目,輪流開啟熱身。每堂課表演4個小節目,如與其他組重復則啟用備選。為減輕學生的負擔,教師需夯實日常教學,讓學生的表演能呼之即出、信手拈來,以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二)夯實語言基礎,提高學習能力
課堂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主陣地。教師在新課教學中可適時引入合作學習并相機滲透學習方法,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的知識,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為其形成特定的語言技能奠定基礎。本課新詞有“T-shirt”“big”“small”“wear”“size”,其中“T-shirt”“big”“small”為四會單詞;本課句型有“Put on your T-shirts.”“What size do you wear?/Size...”“It’s too big/small.”筆者在教學中立足教學重點,采用多種合作方式,不斷創新活動形式,提高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操練頻度和效度。
詞匯是學生英語學習的基礎,詞匯量的多少直接關系到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程度。在小學階段,采用音、形、義相結合的單詞教學方法、不斷擴充學生的詞匯量是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新詞“small”和“big”是一對反義詞,教學中,筆者首先借助話題語境,通過“Watch and choose”活動讓學生整體感知語篇,借助語篇配圖導出“big”,并引導學生嘗試拼讀。然后,出示“pig”圖片及單詞,通過對比,讓學生明白可以通過改變詞首字母的方式學習、記憶單詞。接著,筆者讓學生共同回憶接觸過的含有“i”的相同結構的單詞,由小組內拼寫能力較強的學生寫下來,比一比哪組寫得正確、寫得多。最后,筆者引入繪本《騰訊開心鼠英語》“ It Is Not Big”,鼓勵學生開展合作學習。
(三)拓寬學用渠道,提升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筆者在教學中,本著整體設計、統籌安排的原則,在課前熱身環節進行了適量的鋪墊,引導學生談論各自的愛好、技能,在拓展環節設計了“自我介紹”活動,分以下幾個步驟完成:
1.整體感知。筆者在課前請一男生扮演本課主人公Bear,錄制好自我介紹的音頻,在課上整體出示 Bear 頭像和語言支架(模板),從 Name, Age, Food, Ability, Size 五個方面進行介紹:“Hello. My name is Beibei. I’m four. I like honey. I don’t like rice. I can run. I can’t dance. Iwear Size XL. How about you?”在學生掌握了“Size M”等簡短回答的基礎上,教師提前滲透第七單元的句型“I wear Size M”,對答句進行適度拓展。
2.口語指導。由一至兩名學生對照模板做自我介紹,教師相機進行指導。
3.獨立思考。學生對照模板上的語言支架獨立思考,理清自我介紹思路。
4. 合作交流。引入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學生先向同伴或老師請教,解決遇到的問題,再討論可以增加的項目,之后在小組內互相介紹自己,增進同伴之間的了解,提升溝通與交流能力。
5. 書面示范。教師做自我介紹并將語言形成文字,從口頭向書面轉化,進行寫作示范,讓學生有話可寫,筆下有文。
6.獨立寫作。學生仿照教師的自我介紹,將自己所說的語言信息形成文字,完成基本任務的得3顆星,有所拓展的得5顆星。
結論:
在高中英語課堂中融入合作學習模式,可以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作用,能夠促進英語課堂中的多方互動,能夠提升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和質量。為了能夠增強合作學習的有效性,需要注重三點,第一是科學合理分組,第二是教師要做好合作學習過程中的指引.和管理作用,第三就是要對合作學習的評價模式進行完善。
參考文獻:
[1]武越.核心素養下高中英語課堂合作學習實踐研究[J].校園英語,2021(25):183-184.
[2]趙光榮.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小組合作的實施探討[J].中學生英語,2021(24):100.
[3]劉女.小組合作展示環節高效性初探——淺談七年級英語閱讀教學[J].中學生英語,2021(24):106-107.
[4]陳麗芳.將學生自評與互評用于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策略[J].新智慧,2021(17):109-110.
[5]呂明.基于合作學習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研究[J].校園英語,2021(24):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