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亞威



摘 要:筆者以一堂汽車維護保養課程為例,探究中職教育中項目化教學的應用。將項目化教學法與課程內容相結合,借助信息化教學手段,解決中職理實一體課程中的問題,為培養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與行為規范,掌握必備的職業崗位文化基礎知識、操作技能及專業知識,具備表達與溝通能力,面向汽車后市場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提供教學范例。
關鍵詞:項目化教學 汽車維護保養課程 中職教育
Application Study of Project-based Teaching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Automobile Maintenance Courses
Yang Yawei
Abstract:Taking a car maintenance cours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application of project-based teaching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project-based teaching method and course content, and with the help of information-based teaching methods, the problems in the integration of science and practice courses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are solved. The article explores the ways of cultivating the high-quality labor and skilled talents in the automotive aftermarket, with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with the ability to express and communicate.
Key words:project-based teaching, vehicle maintenance course,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1 項目化教學法的介紹
項目化教學是指教學者與學生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工作,并以此達到教學目的的教學活動。項目化教學符合以行動導向為主的核心教學原則,即統一行動過程與學習過程,實現“做中學”。項目化教學具有學科交叉性和綜合能力運用的特點,既提高學生專業知識儲備能力,又增強學生實際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既增強學生綜合分析的邏輯能力,又鍛煉面對錯綜復雜情況的社會適應能力。它通過有目的地、系統化地組織學生在實際或模擬的專業環境中,進行設計、實施和評價職業活動,讓學生在尋找、發現、探討、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建構屬于自己的認知、能力與情感體驗。
2 汽車維護保養課程在項目化教學中的應用可行性分析
汽車維護保養課程是中職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的核心主干課程之一,該課程知識面廣,綜合性強,涉及數十個維護保養項目,包含汽車發動機、底盤、電器等專業知識,各保養項目、學科之間互相交叉,還囊括團隊協作、溝通洽談、商務禮儀等社會化知識。汽車維護保養課程實踐性突出,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學生進行實操,注重培養學生實際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正與項目化教學本身的性質相匹配,兩者的結合應用具有理論可行性。
3 中職汽車維護保養課程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中職學生年齡較小,在接觸汽車維護保養課程時一般不足18歲,既沒有汽車的駕駛經驗,也沒有系統性的汽車維修保養工作經驗。對于這門綜合性的課程,中職學生一般只對實際操作部分充滿興趣,而對理論部分知識卻興趣索然。但缺乏理論依據的實操往往會帶來錯誤的操作習慣甚至安全隱患,這導致課程實操過程中錯誤頻繁發生,實操車輛和設備的耗損巨大。如何讓學生真正做到“做中學”而不是“做中錯”是這門課程實際教學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發現,課程學習過程中還存在以下問題:1.角色分工不明確,團隊協作不充分;2.過分注重實操,缺乏系統性的知識匹配,維保過程多以簡單粗暴地更換配件為主,這并不利于系統性掌握知識,無法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3.實操工位有限,少數動手,多數“看戲”,部分學生參與不足;4.項目任務缺乏有效評價手段,工作多以單獨自評或單獨他評方式進行,評價效果不理想,難以保證教學成果的有效性;5.現實中的維保項目是復雜多樣的綜合性項目,而課程教學中的項目則往往為了突出教學目的而較為單一,這與實際的工況有所差異。
4 中職汽車維護保養課程項目化教學的實施過程
根據以上問題,筆者擬以一堂6課時的汽車空氣供給系統維保為例,結合問卷星、希沃白板等信息化教學手段,開展項目化教學,旨在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提升學生的全面綜合素質和實際動手解決問題能力。
整個實施過程由六部分組成,其對應的流程、信息化手段和時間分配如圖1所示,現將詳細過程做如下陳述:
步驟一:學情調查
課程開始前2-3天,筆者通過問卷星對學生進行學情調查,并依據學生的反饋制定課程任務與課程結構。
1.1 通過學情調查收集課程期待。
提前收集學情信息,把握課程重點內容,并以此為依據完成本次課程設計,在調查問卷中設置期待類問題。例如“之前課程的掌握程度”“實操活動理論與實踐部分的課時占比期待”等。
1.2 通過學情調查引發課程思考。
為了解學生的項目傾向,筆者設置接待、技師、倉管、商務等角色,通過“思考一下你所負責的環節應該具備哪些知識技能與能力?”等啟發式問題,讓學生根據自身興趣選擇角色,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增加學生對課程的期待和學習興趣。D469D8A7-8DA9-4B0F-AA21-212FF56397DA
根據調查到的學生興趣點安排教學重點。在興趣調查中有7名學生選擇接待管理、6名學生選擇倉儲管理、15名學生選擇維修技師、7名學生選擇商務洽談。可見學生對維修技師角色較感興趣,筆者在課程設計中將側重于該部分,整個課程任務的項目設置主要圍繞空氣供給系統的維保實踐開展。
1.3 通過學情調查進行分組。
為引發課堂探討,筆者根據提前收集到的學生角色扮演傾向進行分組,確保每組角色全面、均衡。整體分組人選的配置采用“組內異質、組間同質”原則,綜合考慮組員的意向與實際水平,按照4-6為一組,將班級分為4組,并在課前繪制座位圖,讓學生對號入座,每次項目的隊伍重組也是為了增加班級同學互動,鍛煉學生快速融入新團隊的能力。
步驟二:情境導入
情境導入是將項目任務需求進行演繹的過程,是激發學生參與感和積極性的關鍵所在,真實的情境導入可以迅速讓學生和教學者進入狀態。在汽車維護與保養課程中,筆者結合實訓場地設備和信息技術進行情境導入。
2.1 以學生的興趣設置情境導入。
學情調查中,學生對汽車配件的價格和成本較為感興趣,筆者在商務洽談角色的任務指標評價體系重增加了利潤率的指標要求,讓學生提高商務思考深度,創造機會讓學生接觸新問題、尋找解決方案,以此激發其學習主動性。
2.2 設置具體且有針對性的情境導入任務
在此次空氣供給系統維保項目中,筆者通過顧客視角,設置如下“針對性”問題情境:
1.打開空調有異味-對應空調過濾系統維保;
2.發動機動力下降,油耗增加-對應空氣過濾系統維保;
3.清明計劃自駕往返廣州與長沙-對應常規的安全保養。
通過“顧客”的描述,將汽車空氣供給系統中維保不良的具體表現作為關鍵詞,引導學生反思推理問題原因,繼而再確認維保任務內容。這樣做既符合實際工作情境,也鍛煉了學生的歸納邏輯。
2.3 在正式開始情境導入前與學生共同回顧課前收集的問卷結果,引出課程內容。
為了增加整個探究過程的趣味性,引入中要留有懸念,以激發學生的探究意愿。學情調查問卷的結果可直接通過問卷星自帶的展示功能展示,高效且直觀。
2.4 將“學與教的互動”融入情境導入
完成分組后,筆者運用實操設備、模擬4s店場景來營造氛圍,增強真實感,給與每個探究小組一個接待線索,提醒學生在后續的情景模擬中關注線索上的問題點,同時找出其他探究小組的接待線索。本次項目設置的接待線索有:
1.右后輪胎壓力為190kpa-對應輪胎漏氣;
2.左前包圍塑料件有拇指大小的剮蹭-對應塑料補漆;
3.左后門有一處刮擦,可以看到底漆-對應鈑金和補漆;
4.發動機抖動和噪聲異常-對應發動機維保。
通過實物展示和線索找尋,學生對于汽車維保項目的興趣明顯增強。
步驟三:自主討論探究
此步驟為項目化教學的核心探索過程,要求學生分角色協作完成任務目標、解決方案設置。過程中各小組針對導入的問題情境進行自由探討,并利用身邊的各種資源收集信息、分析問題、制定解決問題的針對性方案,最終呈現方式是每組將各自的角色任務目標和解決方案任務單上傳到一體機中進行展示,為下一步的評價工作做準備。
3.1 在探究過程中教學者需積極引導
在探究過程中,為避免出現“學生感到無從下手,不知所措”或“思維過于發散,游離于課程內容之外”等現象,筆者穿梭在組與組之間,關注學生的探究內容和進度并適當加以引導。引導的過程中采取“不評判不打斷”原則,以啟發式的提問和建設性的建議為切入點,幫助學生更快進行學習內容的精準定位。
3.2 鼓勵學生自主搜集資源完成問題解決方案設置
筆者鼓勵學生的方案呈現做到客觀可衡量,為后續的評價過程做準備。學生結合實車的工況和配件規格利用多媒體手段和平板等工具搜集問題原因、維保工時、配件價格等信息,并按照既定的格式將解決方案分條列出,通過問卷星上傳到云端,從而完成屬于自身角色的解決方案設置。通過該步驟,讓學生了解收集資源的多種方式,并合理看待與運用信息設備。
步驟四:情境模擬、實踐與評價
每組依次按照實際的維保流程分角色扮演進行情境模擬,并在實訓場地中完成實踐操作,之后進行過程評價。
本項目中,情境模擬4s店接待,按照“前臺接待→維修檢查→倉儲管理→商務洽談”的流程進行,過程中筆者不打斷不干涉,評價部分遵循“自評→他評→師評”的先后順序讓每一小組完成整個溝通和評價流程,其余小組在旁觀察記錄,將組員的實際表現與一體機中所展示的解決方案進行比較。“顧客”可以先由教學者進行扮演作為示例,之后邀請其他組員進行扮演。
4.1 情境模擬前,學生進行解決方案的明確解釋。
情境模擬過程前,學生在一體機上展示解決方案任務單,并向其他成員進行解釋和細節確認,此時現場的同學和教學者可以從流程上確保不會出現嚴重的問題,避免“做中錯”。
情境模擬現場如圖2所示,除了“模擬區域”人員外,其他人員可同時做到觀察模擬過程和確認任務單上的解決方案,便于將方案與實際模擬情形作比較。
4.2 情境模擬中,教學者維持模擬的連貫性,不評價、不打斷、不預判。
筆者脫離教學角色扮演引導者或觀察者,確保整個流程的完整性。如果教育者在情境中中斷評價一方面會打斷學生的思路,造成學生緊張的情緒,另一方面會造成探究的開放性過程失效,學生易于迎合教學者的評價調整解決方案,影響最終評價。
4.3 情境模擬后,開展多元化評價
評價的多元化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參與評價的人員構成多樣化。參與評價的有學生本人,觀察者和教學者。自評主要針對自身的情境模擬狀況進行評價,給出百分比自評分數;觀察者將模擬情境與一體機上的解決方案相比較,共同評議目標完成的量,獲得全場多數人贊同即為通過。這部分的評價分數即任務達成率(目標數/總目標數);教學者評價則根據綜合評價按照A+類100%,A類90%,B類80%,C類60%,D類低于60%為評價分數基準,結合扮演者的綜合表現給出分數和依據并做總結。D469D8A7-8DA9-4B0F-AA21-212FF56397DA
二是評價參考內容多樣化。評價的維度既要包括專業能力,也要綜合考慮發展能力和社會化能力。
三是既要注重結果也要注重過程。過程和結果在分數的權重上總體上遵循對半權重原則,具體比例如表1:
評價階段,筆者通過希沃白板直接在大屏幕上批改問卷星上傳的解決方案并記錄評價意見,讓分數具體一目了然,隨后筆者在后臺表格中匯總各環節分數,現場即可得到過程考核的分數。結果考核則是通過作業和考試的形式完成,定期匯總公布。
步驟五:成果展示
成果展示的主體是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共同展示方案設置并進行自我總結。針對維保過程、更換步驟等偏實踐類內容,可以將更換配件實操心得與情境模擬心得共同呈現,讓學生通過反思加深對知識的鞏固、提高表達能力、增強集體榮譽感。此時筆者通過照片或視頻的形式進行記錄,匯總后反饋給學生本人及家屬,強化家校聯動,增加學生的自我效能感,為課程的良性循環打下基礎。
步驟六:課后調查
為了鞏固教學成果、收集意見反饋并對教學質量作出評估,筆者通過問卷星開展課后調查,學生在一天內回復問卷。
課后調查重在突出以下兩點:一是對該項目課程進行學生角度的評價,包括“選擇最喜歡的環節?”“印象最深的內容?”“給與這堂課的滿意度打分”等。二是課程內容的掌握情況,結合情境設置,設置“不同材料空氣過濾器的維保公里數各是多少?”“簡述空氣過濾器的6個拆裝步驟”等問題,內容圍繞專業知識與重點難點內容回顧,以達到鞏固教學成果的目的。
5 項目化教學在中職汽車維護保養課程中的應用總結
項目化教學在中職汽車維護保養課程的應用過程中涉及知識點豐富、能夠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切合主題學情、應用中,涉及知識點豐富,信息化展現直觀、課堂氣氛活躍、教學數據沉淀可追溯、評價方式客觀,鍛煉了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項目中學生給課堂滿意度的打分為90.4分,相較于傳統課程的平均分78.2上升了15.6%,課程滿意度有所提高。教學者應重視項目化教學,不斷在課程中進行探索,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和提升能力,真正做到每一位學生深度參與,學有所樂、學有所長、學有所用。
參考文獻:
[1]姜大源.當代德國職業教育主流教學思想研究-理論、實踐與創新[M]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54-64.
[2]高慎英、劉良華.有效教學論[M] 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4:5-19.
[3]陳頌陽. 中職學校項目教學有效性研究〔D〕.廣州:廣東技術師范學院,2013.
[4]張靜.我國職業教育領域一體化教學模式研究文獻綜述——基于2006—2015年研究文獻的統計分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7(07):34-48.
[5]崔永強.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一體化教學爭議[J].科技展望,2015,25(18):206-207.D469D8A7-8DA9-4B0F-AA21-212FF56397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