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曉曉 孫琪
摘要:輔導員工作室作為輔導員專業化發展的一個全新載體,已經越來越受到各個高校的重視。輔導員工作室組織形式高度制度化,具備團隊性、目標性、計劃性等特點,能夠有效盤活各類資源,充分調動輔導員的積極性,為輔導員搭建一個良好的理論研究、經驗分享、培訓服務的平臺,有助于提高輔導員工作的科學化水平,突破職業發展的瓶頸,加速輔導員成長。本文首先闡述了高校輔導員工作室建設的意義,然后分析了現有輔導員工作室存在的一些共性問題,并針對存在的不足著重對輔導員工作室專業化精細化建設路徑進行了探索。
關鍵詞:輔導員工作室;專業化;精細化;建設路徑
中圖分類號:G64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2-3791(2022)06(a)-0000-00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Path of Specialization and Refinement of College Counselor Studio in the New Era
HUA Xiaoxiao ?SUN Qi
Shandong Agriculture and Engineering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 Province, 250100 China
Abstract:As a brand-new carrier of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he college counselors, the counselor studio has receiv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y variou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organization form of the Counselor studio is highly institutionalized, which can mobilize the enthusiasm of the college counselors. The counselor studio builds a good platform for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experience sharing and professional training of the college counselors, which can eliminate the career confusion and accelerate the growth of the counselors. This paper first expound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unselor studio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n analyzes some commo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existing counselor studio, and emphatically probes into the path of the specialization and refinementof the counselor studio.
Key Words: the counselor studio; specialization; refinement; construction path
高校輔導員工作室在輔導員管理育人和輔導員專業素養提升中均展現出不可替代的價值。高校輔導員工作室是落實以學生需求為導向發展理念的一個重要平臺。輔導員可以依托工作室開展育人活動,深入探索輔導員在大學生日常管理和教育過程中遇到的重點、難點問題,形成具有指導價值的工作范式,用于指導高校輔導員的育人工作,使輔導員對大學生的教育管理更加科學化[ ]。另外,專家化是高校輔導員職業發展的必然趨勢,高校輔導員工作室為輔導員提供一個相互交流、共同提升的平臺,在工作室內根據學生管理工作的需求開展各項與學生工作相關的活動并開展學術研究及理論探索,通過工作室成員之間的互相學習來彌補輔導員在專業素養方面不足,提升輔導員的綜合能力。
1高校輔導員工作室建設的意義
1.1提升高校輔導員育人的效果
助力大學生成長成才是高校輔導員工作室成立的核心要義,輔導員工作室從與學生成長成才關系最密切的研究角度出發,力圖解決學生的核心訴求。高校輔導員日常工作繁雜,要做好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業指導等多方面的工作,輔導員工作的復雜性要求輔導員必須不斷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理論素養和綜合能力,提升育人的專業化水平。輔導員工作室一個核心工作就是進行理論研究,如探究大學生教育工作、日常管理工作等方面的一般規律,并在結合相關專業知識的基礎上凝練成具有指導意義的理論。高校輔導員通過將輔導員工作室提煉的理論和一般規律應用于實踐,可以提升日常管理工作的科學化水平,使育人工作能更加貼合大學生認知特點和發展規律,提升學生管理工作的實效性,提升輔導員育人的質量。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輔導員在工作過程中會因為自己的教育背景和思維模式的限制形成固定化的育人模式,缺乏靈活性、適應性。而輔導員工作室通過將不同教育背景的輔導員聚集在一起,能夠擴寬思維方式的廣度和深度,能夠構建多角度育人模式,能夠幫助所管理的學生更加全面、科學的處理各類問題,創新育人模式,提升輔導員在教育管理學生方面的效果。
1.2提高高校輔導員的科研水平
高校輔導員組織管理能力較強,但由于受日常管理工作占用精力較多的影響,科研能力相對較弱。輔導員工作室將對某一科研方向感興趣的輔導員聚集到一起,給大家提供了一個集思廣益、共同提高的平臺。輔導員工作室通過團隊協作、合理分工有計劃地對某一領域進行深入的理論研究,形成科研成果,通過大家的分工協作促進工作室成員的科研水平共同提高。
1.3促進高校輔導員向專家化發展
高校輔導員工作聚焦性較差,不利用輔導員的長遠發展,而專家化是輔導員適應新時代學生工作需求的必然發展方向[ ]。輔導員工作室的建設可以讓輔導員聚焦于某一方面,如大學生創新創業、大學生思想政治素養提升,提升輔導員在某一領域的專業化水平。輔導員工作室是基于成員對某一研究方向的共同興趣而組建的學習團體[ ],工作室可以緊密圍繞研究領域開展業務培訓、學習研討,構建良好的學習氛圍,成員在共同學習研究的過程中能夠取長補短,群策群力,以工作室研究的核心問題為導向進行相關領域的學術研究,能夠夯實輔導員分析處理相關問題的理論基礎,并提升解決問題的實效性,促進工作室成員專業素養的提高。
1.4維護高校輔導員隊伍的穩定性
高校輔導員隊伍在職業發展過程中,受考核機制的影響,晉升空間相對較窄,導致輔導員轉崗以謀求職務晉升的情況較為普遍。職業發展的過程中,晉升渠道是否暢通對職業興趣、職業穩定性影響較大。在高校專業技術職務的晉升機制中,主要考察高校教師的科研成果產出。而高校輔導員能夠申請科研課題的機會較少,并且日常管理工作占用時間較多,高校輔導員不能專心從事科學研究,高校輔導員科研成果較少。在行政職務晉升的過程,也因晉升崗位數量有限受到一定影響。依托工作室高校輔導員能夠獲得更多爭取科研課題的機會,能夠依靠輔導員團隊的力量提升科研質量,為高校輔導員專業技術職務的晉升爭取競爭優勢,促進高校輔導員隊伍的穩定和長久發展。
2輔導員工作室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輔導員工作室由于沒有教育主管部門制定的統一規范的標準、并且發展歷程較短、可借鑒經驗不多,導致現有工作室暴露出較多需要進一步完善的問題。
2.1輔導員工作室研究主題定位不明確
輔導員工作室存在研究主題過于寬泛,不利于聚焦的問題[ ]。輔導員工作室在確定研究方向時,容易出現研究范圍過大,不夠精確的情況。輔導員工作室研究范圍過寬存在很多弊端,一是不利用進行深入探索研究。由于研究主題涉及的方面過多,導致在研究的過程中無法集中于某一特定主題進行深度剖析,不利于科研成果的產出。二是在研究的過程中容易偏離研究方向。研究內容聚焦性不強導致工作室成員在課題研究的過程中缺乏目標性、計劃性,容易出現偏離主題的現象。輔導員工作室的研究內容偏離了核心研究方向會影響工作室成員的成果產出,影響工作室的考核結果和發展。
2.2輔導員工作室整體架構需要進一步完善
首先,輔導員工作室主持人的引領作用還需進一步彰顯。主持人是輔導員工作室的骨干,其科研素養、工作思維和管理模式對工作室的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目前輔導員工作室主持人存在由學工部領導或學院黨政領導擔任的情況,由于主持人忙于日常工作事務,管理性的工作占據了大部分時間,沒有充足的時間可投入到輔導員工作室的管理運營,主持人對輔導員工作室相關工作投入的精力不足,沒有充分發揮其應該承擔的引領作用,不能充分調動工作室成員的積極性和凝聚力,不能在輔導員工作能力提升和科研素質提升方面發揮主持人的應該展現的價值。其次,輔導員工作室成員構成不合理、分工不明確,凝聚力不強。由于日常學生事務性工作占據了過多時間,并且部分輔導工作室缺乏明確的分工,導致輔導員投入到工作室建設的精力有限,主動性不強,工作效率不高。
2.3輔導員工作室組織管理制度不健全
輔導員工作室是輔導員基于共同興趣而建立的學習共同體,工作室主持人和成員之間沒有嚴格意義上的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輔導員工作室的組織特點導致主持人在管理的過程中存在一定困難,容易出現主持人領導力不強,對成員約束力有限的情況。其次,工作室成員的選拔沒有統一的標準,容易出現工作室成員能力參差不齊,業務能力不足,不能達到工作室各項工作開展所需的能力標準。另外,輔導員工作室考核評價制度不健全,缺乏規范、完備的考核指標和有效的激勵機制,不能充分調動工作室成員的積極性。考核機制的不健全導致部分輔導員工作室運行效率低下,整個建設周期內不能形成有效的產出。特別是激勵機制的不足影響到輔導員工作室成員的個人成長和職業發展。
2.4輔導員工作室落實以學生為中心發展理念不到位
輔導員工作室成立的最主要目的應該是提升育人成效,推動大學生思想道德素養的提升和綜合能力的提高。而現有部分輔導員工作室存在把重點放在課題研究、科研成果產出等與輔導員個人利益密切相關的方面,忽視了輔導員工作室應該承擔的育人功能。輔導員工作室僅僅把輔導員聚集在一起,成為一個科研共同體,過于片面的追求科研的數量,而沒有關注學生的參與度,輔導員工作室的建設脫離了學生成長成才的需求,違背了輔導員工作室建設的初衷。輔導員工作最大的成就感應該是通過自身的工作能夠促進學生綜合素養提升,輔導員僅僅功利化的關注科研成果的產出對職務晉升的促進作用,忽視學生能力的提升,從長遠的角度來看,不利用輔導員群體的發展和進步。
2.5輔導員工作室人員構成穩定性差
輔導工作室能夠良性發展最重要的因素是要有一支穩定的工作室團隊。但從目前輔導工作室運營的情況來看,工作室成員流失的情況較為普遍。一方面是由于日常的管理工作占據輔導員精力較多,輔導員疲憊感較強,導致不愿再在職責范圍之外的事務上投入時間和精力。另一方面是由于沒有統一的、規范的支持性政策,對輔導員工作室穩定性影響較大。從物質支持方面來說,資金不到位對工作室日常運轉和活動開展影響較大,缺乏資金致使輔導員工作室活力不足,輔導員在工作室中無法獲得提升感和價值感。從政策支持來說,輔導員工作室的相關工作在輔導員職稱評審中沒有完善的加分指標,輔導員工作室成員所付出的努力得不到相應的認可。兩方面因素疊加,導致輔導員工作室成員一旦遇到其他更好發展平臺就會退出所在工作室。
2.6輔導員工作室社會影響力不強
輔導員工作室宣傳意識不強,宣傳手段不到位,導致工作室的影響力僅停留在工作室所屬高校,甚至只對工作室成員產生一定的促進作用,沒有形成工作室品牌,輔導員工作室的社會示范效應不足。輔導員工作室社會影響力的增強需要充分借助線上線下的宣傳手段,部分輔導員工作室存在沒有充分利用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開展社會宣傳的情況,對新媒體手段運用不到位,并且也沒有通過講座等形式進行線下宣傳,工作室品牌的社會示范作用沒有彰顯,沒有形成較強的社會影響力。
3高校輔導員工作室專業化精細化建設路徑探究
專業化是高校輔導員職業發展的方向,高校輔導員工作室為輔導員提供一個通過發揮團隊優勢共同提升的良好平臺。高校輔導員工作室建設的應結合現有經驗,正視存在的問題,從以下幾個角度出發向專業化、精細化發展。
3.1精準定位,突出特色
在工作室的建設初期就要對建設方向嚴格論證,根據工作室前期的工作基礎和工作室成員的能力優勢確定一個精準的主攻方向,研究方向要精準、聚焦、深入,充分發揮工作室成員的管理育人或科研優勢,團隊成員相互配合,圍繞主攻方向開展理論研究和實踐活動,形成具有實踐價值的學生工作研究成果。在工作室的整個建設周期要圍繞主攻方向開展工作,不能因為工作過程中一時的困難偏離主攻方向。特色鮮明的問題導向是工作室的核心競爭力和發展優勢,也是工作室成效的主要評價點,工作室要科學規劃、嚴格執行工作流程,提升工作室的執行力,保證工作室整個建設周期開展的各項活動不偏離主要研究方向。
3.2優化結構,強化管理
團隊成員要優化配置,形成合力。首先,工作室主持人是工作室的定海神針,必須由科研能力強、經驗豐富、組織能力出眾、責任心強的輔導員擔任。主持人必須具備較高的組織管理能力和溝通協調能力,能夠制定充分發揮工作室成員優勢、切實可行的工作室建設目標,能夠充分調動團隊成員的向心力、凝聚力,并應具備較高的科研素養,促進團隊實踐經驗及時轉化為科研成果,提升團隊成員的科研能力。二是要組建一支結構優化、優勢互補的輔導員隊伍。工作室要打破院系甚至是院校的束縛,由志趣相投、學歷、經驗、職稱等互補的輔導員組成,構建以工作室主持人為主導,工作室成員由經驗豐富輔導員、年輕輔導員形成人才梯隊的良好格局,將工作室成員在專業背景、個人特長、學術研究能力等各方面的優勢有效整合,形成良性協作關系。工作室同時可以選拔部分學生助理,學生助理的加入既可以提升學生的參與度、獲得感,在參加輔導員工作室建設的過程中學生也能夠提升自我管理的水平。輔導員在與學生一起組織活動的過程中能夠及時了解學生的訴求,使輔導員工作室開展的各項活動育人效果更好,提升工作室各項活動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三是要健全工作室成員選拔、人員分工、考核機制,制定獎懲制度和運行保障制度,構建科學化的工作室成員管理模式,形成高效的運行機制,為工作室的長遠發展奠定制度基礎。在工作室考核中,尤其要注重學生的評價,以工作室育人效果作為評價工作成效的核心要素。提高學生的評價在輔導員工作室考核中的比重,能夠促進輔導員在工作室各項活動的開展中更加關注學生的成長,提升輔導員工作室理論研究和活動開展的效果。
3.3提升政治站位、強化價值引領
輔導員的工作范疇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做好大學生的價值觀引領工作。輔導員工作室開展工作要始終將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位,圍繞高校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堅持育人導向,突出價值引領,要注重提升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 ]。多元文化的交融和中西方思想的碰撞,促使大學生在發展過程中需要更加專業化的、精細化的教育和引導。輔導員工作室要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態,在工作室開展的各項活動中要適當加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注重對大學生的價值觀的引領作用,要關注學生工作的新學情和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提升的需求。工作室要充分了解學生在思想政治素養方面的成長需求,要以學生的需求作為個人工作的重點,要關注學生思想道德素養是否有提升,要關注學生的價值觀是否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
3.4注重成果轉化,構建科研共同體
輔導員工作室一是要在實戰中總結凝練,把實踐成果轉化為科研成果,促進科研項目落地。根據工作室實踐中發現的熱點難點問題,把工作經驗和所關注的學生工作相關問題提升到理論層面,組織開展相關課題研究,以撰寫學術論文、專著或申報課題等形式形成科學研究成果,構建輔導員科研共同體,形成科學化的工作方式和良性循環,提升輔導員的科研素養,提升輔導員隊伍將實戰經驗轉化為科研成果的水平,打造一支科研能力過硬的專業化學生工作團隊。二是要將工作室理論成果應用于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中,發揮工作理論成果的實踐價值。輔導員工作室可以通過線上結合線下的形式進行成果轉換,通過開設微信公眾號、組建訓練營、開設專題講座、開展一對一輔導等多種形式使學生真正能夠受益于工作室研究成果,將工作室科研成果真正應用到大學生日常管理和教育中,服務于學生的成長成才。
3.5挖掘成員潛能,助力職業發展
工作室應結合工作室成員的特點制定有效的激勵機制,充分激發工作室成員的潛能,在了解成員的能力和發展訴求的基礎上,主持人應當整合優勢資源、合理引導,助力成員成長,滿足成員的個體發展需求,實現團隊成員互幫互助的良好局面,促進工作室成員共同進步。工作室根據成員的特長優勢進行分工,充分發揮工作室成員的能力和才華,形成具有個人特色的育人理念和科研成果,提升輔導員的工作成就感和競爭力。通過科研產出、比賽獲獎、評優推優等形式促進成員成長,提升團隊成員的自我效能感和職業認同感。工作室要定期開設主題講座、培訓課程、經驗交流、學習調研等多種形式的活動,全方位提高輔導員的業務能力和科研能力,助力輔導員在專業技術評聘和行政職務晉升方面能夠獲得一定的競爭優勢,助力輔導員工作室成員的職業發展。
3.6樹立品牌意識,提升社會影響力
輔導員工作室通過打造精品項目,進行品牌化運營,推廣工作室成果,可以取得更好的宣傳效果,擴大輔導員工作室的社會影響力[ ]。要充分利用新媒體適時推廣工作室的品牌特色和團隊成果,如創辦工作室公眾號,以公眾號為載體向高校輔導員傳遞在學生日常教育方面以及輔導員能力提升方面的經驗,通過資源的共享提升工作室的教育影響力,使輔導員之間形成良性互助關系,幫助更多的輔導員向專業化、專家化發展。
4結語
高校輔導員工作室是一個助推輔導員專業化、專家化的有效平臺。工作室成員基于共同的志趣和職業發展愿景,形成的一個具有創造性的團隊,通過輔導員工作室,能充分借智借力,發揮團隊優勢,創新學生管理工作模式,為學生提供更加科學化的指導,促進學生成長成才。同時在輔導員工作室這個學習共同體中逐漸建立歸屬感和認同感,消除職業倦怠感。輔導員工作室建設的以提升輔導員的專業化水平為立足點,最終目的是服務于學生成長成才。因此輔導工作室在內容設定上要精準定位,在組織架構上要優勢互補,同時要重視將實踐經驗轉化為科研成果,形成具有借鑒價值的工作方式和理論成果,創新高校育人模式,提升工作室品牌的社會影響力。
參考文獻
[1] 劉穎.高校輔導員名師工作室的功能與優化途徑探析[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9,3(26):178-179.
[2] 劉小嘉.高校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建設研究[D].大慶:東北石油大學,2020.
[3]梅曉芳.高校輔導員工作室:共同體視域下輔導員專業化發展的新向度[J].江蘇高教,2020(7):120-124.
[4]谷惠鵬.地方高校輔導員工作室建設路徑研究[D].哈爾濱:黑龍江大學,2020.
[5] 范新宇.基于學生成長需求的輔導員工作室建設路徑研究[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21(2):32-34.
[6] 李銳.高校輔導員工作室建設創新模式探究——以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先行示范區為例[J].知識文庫,2021(5):17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