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東
【摘? 要】提問教學不僅能提高重難點知識學習的針對性,還能深化學生對抽象語言知識的理解。因此,筆者緊緊抓住有效課堂提問的基本要求和重要意義,分析影響有效課堂提問的要素,進而提出有效課堂提問的優化策略,為“雙減”政策下小學語文教學改革提出有益的思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有效課堂提問;優化策略
問題教學歷來是小學語文教學常用的教學方法,借助提問不僅能培養學生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能在問題情境中盡快形成學科思維。有效課堂是新課改理念下小學語文的應有之義,有效課堂提問教學是新時代人才培養的有力抓手,深入研究該論題有較高的時代價值和實踐價值。
一、有效課堂提問的概念及其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價值
(一)課堂提問的概念
課堂提問是問題導向教學法的衍生概念,與問題導向相比,有效課堂提問更有針對性和互動性。就概念本身而言,有廣義和狹義之分,本研究所涉及的概念,均以狹義概念為準,其內容為教師在課堂中提出的問題。課堂提問是任何學科教學中都會用的方式,它可能會根據時代變化改變一定的形式,但課堂提問只會越來越深刻,絕不會消失。特別是“雙減”政策的落地,對課堂提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通過優化課堂提問,增強問題的針對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進而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因此,問題情境創設、問題的針對性、課堂效率是判斷課堂提問是否有效的重要尺度。
(二)有效課堂提問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重要價值
結合新課改理念,有效課堂提問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作用被賦予更多功能,對學生成長成才有更加深刻的價值。其一,有效課堂提問增強了課堂的互動性。在新課改背景下,無論哪種形式的課堂提問,都是思維碰撞的過程,都是學生思維形成的過程,這對學生學科思維的形成有著重要價值。其二,促進了學生核心素養的養成。在現代人才培養理念下,核心素養已成為各個學段學生培養的目標向度,借助課堂提問,提高學生語文知識的應用能力,同時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會得到大大提高。
二、影響小學語文有效課堂提問的因素
其一,教學目標因素。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總指揮,所有教學環節都必須在“總指揮”的指導下才能達成目標。課堂提問是否有效,也取決于教學目標的確定,只有緊緊抓住“總指揮”的指揮棒,才能確保課堂提問有效,反之,課堂提問則是多余、無效的。同時,有效課堂提問與教學目標的實現是相互促進的,教學目標決定了課堂提問的有效性,而有效課堂提問也推動教學目標的實現,通過有效課堂提問能夠引導學生發現問題、鍛煉能力、養成思維。
其二,教師因素。新課改理念下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是課堂的引導者。這一身份定位看似降低了教師在課堂中的地位,實則對教師的綜合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課堂重要環節的提問,如何設計問題、什么時候提出問題、如何總結問題等,都與教師的綜合素養密切相關。因此,只有不斷提高教師的綜合素養,提高教師課堂提問的針對性、有效性,才能更好地將有效課堂提問應用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其三,氛圍因素。互動是有效課堂提問的核心要義,師生互動是課堂提問最常見的形式。其實無論哪種互動形式,都必須在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下進行,如果仍是以前呆板沉悶的課堂氛圍,學生處于緊張學習狀態,根本無法實現良好的互動,自然課堂提問也就淪為形式,起不到更好的效果。因此,有效課堂提問必須有良好的課堂氛圍,讓師生如朋友、課堂如平常、互動如交流,如此才能讓課堂提問更加有效。
三、小學語文有效課堂提問的優化策略
(一)不斷提高教師的綜合素養
隨著“雙減”政策的落地和新課改理念的進一步深化,教師的職能定位也在不斷延伸和深化,課堂提問和問題情境創設作為教師教學的常用手段,必須更加貼合“雙減”政策和新課改理念,因此,只有不斷提升教師的綜合素養,提高教師課堂提問的有效性,才能讓學生在有效提問中養成學科思維、提升知識應用能力。
其一,提高教師對有效課堂提問的重視程度。小學語文作為基礎性課程,具有較強的體系性和綜合性,其課堂教學環節更是復雜、多樣,而且每個環節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必須重視每個環節,特別是課堂提問環節,必須確保提問的有效性,要做到這點需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在備課環節,教師通過研判學情、教情,在尊重學生心理、個性的前提下,預設相關問題,有條件的學校,可以借助集體備課,對課堂提問進行集體研究,確保課堂提問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二是課堂提問預演,問題是否符合學生實際、是否有效、是否有針對性,教師可以進行預演,借助預演反思問題的不足,繼而進行調整和優化,最終確保課堂提問的有效性。
其二,組織有效課堂提問的相關培訓。課堂提問并不是簡單地設計問題、教師問學生答,有效課堂提問是一個系統工程,要想做到課堂提問有效,教師必須具備相應的素養,相關培訓無疑是最好的手段。因此,學校可以根據教師課堂提問的基本情況,組織相關培訓,讓教師借助培訓平臺彌補自身不足,提升有效課堂提問的技巧,進而提高教師的綜合素養。
(二)轉變教師的教學理念
我國課程改革已經進行了20多年,新理念、新方法已經成為小學語文課程教學的主流,在主流觀念的影響下,教師的教學活動也涌現出許多新特征。作為重要環節的課堂提問,無論是問題設計上,還是在課堂應用中,課堂提問都體現了教師本身的教學理念。因此,為確保優化有效課堂提問,教師必須樹立正確、科學的教學理念。
其一,教師要在新課改理念下,不斷更新教學理念,確保在新理念支持下,理清提問的目的,設計有效問題。這就要求教師堅決貫徹新課改理念,深入研究小學語文課程新要求、新目標,在此基礎上設計相關課堂問題,這樣的課堂問題不僅符合新精神,也更貼合學生實際,同時也增加了課堂提問環節的有效性,對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有更大的幫助。
其二,教師要堅持以生為本的理念,增強課堂提問的有效性,落實因人施教的基本要求。小學語文是一個內容多元的學科體系,涵蓋古今中外,小學生由于認知尚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受多種因素限制,必然會出現一定的差異。面對差異,教師更應該在因人施教的引導下,尊重學生認知、個性特征,在課堂問題的設計中秉持分層設計、開放問答的問題理念,借此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
(三)優化有效課堂提問的技巧
課堂提問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其實質還是在溝通,就是通過有效的溝通方式,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知識應用能力。這就要求教師有較高的溝通技巧,也就是說,教師必須掌握有效課堂提問的相關技巧,以科學有效的溝通方式,讓課堂提問更具針對性和有效性。
其一,問題的設計技巧。問題是課堂提問的關鍵,問題的質量直接關系到課堂提問的有效性,那么問題設計應該注意哪些方面呢?筆者認為,問題設計應更好地服務于教學目標,可以根據教學內容設計相關問題。比如在《爬山虎的腳》教學中,教師可以用課堂提問的方式設計多個問題,如“爬山虎有腳嗎,它的腳是什么”“爬山虎的腳是用來走路的嗎”,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
其二,合理安排提問時機。有了好問題,還要有好時機。什么時候該提問,該提什么問題,一方面取決于教師的經驗,另一方面取決于教師的綜合素養。在課堂上,只有將問題放在最好的時機提出,才能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小學語文教材中編入了很多寓言故事,語言簡單、故事性強、內涵豐富,這對小學生來說是難點,教師可以根據難點所在,在學生苦思冥想之際拋出問題,借助問題將抽象內容直觀化,增強提問的針對性,這就要找準確時機、拋出有效問題。其實總結起來,提問可以在啟發階段、疑問階段、討論階段,只要把握好時機,就能提高提問的有效性。
其三,提問時間的合理安排。課堂提問就是讓學生回答的,但問題拋出后,學生總要有一定的時間來思考問題,因此,合理安排候答時間也是提高課堂提問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其實候答時間不僅是學生思考問題的時間,也是教師觀察、判斷的時間,教師通過學生表情,預判學生的答題時間,合理設置候答時長。有一點需要注意,就是學生回答后,要給其他學生留二次補充的時間,教師千萬不要為了節省課堂時間不讓學生發表看法,否則會打擊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
其四,優化課堂提問的方式。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是一個活躍、開放的課堂,教師的提問方式直接影響學生的回答情緒,好比教師提問的語氣,不同語氣學生感知到教師的情緒不一樣,自然回答提問的情緒也不一樣。因此,教師在進行課堂提問時,盡量采取多元方式,避免生硬、單一的提問方式,如此能更好地提高課堂提問的有效性。比如在選擇學生回答問題時,采取舉手、集體等方式綜合提問,語氣要平和,即使學生回答錯了,也要以鼓勵為主,避免批評。另外,建議教師適當采取隨機提問的方式,雖然對學生有些突然,但能提醒學生集中注意力,確保更多學生參與到問題的思考當中,對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有幫助。
(四)優化有效課堂提問的評價體系
評價體系的優化是提高課堂提問有效性的重要途徑,因此,要想提高課堂提問的有效性,就必須對相關評價體系進行優化,借此來激發學生參與課堂的主動性,促進學生良好思維習慣的養成和能力的提升。
其一,教師在進行課堂提問評價時,盡量采用激勵性評價。激勵性評價機制已經成為新課程評價的主要內容,好孩子都是鼓勵出來的,小學生的認知處于感性階段,他們渴望表達、希望得到教師和家長的肯定。在課堂提問評價中,教師要緊緊抓住學生這個小小的“虛榮心”,以激勵性評價讓學生獲得更加豐富的成就感,進而幫助學生樹立學習信心。比如學生回答正確時,教師應該通過語言進行鼓勵,好比“回答很棒,思路很新穎”“很好,說明你認真閱讀了”,這些語言激勵學生繼續保持良好狀態,繼而提升了課堂提問的效果。
其二,盡量采取多種評價相結合的方式。課堂提問的評價方式是多樣的,每一種方式都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因此,教師進行課堂評價時,盡量采取多種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力求全面反映學生在課堂提問中的表現,借助反饋,引導學生不斷改進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教師評價是課堂提問評價最常見的方式,教師的評價語言是最直觀的評價路徑,多鼓勵、多贊美,讓學生更有信心。同時,將體態語言與語言激勵相配合,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比如點頭、微笑、眼神等微語言,都能起到激勵的作用。
綜上所述,優化小學語文有效課堂提問,是落實新課改、“雙減”政策的手段之一,這對學生思維的養成和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因此,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綜合素養、轉變教學理念、提高課堂提問技巧、完善評價機制等,以此來提高課堂提問的有效性,進而促進學生全面成長成才。
【參考文獻】
[1]王偉.優化小學語文課堂提問教學的措施[J].小學生作文輔導(語文園地),2020(10):33.
[2]陳玉爾.淺談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提問的有效性[J].才智,2020(14):99.
[3]韓彥.淺談如何提高語文課堂提問的有效性[J].才智,2020(8):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