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英
摘? 要:道德與法治作為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綜合性學科,具有人文性和思想性等特征。在課程改革的持續推進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有助于引導學生思想品德的發展,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文章主要闡述問題導學法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應用的重要性,并提出該種教學法的具體應用策略。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問題導學法;教學策略
問題導學法是教師將教學中的知識內容以問題的形式呈現,引導學生深入探究,使其在探究中掌握各種知識與技能。其中“導”是該教學法的核心部分,教師要深入挖掘問題中的導向價值,通過形式多樣的引導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成效。因此,教師應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應用問題導學法巧設有效問題,要求學生圍繞問題進行探究與拓展,學會用已學知識分析問題案例,讓學生在具有思考性的學習氛圍中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一、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應用問題導學法的重要性
1. 立足學生需求,落實學科育人理念
問題導學法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主要以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深入分析。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該種教學法具有較強的引導性和規劃性,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為此,教師要立足學生需求,落實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的育人理念,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創設問題導向情境,促使學生在掌握學科知識的同時,培養聯系生活實際解決道德與法治問題的能力。
2. 立足立德樹人,樹立正確觀念
應用問題導學法,教師設計生活化的問題有助于學生依據問題進行自主學習。教師要立足立德樹人理念,迎合德育課程教學改革的內在需求,注重問題的產生與設計,并在師生、生生互動中融入生活體驗,促使學生在德育教育的引導下,學會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辨善惡,曉事理,進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3. 立足核心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作為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重要任務之一,教師應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加深對國家、社會、個人等方面的認知,依據核心素養的內容設置具有導學性的問題,確保所設問題既要符合學生的認知成長規律,又要體現社會某種現象,促使學生在分析探究中了解國家、社會、個人之間的關系,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應用問題導學法的策略
1. 巧設有效問題,激發學生問題探究欲望
問題設計作為問題導學法的核心,需要教師在設計相關問題時,結合課堂教學實踐和學生實際學習能力,確保所設計的問題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借助問題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
例如,在教學統編版《義務教育教科書·道德與法治》(以下統稱“教材”)九年級上冊“創新永無止境”時,教材中提到“創新”和“永無止境”兩個詞語,教師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巧設問題,讓學生正確認知這兩個詞語。(1)2021年6月17日,我國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標志著我國空間站建設再次邁向新的高度。同學們,為什么我國需要創新才能成為科技強國?(2)面對國際競爭愈發激烈,我們要如何在競爭中取得勝利?此類問題的設計貼近課堂教學的重、難點,可以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加深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
2. 做好問題引導,鼓勵學生學會解決問題
初中生認知能力有限,若問題設置得過于簡單,無法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若問題設置得太有深度,又無法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教師在設計問題時可以以生活化問題為核心,使所設問題與學生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并給予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使其在獨立思考中尋找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掌握問題與課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進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例如,在教學教材九年級上冊“創新改變生活”時,教師應用問題導學法時,可以選擇與學生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且具有科技性的話題,如與十年前的生活相比,人工智能的出現讓你的生活發生了哪些改變?學生作為網絡新生代的“土著居民”,對人工智能擁有較為濃厚的研究興趣,能主動圍繞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深入思考,積極回答。有的學生說:人工智能掃地機器人能幫助我們打掃房屋。還有的學生說:人工智能Double魔鏡方便人們在洗漱時隨時獲取天氣預報、最新的新聞資訊等各種信息。上述答案都是學生在思考后結合自己的生活實例,圍繞本節課“創新改變生活”所形成的思維認知,有助于學生在思考探究中進一步理解科技改變生活的實質性含義,對將要學習的知識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提高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的質量。
3. 分析問題案例,合作學習完成導學任務
在問題導學法中,合作學習是尋找問題解決方案的有效措施。學生可以通過合作學習共同探究具有一定復雜性的問題,彌補學生獨立思考中的不足,使學生通過合作學習高質量地完成學習任務,找到解決問題的有效路徑。
例如,在教學教材九年級上冊“參與民主生活”時,教師可以采用合作學習的方式,對民主生活的有關內容進行設問,借助合作學習強化學生對民主生活的認知。教師提出問題:小明撥打12315熱線,舉報學校門口影響市容、占道經營的燒烤攤,你還知道其他舉報方法嗎?該問題的提出貼近學生生活實際,且具有較強的開放性。教師讓學生在小組內討論并列舉多種舉報方法。經小組討論后,學生達成共識,各小組代表匯報的舉報方式主要有:撥打市長熱線、向學校校長反映、向家長反映、向所在社區反映等。在合作討論的基礎上,教師還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了解舉報是公民參與民主生活的重要表現形式之一。學生利用組內合作學習,將問題與教學內容連接在一起,進而提升學生歸納總結知識的能力。
4. 利用導學方法,學會多角度看待問題
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是問題導學法的基礎。教師應當結合課程內容給予學生自由討論的時間和空間,方便學生在分析問題時能夠重溫以往所學知識,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其可以在自由討論中學會從多個角度看待問題、解決問題。為了保證課堂教學質量,教師在設計課堂問題時也要有所考量,改變中規中矩的提問方式,引導學生進行發散思維,利用問題導學法的優勢協助學生打破固化思維,使學生懂得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
例如,在教學教材八年級上冊“誠實守信”時,為了讓學生知道誠實守信對企業長久發展的重要性,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解海爾創始人張瑞敏砸冰箱事件:同學們,你們認為張瑞敏砸冰箱的做法對嗎?待學生討論交流后,教師再次提問:有質量問題的冰箱可以低價處理,這種砸毀冰箱的做法算不算浪費呢?該問題的提出引發學生對企業誠信經營的思考,同時鍛煉學生從多角度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教師要明確問題把控的重要性,不能為了創新而創新,若問題設計得過于刁鉆,超出了初中生的認知水平,不但不會讓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反而阻礙了學生對學好道德與法治課程的自信心。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問題導學法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應用,能夠顯著提高課堂教學成效。教師要明確該教學法的重要性,依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課程內容,合理選擇問題導學法,有意識、有目的地強化學生分析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巧妙設計導學問題,讓學生知曉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學會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進而達到提質增效的育人目的。
參考文獻:
[1]奚燕萍. 問題式教學法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運用[J]. 教師博覽(科研版),2018(11).
[2]張成科. 淺談在新課改背景下創新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方法[J]. 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2(3).
[3]王洪艷.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生活化素材的應用策略[J]. 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