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生偉
摘? 要:漢字歷史悠久、博大精深,是中華文化的重要傳承。小學語文強調識字教學,其目的在于夯實學生的語文學習基礎,是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教學需求,為學生的后續學習奠定基礎。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應該興趣與方法并舉,轉變以往“灌輸式”教學模式,以寓教于樂的方式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讓識字教學變得更加易于實施。鑒于此,文章探討了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的有效指導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指導策略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識字教學貫穿于語文教學的全過程,是一個漫長的積累過程。根據《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下簡稱《標準》)提出的要求,興趣是提升低年級識字教學質量的基礎,目的在于促進學生主動識字習慣的培養。因此,語文教師在教學指導上,應該側重對學生識字興趣的培養,借助靈活的教學思維、新穎的教學技巧及多元的教學手段,創新識字教學,以適應學生的學習需求和興趣,真正做到寓教于樂。
一、創設趣味識字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生對新鮮事物具有與生俱來的興趣,并且“愛玩”是小學生的天性,將兩者有機融合,勢必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促進其學習思維的發展。因此,在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創設趣味識字情境,尤其是要堅持以趣味游戲為載體,為學生創造優質的課堂教學環境。相較于傳統的識字教學方式,卡片識字往往是學生早期接觸的學習方式之一,尤其是在幼兒階段或是家庭教育中,常常以卡片識字的方式進行識字活動。因此,學生對于卡片識字游戲具有更深刻的認知,并且卡片游戲方法多樣,其中蘊藏著豐富的游戲樂趣。
例如,在教學統編版《義務教育教科書·語文》一年級上冊(以下統稱“教材”)“小書包”一課內容時,需要學生掌握“刀”“書”“尺”“筆”等多個生字。為此,教師可以在課前為學生準備識字卡片,將與漢字相對應的圖案畫在背面,在進行識字引導后設置課堂游戲。教師給每名學生發放一張卡片,并隨機念出一個字,持有相應卡片的學生立刻起立,并連續兩次讀出該漢字,隨后該學生隨機念出一個生字并坐下,而下一名學生則采取同樣的方式回答問題,依次類推。利用靈動的游戲方式進行識字教學,可以優化課堂教學氛圍,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思維,同時有利于教師及時了解學生對生字的掌握情況,可謂一舉三得。
二、注重生活化教學,優化識字教學效果
毋庸置疑,小學語文知識源于生活,與日常生活聯系緊密,并且在實踐教學過程中,生活化素材也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小學低年級的識字教學中,教師更應該注重對生活素材的挖掘,通過融入生活素材,豐富識字教學的方法和資源,讓學生能夠在潛移默化中獲取知識,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啟發其善于觀察、樂于探索的思維。此外,在識字教學上也要充分契合學情,以學生更樂于接受的方式,循序漸進地進行教育和教學。事實上,借助靈活的教學方式,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消化新知識,提升其對生字的記憶能力,尤其是通過與生活中實物的匹配,更能增進學生對生字的認識和理解。
例如,在教學教材《四季》一課內容時,其主要教學目標是幫助學生認識相應的季節,并讓學生學習兩種筆畫和四個偏旁,同時讓學生更深刻地了解對應季節的特點。基于識字教學的層面,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好教學內容與真實生活之間的聯系,為學生創造更加生動有趣的教學氛圍。因此,在教學前,教師可以展示幾張圖片,讓學生認知圖片,表達所見內容,圖片中展示“葉”“圓”“秋”等,學生看圖說字,以此來認識課文中的字。同時,也可以通過圖片的方式展示“月”“雨”“口”“禾”等偏旁,并與課文內容聯系起來,形象地為學生分析和講解。這種看圖識字的方式可以降低學生識字的難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除此之外,還可以將生活中與之相關的元素融入其中,如在講解偏旁“雨”時,可以拓展與之相關且形容不同天氣的字,如“雪”“雷”“露”“霞”等,雖然不要求學生掌握這些漢字,但這種擴展對后續教學大有裨益。
三、指導學生識字技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常言道: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對于小學一年級語文識字教學來說,精細化的教學固然重要,其能夠促使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掌握更多漢字。但對于學生來說,學習情境各不相同,尤其在進行課外閱讀時,會遇到更多的識字問題。識字教學的根本目的在于幫助學生掌握識字技巧,從而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有效提升,這與《標準》的要求相契合。因此,教師在開展識字教學的過程中,應該運用多元化教學方法,為學生傳授更豐富的識字技巧。
例如,利用比較識字法辨析字詞。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中涉及的大多為基礎漢字,其主要特點是筆畫少,字形結構簡單,易于掌握。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特點,采取相似字比較的方式增強學生對生字的了解和記憶,如“王”與“玉”、“買”與“賣”、“鳥”與“烏”等,讓學生在辨析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漢字積累。此外,為了提升學生識字、辨字的能力,教師可以穿插筆畫、字義、字形等多種比較方式,收到舉一反三的教學效果。
總而言之,隨著課程改革的持續深入,小學語文教學目標及教學任務愈加清晰和系統,教師的識字教學應該與時俱進,采取豐富、科學、創新的教學模式,挖掘各類有益資源并進行綜合利用,抓住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學習特點,為其營造優質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從“苦學”轉變為“樂學”,逐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而提升識字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劉貴峰. 小學語文低年級看圖寫話教學策略探析[J]. 學周刊,2020(4).
[2]王玉珍. 小學語文核心素養下的低年級識字教學[J]. 學周刊,2019(32).
[3]秦拉吉. 淺談小學語文隨文識字的教學策略研究[J]. 課程教育研究,201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