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文勇


摘 要:在初中教學中,數學老師應用變式教學法的頻率較高,用不同形式對教學內容進行闡述,能夠幫助初中生解決在知識理解上的問題,使其學習興趣有效被激發。并且,還可以使初中生的思維能力得到良好發展。本文對變式教學法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實踐應用策略進行了探討,希望可以為相關從業人員提供幫助。
關鍵詞:變式教學法;初中數學;重復掌握技能
一、一題多變變式,可以提升課堂效率
通過變式,可以使教師的教學由一題變成多題,由點鋪開到面,使一題變成一類題,再由一類題變成多類題,進而可以帶來很多問題的解決,從而增加了課堂容量,提升了課堂效率。比如教師對“二次函數”的概念教學時,為了使學生更快速二次函數圖像性質的運用,就可以從最基本的模型:[2019·綿陽]如圖,已知拋物線y=x2+bx+c與x軸交于A,B兩點,與y軸交于C,OA=OC=3,頂點為D
1)求經過A,C,B三點的拋物線的解析式.
(2)求判斷三角形ACD形狀.
(3)點E為y軸上一個動點,且滿足BE=CE,求E的坐標
變式1點F為y軸上一個動點,且滿足BE=CE,求F的坐標
變式2直線AC下方的拋物線上有一點P,過P作y軸的平行線交AC于M,求PM的最大值.
(4)對稱軸上找一點P,使PB+PC最小,求此時P的坐標
變式? ?對稱軸上找一點P,使PA-PC最大,求此時P的坐標
通過一題多問,一題多變,練習了中考數學的常見模型,促使學生將模型將軍飲馬、軸對稱結合到一起。滲透了化斜為直,轉化的思想方法,學生經過一系列思維的深化拓展的同時,也能學會舉一反三,有效提升學習的效率,從而極大的調動學習熱情,提升了課堂容量。
二、一法多用變式,可以多題歸一
數學要形成一定技能,是需要進行大量練習的,要是練習形式、內容過于單一,單調重復訓練、題海戰術,學生學習就會乏味,容易厭學。所以老師精心選擇教學內容,組織變式訓練,可以減輕學習的壓力。比如七年級下冊學習解二元一次方程組時,有些題目方程組不直接出示,需要學生對題意進行理解得出方程組。我是這么安排的:方程組呈現形式1、直接的。2、間接的(以各種隱形的、變化的形式呈現):
通過這些變式訓練,避免了學生要通過大量重復乏味的題型來掌握技能,而在一個變化的、有意義的背景下進行學習和理解,從而減輕了學習的壓力,符合現在“雙減”的形勢,就會使初中生深度理解并記憶。
總結
變式教學法是一種新興的教學方法,對提高教學有效性有重要的幫助。教師可以在教學的同時,變化教學案例,或是變換引導策略,靈活引入教學內容,促使初中生積極動腦思考、深入分析,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同時,還會進一步促進初中生思維發展,讓其對數學知識扎實掌握,夯實數學基礎。
參考文獻
[1]寇宗強.變式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好家長,2021(50):53-54.
[2]劉海濤.初中數學教學中的變式技巧[J].上海中學數學,2011(05):27-29.
[3]吳玉霞。初中數學教學中變式教學的有效運用[J]數學教學與研究2016(24):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