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青青
摘要:與其他學科相比英語是一門極具交際性與實踐性的學科,教師在進行教學時一定要做好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只有當學生具有充分的自主學習意識,才能在沒有教師的情況下,也能夠為了自身的成長來進行英語學習,在競爭中求得生存。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處理好知識教授與培養(yǎng)能力的關系,注重發(fā)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深入語言學習的過程,幫助學生形成積極學習態(tài)度,以此促進學生自主能力的發(fā)展,使得學生成為英語課堂的主人。
關鍵詞:小學生;英語學習;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
前言
在社會快速進步,科技飛速發(fā)展的時代,一切事物都處在日新月異的狀態(tài)之中,在這種情況之下迫使人們只有終身學習才能跟上時代的腳步。英語作為溝通國際間交流的重要交際工具,已經(jīng)成為了多數(shù)人謀取生存的重要手段。然而學海無涯,想要充分掌握英語這一門語言,發(fā)展過程中應注重自主學習能力,使自己在日常生活當中始終保持著一顆求索的心。不再是被動的學習,而是具有更高層次的有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明白自己為什么要學,學什么,怎么學等問題。只有當自己有了主動性和自主性,才能夠獨立的,愉悅的,自由的,不受束縛的去學習。
一、小學英語自主學習教學中的問題
當前對外開放的逐漸深入 更多的教育理念傳入了我國,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開始受到了挑戰(zhàn),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逐漸被所取代。在如今學生的地位和重要性日益凸顯,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自主學習仍舊存在著諸多的問題。長期統(tǒng)一規(guī)劃,統(tǒng)一安排教學管理模式,使得學生開始認為自己的學習只是任務的完成,學習也不再是為了自己主動要求,為了自己的興趣而學,而是等待老師進行任務的安排,老師要求完成多少就完成多少,一旦完成了任務也就沒有了學習的負擔,就這樣一來就難以使學生養(yǎng)成自主獨立的人格。
1.學生缺乏自我學習,自我教育的能力
小學階段英語教學困難的主要原因是英語作為外來語言與漢語相比,在語法、音標、拼讀及書寫方面有著很大的差異性。使得小學階段的學生很難在很短的時間內,對漢語與英語進行來去自如的快速切換。而為了在教學中減少英語與漢語之間的差異性,使學生能更快的掌握英語基礎知識,在我國課堂大部分的教師常常采取的是知識灌輸式的方法進行課堂的教授。這一種講授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讓學生能夠更快的進入到英語學習當中,卻也在一定程度上讓學生對教師產生了依賴性,使得學生不愿意自主學習,放棄了學習的積極性。
2.學生自制力不足,易受到來自外界的影響
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心理生理發(fā)育不夠成熟,通常都會表現(xiàn)出愛玩鬧的特點,容易受到誘惑以及外界的刺激,而轉移學習的注意力。在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之下,教師進行教學時學習效果將會大打折扣。如果在上課時教室外面有了有趣的活動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那么學生將會更加關注到這外面的事情,而不再關注教室里教師講解的內容,學生這一種缺乏自控力的情況,使得英語教師很難進行英語教學。
3.教師教育觀念落后
部分教師在進行英語教授時只是簡單將其當作時知識的灌輸,而沒有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在這種觀念之下,英語課堂也成為了教師的一言堂。許多學生難以在課堂上有發(fā)言的機會,再加上部分教師為了趕超課堂進度提高教學效率的原因。更加不愿意把發(fā)言的機會交給學生,這樣一來就難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意識。
二、小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措施
1.培養(yǎng)自知,樹立自信
在對學生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時,一定要讓學生對自己充滿自信,對自己有著清晰的認知。要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目的,學習觀念,學習風格有著足夠的認識。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一項學習活動的成功與否,在某種程度上是以學習者對世界,尤其是對該學習活動的態(tài)度,自我感覺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如果學習者的學習欲望充足,對學習充滿熱情,那么將會形成主動學習的愿望。當其具有主動學習的態(tài)度,愿意學習時,學生個人將會積極利用日常生活學習當中的各種機會進行學習。此外,學生強烈而積極的動機的產生將會讓其對英語產生學習的興趣,這是學習這門語言的重要條件。只有這樣,才能在遇到困難時產生堅韌不拔的信念,堅決克服環(huán)境自身所帶來的困難。所以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注重學生品格的培養(yǎng),樹立學生自尊、自信的意識。讓學生始終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夠獲得英語學習的成功。
2.確定目標,制定計劃
學習過程中目標的確定對于學生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也就是說學習者應當能夠根據(jù)所學的材料的標題預測將要學習的內容,認識到不同信息的組織方式將會帶來理解的不同,了解相關的文化信息,對自己接下的來的學習內容有一個充分的認識,然后自己確定一個詳細的學習目標,以此促進學習者了解重要的細節(jié)信息。確定目標與計劃還可以體現(xiàn)在具體的學習目標的確定下,學生能夠根據(jù)目標來不斷的調控自己的學習過程和學習策略。使自己在學習過程中,在每一次學習中都能夠有所得,因此。目標的制定也被看成是學生能夠進行自主學習的重要審核標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引導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英語基礎,個人興趣,專業(yè)特點和未來發(fā)展的需求,制定學習目標。為了適應當前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在確定目標時,應該是多項小的具體的表現(xiàn)目標。只有制定這樣的目標,才能夠讓學生看到近期目標實現(xiàn)時進行某些能力的增長。并且這一種近期目標,對于學生的意志控制要求也降低。然后使學生更快的獲得滿足感。
結語
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是現(xiàn)代教育的一個重要階段,是當前英語教學效果想要達成的重要目標。想要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必須強化學生內在文化性學習動機,使學生對所學科目產生興趣,使得這種發(fā)自內心的興趣成為語言學習的動力。在小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通過多種途徑以及多方面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開放,將教學從“要學生學”變成“學生要學”。使教學效果更加有效,教師還應當注重與學生以及學校多方面的合作,根據(jù)時代的變化改變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那琴. 淺談小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之培養(yǎng)[J]. 最漫畫·學校體音美, 2018, 000(025):1-1.
[2]于南南. 淺談小學英語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J]. 中華少年.科學家, 2017.
[3]司馬亞琴. 出手是一種選擇,放手更是一種智慧r——淺談小學英語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J].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 2016, 000(014):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