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雪梅
摘要:減負增效是為了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而提出的教育理念。老師在課下作業的設置中采取了有效措施,以此減少課下作業的負擔。這能夠讓學生在做作業的時候鞏固知識以及有效率的完成作業。本文探索了高中化學課堂減負增效的幾點措施,期望可以為減負增效的有效實現帶來參考。
關鍵詞:減負增效;高中教學;化學作業
減負增效自從推廣以來效果較為明顯,但是對于高中學生來說,學習壓力仍然很大。如何真正的減輕學生負擔是教師需要考慮的重要問題。對于高中學生來說,作業壓力大是學生感覺學習負擔大的主要原因,那么教師應該設計有效的作業設置來減輕學生的負擔,使學生在做作業過程中能夠感覺到學習的輕松,真正實現減負增效的政策要求。
一、以作業目標為依據進行分層設計
學生的學習能力決定了學生做作業的效率,教師在以往都是布置同樣的作業給不同成績的學生,這樣起不到任何的提升效果,使得學生對于做作業產生了厭惡的心理。教師可以根據作業想要實現的最終目標,對作業進行分層設計。比如,針對作業不同的類型、不同的內容等分別進行設計,或者為作業設定不同層級的目標,同時,將學生按學習和理解能力的高低進行分層,一一對應,以此使不同的學生都能獲得自己所需的知識內容。
例如,在教學《原子結構與元素周期表》一課時,老師對作業進行設計,就可以應用分層法,針對成績較差的學生,教學目標是需要掌握原子結構的知識,元素周期律的內容以及周期表的結構;理解原子結構與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即位—構—性)之間的內在聯系。針對成績普通的學生,則需要通過例題培養學生運用位一構一性三者之間的聯系規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針對成績較好的學生,則要求通過原子結構和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的推斷,培養學生發散思維和收斂思維的能力。
二、對課前預習作業進行自主化設計
課前預習對于學生學習來說是尤為重要的,它可以幫助學生在課前就對于要學習的知識有一定的了解,在課堂上更能夠緊跟教師的教學節奏,這樣一來就能夠提升聽課的效率,使得學生能夠進一步的提高學習成績。因此設置有效的課前預習作業,對于高中學生的減負增效有很大的幫助作用。同時對于學生來說,課前的有效預習是一種非常好的學習習慣,養成這種習慣之后會對學習有很大幫助。所以,老師在設計作業的時候,也可以將課前預習作業應用到其中,讓學生在課前預習中完成自主化作業的同時,能夠對化學知識有一個基本的認知和理解,為后續的教學奠定基礎。
比如,在對《鐵及其化合物》一課進行教學后,老師在為學生設計作業時,就可以將自主化作業應用其中。老師要求學生對鐵礦石、冶煉鋼鐵、隕石、含鐵元素的動植物、鐵的銹蝕的有關信息在網絡上進行探索,對于探索到的知識進行總結,寫成紙質的筆記在上課的時候進行交流,通過在網上搜尋這些知識,能夠強化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在交流過程中教師對于學生搜索信息的予以評價。為了增強學生自主化作業的針對性,老師可以利用提出問題的方式幫助學生明確方向,老師讓學生對問題進行探討,這種自主化的課前預習作業設計不但可以使學生能夠對化學概念有更好的理解,同時,還能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增強學生對知識的記憶程度。
三、對作業進行合作化設計
在高中化學作業的設計中,老師需要提高學生對作業的興趣,讓學生可以自主參與到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從而增強作業的有效率和實際效果,切實達到增效減負的教學目標。這就需要老師在對作業進行設計時,要對傳統的作業形式進行創新,使作業更具多元化和靈活性,比如,可以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作業,在合作探索的過程中,解決相關的化學問題。利用這樣的方法,可以有效減緩學生的學習壓力,使學生在較為輕松的氛圍中完成作業,使作業的有效率和品質都得到一定的提高。
比如,在完成《化學反應與能量變化》一課的教學后,為了使學生更好地了解大氣壓強,需要幫助學生對學到的知識進行鞏固,所以,老師就可以進行如下的作業設計: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人們烤火;螢火蟲夜晚發光等現象,同時考慮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現象是和這個類似的?這種實踐性的合作練習,學生的參與興趣會更加熱烈,在對知識進行探索的過程中,還能對舊知進行鞏固,從而實現增效減負的教學目標。
四、結語
綜上所述,高中化學老師應當盡快轉換不切合新課改理念需求的作業設計思維,以學生為主體,根據學生的具體學情和興趣喜好,融合化學課程的特征,對作業形式進行創新,充實作業設計的內容,為學生設計合乎學情、內容多樣化、極富挑戰性和趣味性的作業,真正做到減負增效的效果。
參考文獻:
[1]謝淵德.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學面臨的挑戰和對策[J]. 試題與研究,2021,(28):11-12.
[2]劉斌. 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策略探析[J]. 高考,2021,(26):67-68.
[3]王麗娟. 基于證據推理的高中化學實驗探究教學[J]. 文理導航(中旬),2021,(0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