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賞賜
摘要:在新的高考制度實施以后,高中生物課程的教學方式也必須要隨之進行改革。高中生物教師有必要重新強調學生在課堂上的重要意義,并且以此來重構高中生物課堂。文章提出了一些創新教學的策略,希望能夠為高中生物教師的教學工作提供一些參考和幫助。
關鍵詞:高中生物;創新教學;策略淺析
引言:
目前,很多高中生物教師在開展生物課程的教學工作時,都未能從思想層面上做出改變和突破,更沒有在自己的課堂教學工作當中做出直接的創新或改革。所以,這些教師所開展的高中生物課程教學不僅不符合時代的需求,而且也難以為學生的高中生物知識探索進程提供足夠的支持與助力。究其根本,是這些教師的教學思路未能及時創新,以致于其教學效果也只能落后于時代、落后于其他高中生物教師。
一、以學生為本,開展探究式生物教學
在高中階段,學生能否自主自愿地學習將會直接決定學生的成績。所以,在高中生物教學當中,教師需要以引導的方式帶領學生去自主探究生物知識內容,促進學生的自立自學。這就要求教師在設計教案的過程中,需要調整以往的教學規劃,把原本的知識講解模塊拓展為師生共同探究模塊,強調學生在此模塊當中的重要性,甚至是完全以學生為主導來開展課堂教學。
例如,在帶領學生探究關于發酵技術的知識時,教師就可以給學生提供一個探究實驗的機會,帶領學生一起腌制泡菜或者釀制果醋。教師在提前準備好腌制泡菜的材料或者釀制果醋的材料以后,可以直接在課堂上帶領學生們一起完成材料的制備以及封壇。但是在制作泡菜和果醋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控制好不同罐子內的變量,以形成對比。不同罐子需要保持發酵時間、發酵溫度有所不同,并且在罐體上進行標注。這樣,教師就可以在泡菜腌制好以及果醋釀制好后讓學生品嘗和對比,以幫助學生發現之前的發酵條件所帶來的結果影響。
二、以興趣為餌,培養學生學習源動力
興趣是引導學生專注于學習的催化劑,也是影響學生自主自愿學習的重要前提。教師需要把興趣作為吸引學生的誘餌,在課堂引入部分植入符合學生興趣點的元素,并且由此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堂學習當中,這樣才能有機會培養學生的學習源動力。當然,在課堂后續當中,教師還需要著重注意把學生的這種興趣轉化為更高一級的探索欲或者是求知欲,全面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能夠在課后也繼續保持這種濃厚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教師論證“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時,教師就可以用一個認知偏差小游戲來輔助論證。教師可以提前準備好玉米、西瓜、小麥等常見食物的野生植株照片,然后讓學生進行辨認。這些常見的食物植株在野外的模樣可能會全然不同,學生在辨認的過程中難免會頻頻出錯。但是,這樣的反差反而可以激發出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對于今天所講的內容產生期待。當學生都被勾起好奇心之后,教師就可以逐一揭示答案,讓學生看到這些植株在野外以及在田地里的照片對比。然后,教師就可以為學生的好奇心進行解答,告訴學生我們的很多食物其實都是經過了一代代的培育才成為了現在的樣子,所以轉基因食物本就是我們常見的食物,自然就不存在安全性方面的問題。
三、以問題為引,啟發學生自主式思考
課堂提問的作用除了考察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以外,還有一點就是能夠啟發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自主思考課堂知識更深層次的內容。這種啟發的重要性遠遠大于教師的耳提面命,所以教師必須要在課堂上增加這種啟發式的提問,以督促學生緊跟教師的思維,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同時,教師還可以根據課堂的開展情況進行一定的調整,適時留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自己思考、自己討論交流,讓學生能夠體會到探索生物知識的魅力所在。
例如,在講到“生殖性克隆人”時,教師就可以用一個問題來開啟今天的課堂:“你認為克隆人和正常人有差別嗎?”學生可以嘗試從倫理的角度或者生理的角度去思考和回答這一問題,而教師要做的就是肯定學生的答案并且鼓勵學生進一步思考更多的內容去充實自己的答案。當學生討論結束以后,教師可以把學生的答案精煉以后寫到黑板兩側,左側寫認為沒有差別的理由,右側寫認為有差別的理由。而教師此時就可以強調,這些存在分歧的理由就是我們會禁止克隆人技術的原因,以及培育克隆人所必須面對的倫理問題。
結語
綜上所述,在這樣一個全新的時代里,守舊固本并非長遠之策,只有伴隨時代的改革時時創新才能永立時代的潮頭。所以,高中生物教師就需要改變以往的教學思想,堅持以學生為本、以興趣為餌、以問題為引,激發出學生的學習動力,讓學生自主自愿去探究和思考。如此一來,不用教師費心費力去督促,學生也會自主自愿地去探索生物知識殿堂。
參考文獻:
[1]李金風.利用低成本實驗提高學生創新能力的高中生物教學策略研究[J].新課程(下),2018(12):203.
[2]賴東火.聚焦核心素養 創新教學模式——例談核心素養理念下的高中生物教學策略[J].高考,2021(26):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