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利
摘要:在雙減政策的支持下,小學生的課堂作業減少,課后的各種補習班的上課時間減少,為小學生的體能發展提供了豐富的時間。在雙減的背景之下,小學生學習壓力減少,家長和教師應當促進學生的健康素質發展。在校內小學生參加體能活動的時間是固定的,這種固定的時間對于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的效果是有限的,所以在課外也要加強小學生體能發展以便促進學生的身體素質和綜合能力水平的提高。
關鍵詞:雙減政策;小學生體能發展;策略研究
引言
在現在雙減政策的實施下,學生已經從繁重的作業和補習班中解放出來,現在是全面促進小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教學階段。在這個階段中,教師應當創新發展,努力提高小學生的身體素質,通過一系列的體育活動來鍛煉學生的體能發展情況。
一、小學生體能發展的重要性
(一)鞏固學生技能
小學生的體能發展可以幫助學生增強身體素質,鞏固學生的體育技能。在小學生的體能發展過程中,要幫助學生達到鍛煉身體的目標,小學生在學校上課期間很少有時間可以鍛煉身體,因此要加強對于小學生課后的身體素質鍛煉水平。
(二)滿足學生課余活動的需求
在雙減政策的背景之下,小學生在放學之后多了很多的課余時間。但是大多數小學生在課余時間不是打游戲就是看電視,上網,沒有充分的利用這些課余時間。網絡環境對于小學生的成長是有不利影響的,也會影響孩子的健康發展。利用課后的富足時間幫助小學生鍛煉體能,正好可以讓小學生把課余時間充分利用起來,鼓勵學生們與家長充分配合,與學生們共同鍛煉,在家長的陪同之下一起學習體育鍛煉知識養成小學生的鍛煉的好習慣,豐富小學生的課余生活。
(三)增強學生的健康體魄
在雙減政策的背景之下,小學生的體能發展也逐步提上了日程,通過一些體育活動來達到增強小學生體能發展的目地,在小學生的體能發展可以幫助小學生增強身體素質,增進小學生的身體各項機能的發展,幫助小學生有一個健康的體魄。通過一些體育活動的鍛煉可以快速的加強小學生的身體綜合素質,要想學習成績好,就必須先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健康的身體和頭腦的幫助之下,小學生才可以更好的在學校學習新的知識,更好的提升自己的學習成績,達到培養小學生綜合能力水平的目標。
二、提升小學生體能的主要方法
(一)家長的鼓勵支持
小學生的自制力普遍比較低,在進行戶外鍛煉,提升小學生體能的時候,要取得家長的鼓勵與支持,讓家長鼓勵學生,勇于參加體育鍛煉,并且讓家長也參與其中。取得家長的支持可以更好的幫助學生們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提升小學生的體能發展要在家長的帶領之下,家長要督促學生積極參加體育活動鍛煉,學校在進行一些體能訓練的時候要與家長保持聯系,使小學生的體能發展達到預想中的效果。讓家長小學生體能發展的主要支持力量,積極的支持配合學校做好體能發展的工作,鼓勵學生積極參加。
(二)設計趣味性的體能活動
小學生天性活潑喜歡玩游戲、喜歡比賽展示自己,因此教師在設計體能活動的時候可以抓住小學生的心理,利用小學生活潑好動的性格特點,設計一些學生感興趣的運動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針對不同學生不同的興趣愛好,可以設計不同的鍛煉活動,比如喜愛打籃球的學生,可以在老師的陪同下與同學進行比拼,先得到一定分數的人選獲勝;像喜愛乒乓球的學生,可以與教師對弈,這樣不但可以鍛煉身體增強體育素養而且還可以增進師生間的感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利用學生活潑好動的心理特點,讓學生參與到體能鍛煉當中,感受運動的快感和樂趣。
例如,設計一些富有趣味性的小游戲如跳房子、打陀螺、跳竹竿、跳皮筋等等這些民間體育游戲,以它濃郁的地方色彩和強烈的趣味性吸引著一代又一代的人同時也吸引著“90后”出生的孩子。學校教師可以在設計體能活動的時候利用這些因素,提升學生的興趣性,讓學生們感受到運動的快樂。對于這項運動可以讓學生不定時、不定場地的自由選擇。增進學生之間的感情,促進班集體的集體榮譽感。
(三)以學生為本
體能鍛煉的過程中首先要考慮到安全問題,練習的強度不能太大、持續時間不宜過長。教師要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身心特點來設計不同的體能活動,如一年級注重發展學生的柔韌素質,二年級注重訓練學生的速度素質,三年級注重學生的靈敏訓練,四年級發展學生的彈跳爆發力,五年級則以耐力素質為主,六年級主要訓練學生的力量素質。另外,小學生喜歡游戲、比賽等形式的鍛煉,所以可安排一些簡單易行的互動項目。
例如,在《蹲跳起》教學中,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關注每一位學生發展,激發學生對體操運動興趣。教學內容結合一年級學生的身心特點,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運動技能形成規律,通過游戲誘導、由易到難,循序漸進,讓學生在愉悅的課堂氣氛中學習技能。在運動過程中引導同伴間相互幫助與合作,在掌握技能、發展體能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及挑戰意識。跪跳起是省教學指導綱要中水平二三年級教學內容,是小學技巧單元中一項重要內容,動作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對學生有較強的吸引力。跪跳起練習不僅能有效增強學生的腰腹力量,對提高學生的協調和平衡能力有很大的幫助。
(四)提高學校和家長的思想認識
在體能活動訓練的過程中會發現學校和家長無法積極配合,他們對于加強小學生體能發展的意識不強,認為學生只要學習成績好就可以獨擋一面。家長和學校的觀念意識差,也會導致體能發展無法進行。因此在加強小學生體能發展的過程中要幫助學校和家長提高思想意識,向他們傳輸“我運動,我健康”的行動口號,運用科學的手法和生動的實際案例提高他們的思想意識,從而提升學生們的對于體能發展的重視程度。
總結
在雙減的政策背景之下,體能活動成為小學生在學習生活中不可獲缺的活動,也成為學校和家長共同擔負的責任與義務。在學校教師和家長的相互配合之下,才能增強學生體質。要將體能活動從課堂延伸到課外,利用一些富足的課外時間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利用周圍的一切資源,幫助學生養成健康體魄,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使體能鍛煉達到理想的目標。在體能鍛煉訓練的過程中培養小學生的體育精神,引領小學生往更高、更快、更強的方面去奮斗,增進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增強學生的民族自信心。
參考文獻:
[1]呂梅.小學生體質健康發展趨勢及對策研究[J].內江科技,2012.
[2]翁立鋒.巧布家庭作業促進學生體質[J].運動,2011.
[3]闞文玉.小學體育家庭作業設計、實施與評價策略[A].教學設計與策略,2017.2A5939E2-AEB6-4561-B013-F690B5E87D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