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慶
摘 要:有著悠久歷史的籃球,無論是在人們生活之中還是在學生的學習之中都廣泛受到人們的喜愛,尤其是對提升學生綜合身體素質,鍛煉學生體能與毅力,培養學生團隊協作精神有著重要作用。對于初中時期的學生而言,籃球更是成為學生課余時間放松身心的首選項目。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適應不了現如今初中學生對籃球課程的期望。基于此,本文將具體分析初中體育教學中籃球教學模式的構建策略,以期能夠幫助教師找到有效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初中體育;籃球;教學模式
籃球教學是初中體育課程的核心內容,對增強學生身體素質,宣傳健康第一的體育教育理念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但是為發揮籃球教學的育人功能,教師還應結合以往的籃球教學研究作出新的嘗試,積極創新籃球教學模式,有效地向學生傳授籃球技能,使其體會籃球運動的趣味性,為初中生全面發展提供助力。
一、當前初中籃球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籃球教學的模式較為單一
在當前的初中籃球教學活動中,存在籃球教學模式單一的問題,籃球教學活動的效率無法得到有效提高。部分教師只關注籃球理論知識的輸入、講解,用課堂中的剩余時間開展籃球訓練活動,在此過程中,雖然能夠把籃球理論知識和時間活動融合在一起,但是無法有效激發學生參與籃球運動的主觀能動性,導致學生喪失了學習籃球知識的興趣。
(二)無法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當前的初中籃球教學活動中,無法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依然處于被動接受籃球知識、參與籃球運動的狀態,教師習慣于主導學生的學習行為、運動形式,導致學生對于參與籃球運動存在一定的抵觸、厭學心理。同時,教師利用主導式的籃球教學模式開展教學,不僅會浪費學生大量的時間、精力,學生之間還可能存在缺乏互動、交流、溝通的機會,無法有效掌握籃球運動技巧、方法,籃球教學活動的效率待提升。
二、初中體育教學中籃球教學模式構建的策略
(一)引導式教學法,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對于理論知識的講解,學生通常會認為,這一部分的內容過于枯燥無趣。但是,理論是實踐的基礎,如果沒有正確理論的灌輸,那么學生很難做出正確的實踐行為。因此,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選用引導式教學法,在課堂上進行提問,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并引導學生認識相關理論知識。學生根據教師的引導,就會對基礎理論產生興趣,從而為提高籃球技能、掌握籃球技巧奠定良好的基礎。理論是源于實踐,高于實踐的指導思想。無論是競技比賽技巧,還是戰術學習與技能訓練,學生把籃球的戰術原則、理論知識、注意事項、運用時機掌握好,就很容易在實踐的過程中克服難點,找準重點,避免徒勞練習,并取得更加優異的籃球成績。因此,教師應該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有計劃、有步驟、有目的地向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的灌輸,引導學生掌握好理論知識和運動技能,打好學生學習籃球的理論基礎和技能基礎,從培養學生籃球綜合素養方面,讓理論去充實實踐,讓實踐去豐富中學生對理論的感知。
(二)信息化教學法,互聯網+VR打造智慧籃球課堂
現如今的網絡已經融入了人們生活以及學習的方方面面。廣闊的資訊,發達的科技讓教育有了無限可能。對于初中體育教學中籃球教學模式的構建這一問題,教師應該與時俱進,積極地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新型教學資源,并將其融入我們的籃球課堂,努力構建學生喜愛的課堂模式,努力做好課堂的轉型,打造高效課堂,打造智慧課堂。
例如,在利用信息化進行籃球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通常會在多媒體設備上播放優秀比賽作品,從而激發學生對籃球的學習興趣。這種教學方法只適合于對籃球一開始有基本了解的學生,而那些對籃球沒有基本了解的學生,大多以班級內的女生為主,他們在觀看比賽的過程中很難體會到籃球比賽的樂趣。因此,傳統的信息化教學不能滿足班級內所有學生的學習要求。如今,科技發達到讓學生帶上VR眼鏡就可以通過一定的技術做好VR教學,給學生帶來身臨其境的感受。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利用學校內的VR設備,在培養學生籃球興趣的同時,讓學生以身臨其境的感受體會籃球比賽的激情與內涵才。
(三)游戲教學法,體能訓練與競技相結合
青春期的孩子容易意氣用事,他們在青春活力的促使之下,對于自己熱愛的事物永遠充滿著熱愛到極致的激情。心理學研究表明,當學生對于學習有了興趣,其大腦皮層便會產生興奮,從而促進學生智力因素的發展,促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
例如,教師進行籃球教學之前的備課,要輔助網絡資源以及自身多年的籃球教學經驗,來進行游戲設定。首先,教師要本著培養學生勇敢,機智,果斷,勝不驕、敗不餒等良好品質的教學思想,在班級內設置小型與籃球有關的比賽項目。教師可以通過小型籃球競技,來讓學生在競技中團結一致,密切配合,從而完成籃球游戲。其次,在游戲展開之前,教師要根據學生的人數進行分組,使游戲能順利開展。在正式開展體育游戲之前,教師要按照常規程序帶領學生進行游戲之前的熱身運動。在熱身運動完成之后,教師要向學生介紹游戲“小漁網”的玩法。游戲開始,擔任“小漁網”的同學在場內用手觸及正在跑動的其他同學,其他同學用各種躲閃、擺脫動作在場內積極跑動,被觸到者加入“小漁網”,等“小漁網”擴大到四人時,重新組成二個“小漁網”進行活動。以此類推,逐漸組成許多“小漁網”直到剩下最后一名同學時游戲結束。教師想要利用此次游戲教學,讓學生熟悉球性,就應該注重在游戲過程中籃球繞軸轉,繞膝,繞腰轉的方式。教師要極其注意訓練學生“8”字繞球、指尖撥球以及各種拋球的姿勢。最后,教師要就本堂游戲的比賽結果,為獲勝方喝彩,并用手機或者相機等設備記錄下本次比賽的過程,然后將視頻或者圖片發到家長聊天群或者班級聊天群中,為此次籃球游戲教學畫上圓滿句號。
三、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以往初中籃球教學研究可知,新穎的籃球教學方法可有效培養學生籃球興趣,使學生積極參與籃球教學活動。所以在新時期為增強初中生體質,發揮籃球教學對學生團隊協作能力、進取意識的培養優勢,教師應持續優化籃球教學工作,將體育游戲、趣味教學、合作學習等方法融入籃球課堂內,提高初中籃球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林雅雪.我的教改小故事——基于分層教學法的初中籃球教學研究[J].體育風尚,2020(1):127-129.
[2]柯澄江.中學籃球教學中的常見問題與對策研究[J].新課程,2020(36):18-25.
[3]范小鋒.在中學籃球教學中體育游戲的運用研究[J].新課程,2020(23):6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