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啟榮
摘要:在科學技術和經濟飛速發展的時代,國際化發展也成了社會發展的重要趨勢,但與此同時,社會各界也開始關注也其中“傳統文化”對于小學學校來說,比小學生思想更為成熟,向學生滲透傳統文化知識成效更好,語文學科作為滲透傳統文化的重要學科,因此,小學學??梢酝ㄟ^傳統文化平臺,深入挖掘語文教材中的“傳統文化”,組織有效課堂教學,利用多媒體資源,引導學生深刻理解“傳統文化”的內涵和特點,能夠更好的讓自己的能力促進社會的進一步和發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傳統文化;滲透策略
“傳統文化”里面包含各種各樣的智慧,學校責無旁貸地肩負著培養學生“傳統文化”的重任。為培養傳承傳統文化的現代型人才,打破傳統教育單一的教學模式,通過與現代信息技術的結合,提高教學有效性,使學生將“傳統文化”傳承發揚。本文從小學學校的語文學科教學出發,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滲透的方法進行一定的探討。
一、有效擴展課外閱讀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是培養習慣的最關鍵階段,所以要有效的拓展課外的閱讀,建立學生的良好閱讀習慣,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當中了解傳統文化,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以及人文主義,學生是傳承和發揚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力量,所以教師在開展課外閱讀的過程當中,要適于有效的指導,能夠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當中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比如說引導學生每日一句論語,在孔子的作品當中發現孔子的智慧。
二、積極挖掘教學素材
小學教育不同于初中或高中的教育,在語文教學中,更加側重于較為基礎的傳統文化知識以及思想。為更好地滲透“傳統文化”,教師必須從語文教材中挖掘教學要素,通過對文本的解讀,向學生展示“傳統文化”的內涵和特點。積極挖掘教學的素材,讓學生了解傳統文化常識以及知識,還有培養學生的傳統文化精神,在小學語文課文中會涉及到很多和傳統文化知識相關的教學內容,教師就可以利用這些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知識的滲透,培養學生的傳統文化知識素養,加深學生對傳統文化知識的理解和認識,比如說在部編版教材五年級上冊中會學習《古詩詞朗誦》,教師就可以通過古詩詞的教學,讓學生了解詩人生活的背景,了解詩人寫詩的主旨大意,以及詩人寫詩的歷史文化。從而加深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好奇心和熱愛程度。
三、精心設計教學內容
學生理解知識是一個復雜的過程,而教師通過精心設計教學環節,可以將復雜的內容簡單化,尤其是小學階段的學生,既要考慮小學階段學生對傳統文化知識掌握的薄弱性,還應該設計豐富的教學內容,在豐富的傳統知識學習中,讓學生知道語文學習和傳統文化知識的聯系,,同時既要基于學生的生活經驗,又能夠讓學生高于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對傳統文化有更深的理解,并且可以讓學生在理解傳統文化學習時有更加深入精確的理解。
(一)傳統文化與時代熱點結合
作為新時代的人才,學生都比較關注時代的熱點,那傳統文化和時代熱點的結合,對于教師來說就是在精心設計教學內容時的一個激發點,教師將傳統文化知識與時代熱點充分結合,可以更好的讓學生將傳統文化知識當中涉及到的精神發揚到現代當中,比如說冬奧會的舉辦,教師就可以深入挖掘中國冬奧會里面的中國文化元素,比如說書法和篆刻,吉祥物,熊貓,還有燈籠等等,能夠讓學生認識到傳統文化并沒有過時,在現在依然發光發財。學生都比較關心冰墩墩和雪容融,能夠讓學生認識到最引人注目的便是中國紅代表著一種夢想,這就是傳統文化精神的力量。
(二)傳統文化與氣氛營造結合
不管是傳統文化的教學還是其他學科,又或者是其他教學內容的教學,都必須要注意課堂氣氛的營造,學生會受課堂氛圍的影響非常大,只有抓住學生的興趣點,營造良好的氛圍,才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盡情的參與,比如說可以邀請學生進行情景演繹,在學習某一篇課文的時候,讓學生通過課文當中人物角色的扮演深入了解人物的個性特點,以及了解傳統文化當中表達的含義。傳統文化和課堂氛圍的結合,可以在極大程度上讓學生有著良好的學習狀態,根據新教育理念可以知道課堂氛圍的營造,以及教室的布置都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身為一名教育者也要不斷學習新的教育理念,豐富自身的認知,成為一個活的教育者,用活的教育方式,將活的教育內容呈現給活的學習主體,比如說母親節的教學,能夠在語文課堂上給學生普及母親節的來源,將傳統文化中對母親的孝道以及對母愛的表達更多的滲透給學生。讓學生看到傳統文化中,對“孝”的重視,從而在思想品質上,讓學生學會孝順父母,但不是愚孝。
(三)傳統文化與網絡資源結合
現在信息技術在不斷的進步,為了能夠更好的加深學生對傳統文化知識的理解,所以教師要盡可能的和網絡資源結合起來,能夠讓學生從網絡資源當中找到新鮮感,比如說現階段微課等教學方式越來越普遍,那么教師就可以通過網絡技術學習其他教師的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同時,教師還可以盡可能的讓學生通過網絡資源搜集各種和傳統文化相關的信息,然后到課堂上分享,讓學生做課堂的講授者以及引導者組織者,在這個過程當中提高學生自身的全面發展的能力,學生自己可以完成的前提下,教師不對學生有過多的干擾和幫助,在學生需要的時候,教師能夠用自己的專業知識服務于學生。尤其是在疫情常態的教學情況下,很多地區都會因為疫情的原因,所以居家學習,停課不停學,為了更好的讓學生了解傳統文化知識,培養學生的傳統文化觀念,將中國傳統文化發揚光大,所以會通過網絡資源對學生進行教學,雖然語文在上學并不只包括傳統文化知識,但是傳統文化知識的教學也會在極大程度上影響學生對語文的學習態度,因此不管是常規教學還是疫情下特別的教學形式,都應該積極運用網絡資源,讓學生接觸到更多的信息,同時能夠通過多樣化的呈現方式,促進學生文化理解能力的發展。
四、結束語
所謂傳統文化是指經過時間的洗禮,仍然不改變其中所蘊含的智慧,并且仍然有傳承和發揚的價值,語文教學承擔了很大的教育責任,小學語文教師身上也擔負著非常大的責任,教師要不斷成長,不斷學習,以更加專業的知識服務于學生。
參考文獻:
[1] 林啊秀. 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滲透策略探究[J]. 讀與寫:上旬, 2022(8):3.
[2] 昝立梅, 王文娟. 小學語文課堂優秀傳統文化的滲透路徑[J]. 中華傳奇, 2022(15).
[3] 何靜媛. 讓文化之花綻放——小學語文課堂中滲透傳統文化效用分析[J]. 讀與寫:上旬, 202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