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艷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學階段的教學理念、教學結構都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在以往的英語教學當中,部分教師采取統一且單一的教學方式,通過讓學生反復抄寫去記憶和學習英語單詞等知識,再加上隨著年級的升高,英語知識的難度以及英語知識的數量會大大增加,致使學生的英語學習難度加大,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失去學習英語的耐心和信心。面對這一現狀,筆者認為,作為教師應當認真解讀新課程標準,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例如,借助英語繪本活躍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在傳授學生更多英語知識的同時,培養他們善于觀察、勤于思考、敢于發言的良好習慣,達到一舉兩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英語;繪本;應用策略
繪本教學是一種階段性的教學模式,指教師利用繪本材料,通過講故事或者做游戲等方式來完成教學目標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該教學模式的主要應用范圍是小學,由于小學生的性格特點以及興趣愛好等因素,繪本在課堂教學當中的使用有著不錯的教學效果。繪本就是以圖文并茂的方式,反映兒童生活的一種兒童圖書。雖然繪本不屬于課本的范疇,但它卻在英語教學當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小學英語教學中繪本的應用現狀
(一)、教學目標較為功利化
英語繪本中的圖畫十分精美,語言也比較干練,故事也十分有趣,結合豐富的繪本內容,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在實際的繪本教學過程中,一些教師會設計一些比較復雜的專項識字訓練或朗讀訓練,給學生布置固定的學習任務,如解決故事中出現的陌生單詞,或者爭取朗讀每一個單詞等。這樣雖然可以讓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重難點知識,但是學習任務較重,繪本中的圖畫和故事會失去原有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久而久之,學生的好奇心就會消失,最終影響他們思維能力的發展。
(二)、教學方式較為單調
繪本教學是一種近年來比較熱門的教學模式,由于該教學模式非常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和思維發展,所以大放異彩,并且受到了廣大師生的一致好評。不過,也有很多教師反映,繪本教學的最終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教師所采取的教學方式較為單調。例如,有的教師會在學生閱讀學習繪本的過程中,向學生提出類似于“通過閱讀書中的故事你知道了什么?”“學習完這個故事后,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的問題,這些問題雖然可以激發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引導學生認真思考,但長期采用這一種教學方式,反而會導致學生出現審美疲勞,最終使得他們的學習熱情不斷下降,甚至出現一些不良情緒。
(三)、對英語繪本不夠重視
受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部分教師依然會將課本作為教學的重心。所以,在繪本教學當中,一些教師會本著“英語繪本只是一種課外讀物”的理念,將繪本中的故事單純地講給學生聽,或者讓學生自主瀏覽繪本中的內容,很少向學生提問,也幾乎不引導學生去質疑和思考。這樣一來,學生的思維能力發展就會受到限制,不但難以向學生傳授更多的知識,還會浪費教學時間,導致教學效率低下。
二、小學英語教學中繪本的應用策略
(一)、精選繪本內容,豐富繪本題材
在利用繪本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考慮到各種繪本內容對于教學效果帶來的影響。實際上,英語繪本的內容和英語課本的內容大同小異,其教學目標也大致相同,只是英語繪本的畫面更加豐富,更容易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教師要根據當前階段的教學目標,以及小學生的性格特點、年齡結構等因素,選擇一些色彩比較豐富,內容比較充實的英語繪本,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教師要精心選擇繪本內容,確保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那么,教師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考慮。第一,教學方向。教師要根據課程教學目標選擇合適的相關英語繪本。第二,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實際生活經驗。繪本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所以在選擇繪本時,教師要根據平時對學生的觀察,以及和學生平時的交流情況選擇合適的繪本。第三,年齡因素。由于不同年齡段學生的知識需求和情感需求有所不同,所以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發展需求來選擇合適的繪本。雖然小學期間學生的興趣愛好和性格特點不會發生特別明顯的變化,但是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他們的認知能力和對待英語學習的態度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或多或少地發生一些變化,作為教師要善于發現并總結這些變化,從而選擇更為優質的繪本。
(二)、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手段,活躍課堂氛圍
教學形式單一是英語教學中的一個問題。以繪本教學為例,很多教師在進行繪本教學時,都會選擇一種比較固定的教學方式,如通過講故事的形式讓學生了解繪本的內容,或者引導學生自主閱讀繪本故事,然后自己總結出繪本故事的內容。這樣的教學方式雖然可以順利地完成教學目標,但是隨著時間的發展,學生就會產生審美疲勞,進而逐漸失去學習英語知識的好奇心和耐心。對此,教師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手段,集合多種先進的教學方式提升課堂的趣味性,從而達到活躍課堂氛圍、提高學生學習熱情的效果。
(三)、注重課外引導,做好課堂延伸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僅僅依靠課堂教學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即使教學效率再高,但有限的課堂時間和教學資源依然難以達到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對此,教師要基于“雙減” 政策,在減少學生作業數量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利用閑暇時間閱讀與學習一些和課本、繪本相關的課外書籍,促使他們積累更多的英語知識,并嘗試了解相關的文化或習俗,從而滿足他們的發展需求,促進他們的綜合發展。
(四)、注重教學評價,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教學評價是整個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通過教學評價可以讓學生對自身的學習情況進行了解,并引導他們根據出現的問題做出相應的調整或改變,從而有效提高學習效率。因此,教師要注重教學評價環節,對學生繪本的閱讀學習情況以及課后學習情況進行評價。
結語:
為了進一步提高英語教學水平,作為教師,要根據學校的指導,積極利用英語繪本,通過繪本中豐富、有趣的圖畫和故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幫助他們消化和吸收課堂上所學的知識,為他們將來的全面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楊雪.小學英語繪本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華夏教師,2019(31):65.DOI:10.16704/j.cnki.hxjs.2019.3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