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妝
摘要:地理是一門圖文并茂、兼具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學科的綜合性學科。地理知識不僅包括豐富的文字知識,還包括大量的圖像知識。學習地理離不開這些圖像資料的支持和幫助。利用信息技術能夠更方便的為學生調取這些圖像知識,和生活進行更緊密的結合,同時有助于增強知識間的聯系,對提高地理教學效率大有幫助。因此,高中地理教師應積極將信息技術運用于課堂上,為學生聲像并茂地講解地理知識,引導學生更好地學習和理解地理知識。本文著重就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利用信息技術展開教學做詳細闡述。
關鍵詞:高中地理;信息技術;應用;創設情境
高中地理是一門圖文并茂、兼具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學科的綜合性學科。地理內容與生活緊密結合,在學習過程中需要輔助大量的圖像資料幫助理解,而且知識間的聯系密切,時常需要綜合起來講解,這些都迫切需要信息技術的支持。有效地利用信息技術開展地理教學,能夠將地理教師的雙手從大量的畫圖工作中解放出來,而且更便于前后知識的穿插講解,同時還能夠為學生提供豐富的生活素材作為資料支持,讓地理教學更加妙趣橫生、形神并茂,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地理,有效提高高中地理教學效率。
一、巧用信息技術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地理知識比較枯燥,需要記憶的知識點很多。這就使得需要教師慣用填鴨式教學,讓學生死記硬背知識點。然而,地理知識需要融會貫通地理解記憶,只單純地記憶效果并不理想。這時,在講解地理知識時,教師就要善于運用信息技術來趣化地理內容,運用大量的圖片來解釋抽象文字,運用三維動畫來模擬地理現象,將地理知識與現實生活結合起來,創設出生動的教學情境,讓地理課堂趣味盎然。這樣會大大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例如,在學習《人口遷移》這部分內容的時候,我就巧用信息技術來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對地理知識的學習興趣。為了更生動地講解人口遷移的因素,讓學生理解人口遷移對社會發展的積極影響,我采用創設情境的方式利用四個分鏡頭來引導學生思考。首先,我以闖關東這部分電視劇的劇情引出學生對人口遷移因素的思考和分析。接著,我拿生活中的幾個事例讓學生判斷,哪些屬于人口遷移。如,春運,外出旅游,讀書轉學,大學生外地就業,等等。這些都是貼近生活的事例,學生討論的興趣十分濃厚。
在高三復習《水循環原理及應用》這部分內容的時候,本身內容相對枯燥,又是常考點和易失分點,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做題能力,我就以山西運城鹽湖為例設置一個題目——從水循環的角度分析運城鹽湖的形成原因,為了讓學生更好的把握對問題的解析,我分別從水循環的動態示意圖,運城鹽湖的影像資料,還有鹽湖的相關視頻,讓學生充分審題,抓住題目的關鍵詞,限定詞,并借助相關動畫和視頻充分的構建了這道題目的思維過程并解題。
二、運用信息技術突破教學重難點,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高中地理知識復雜,不僅需要記憶的概念很多,要掌握的規律和原理也是數不勝數。前后知識間的聯系又十分密切,經常需要前后對照起來理解,一點知識不理解就有可能影響整個知識鏈條的學習。如果教師只靠語言外加地圖冊和書中示意圖來講解,學生很難理解透徹。這時,就需要借助信息技術的便利。在教學中,地理教師可以靜心設計教學課件,把需要運用到的圖像資料靈活插入課件當中,需要時只要點開就可以。在講解抽象的圖像知識時,教師還可以借助三維動畫讓其變得立體,這樣更有利于學生立體空間概念的形成,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同時,借助信息技術能夠實現資源共享,課上的教學課件可以分享給學生,讓學生課下復習,進一步鞏固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逐漸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能力。
例如,在學習《自然環境的地域差異性》這部分內容的時候,由于這部分內容綜合性強,是對自然地理知識的歸納和總結,要想學生更好地理解這部分知識,必須在學習中需要結合之前學到的舊知識,進行縱向和橫向的多層面比較學習,可謂是牽一發而動全身,對學生分析問題能力和讀圖能力要求較高,學習起來難度很大。因此,在課堂上,我就借助信息技術來突破教學難點,利用大量的圖像資料來輔助學生理解,并將涉及到的自然帶分布圖、我國南北季節差異圖、區域性的地域分異圖,等等穿插其中,幫助學生在理解中學習和記憶,取得了不錯的成效。
三、利用信息技術豐富教學資源,擴展學生的知識寬度
隨著科技的發展,地理技術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進行地理知識講解時,教師不能只講課本上的知識,還要善于將先進的地理技術引入課堂,讓學生看到科技進步帶來的教學進步和生活進步。另外,高中生面臨著高考,地理復習課占據著很大比例,利用信息技術還可以搜集到更多參考資料、練習題和拓展性資料,大大豐富學生的知識視野。
例如,在學習《地理信息技術在防災減災中的應用》這部分內容的時候,我就從網絡上搜集大量的教學資源,與課本資源進行整合,為學生帶來了一場科技視覺盛宴,讓學生的地理視野變得更加開闊。我以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為例,給學生講解了當時震中的抗震救災人員是如何在信號基站被毀的情況下利用地理信息技術與外界指揮部取得聯系,發出一條條生命求助信號,也同時將一條條振奮人心的好消息傳遞出來。這樣的教學內容時效性強,與生活熱點密切相關,而且科技感十足,大大滿足了高中生對先進科學知識的渴求,大大擴展了學生的知識視野,讓學生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
總而言之,信息技術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及時彌補了傳統教學上的不足,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豐富學生的知識積累都有著巨大的影響。因此,高中地理教師要積極運用信息技術于教學中,從而達到提高高中地理教學效果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隋燕.淺談信息技術與高中地理教學的整合[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09,(5)
[2]馬維軍.構建地理教學新模式,搭建學生學習地理新平臺[J].中小學電教(下),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