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綾羽
摘要:在資源日益豐富的教育信息化時代,希沃白板在課堂的普及使用,讓互動教學的開展更加順利。 在以學為中心的課堂中,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更能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自信心和學習內驅力,實現學生的學習權。本文立足于小學數學教學角度,分析了小學數學課堂互動教學有效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參考價值。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互動;有效策略
引言:
傳統的課堂教學以教師、教材為主、以課堂為主,阻礙了學生思維能力的發散,而互動教學則能有效解決這一問題。 學習發生的前提是和諧的師生關系,這是生活在數字化時代的孩子所具有的特征決定的, 課堂上的互動,除了師生互動,更重要的是生生互動。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互動教學越發重要,因此,對于小學數學課堂互動教學有效策略的研究有著鮮明現實意義。
一、將互動教學應用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性
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強、知識復雜性高的學科,課堂教學中互動是不可或缺的形式,互動教學打破了傳統的以教師、教材為主、以課堂為主的教學模式。 這種教學模式是以學生為主體,課堂上通過問題的解決實現教師、學生、教學資源之間的互動,通過學生在問題解決過程中的情緒、態度、語言等行為及表現,教師可以了解學生對新知的學習及掌握情況,及時調整教學節奏和組織形式, 讓學生的思維一直圍繞學習主題保持在較活躍的思考狀態, 這樣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調動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小學數學課堂互動教學有效策略
1.組織合作學習,讓學生積極參與互動
在實際教學中,如何實現互動課堂的構建呢?實際上,合作學習不失為一種好的選擇。小學階段的學生活潑、好動、精力旺盛,教師可以將學生劃分為若干個學習小組,讓學生在課堂上交流、探討,積極展示自我,進而獲取知識和技能。例如,在教學“分數的意義和性質”時,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合理劃分,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探究,可以按數學學習成績、學習水平、興趣愛好等對學生進行科學劃分,每組都有優等生、中等生以及學困生。當分組完畢后,讓學生自由發揮,折一折、畫一畫、分一分手中的材料。在此期間,學生通過剪紙掌握幾分之幾的讀法、寫法,對于分數會有更加充分的把握。另外,學生之間相互交流、互幫互助,會積極參與其中,進而達到互動課堂構建的目的。
2.聯系生活實際,讓課堂更具趣味性
數學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學生在學習中感到吃力是不可避免的,甚至還可能會打擊學生的積極性。為了有效改善這一問題,教師可以從學生的日常生活入手,將生活與數學知識有機聯系,激活學生的已有知識和經驗,使學生更愿意參與到數學學習和探究中。例如,在教學“平移、旋轉和軸對稱”時,教師旨在讓學生了解角度和方向,學會尋找圖形的對稱軸,感受圖形的轉變,能夠順暢地說出圖形轉變的過程。為了更加順利地完成這項任務,教師并未直接引出本節課的內容,而是準備了一面紅旗,由此進行演示。在此過程中,學生需要認真觀察,說出圖形的特征,如當沿著圖形的中間進行對折時,左邊和右邊是完全重合的。另外,可通過信息化教學設備為學生演示圖形之間的轉換,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本節課的知識。當完成上述操作后,教師給學生發放教學道具,讓學生結合演示內容,借助道具展開實踐,說出自己的想法和見解。這樣一來,不僅課堂氛圍被激活,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還會更加深刻、全面。
3.設計活動環節,深化互動式的教學
互動式的教學模式,要達到真正落實素質教育的目的,則課堂要有創新發展,充分挖掘學生身上的創新潛能,主動探索、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課堂活動中,要尊重學生愛玩愛動的天性,讓學生的在玩的過程中學習數學知識,掌握學習內容,做到寓教于樂。
如學習“人民幣數值換算”的問題,設計一個買賣的環節,促使學生對人民幣換算有更深層次的認知。活動主題為“聰明的消費者”,學生自行組成 8 個小分隊,5 人一組,教師將相同的卡面上寫上數值代表人民幣的金額,有元、角、分為代表的分值,分發給每個小組都是相同的金額,但是每個組分到圖片顏色是不同的。然后教師亮出題目,每個題目的商品都有相對應的圖片,幫助學生進行聯想,如,“買一個球需要 2 元,買一束花需要 4 元,買一個支筆需要 5 角,那請問買這三樣東西一共是花了多少角?買一束花的錢可以買幾支筆?”“買一個蘋果要 1 元 3 角,一個桃子要 2 元 5 角,一包瓜子要 9 角2 分,一塊糖要 4 角,如果你只有 5 元,可以最多買到幾樣商品?”類似這樣的問題……
最后一道題是壓軸題目,答對可以獲得三分,“小花用 4 元 1 角買了一支鋼筆,然后以 6 元 5 角的價格賣出去了,但是她覺得賣低了,又花了 7 元給買了回來,過兩天又不想要了,用了 9 元 3角的價錢賣給了另外一個人,請問最后她是否賺了錢,如果賺,那是賺了多少?如果虧,那是虧了多少?”
如果一道題被正確解開后再接著進行下一題,學生看到題目后可以簡單討論,分析解答,并將相應分值的卡面貼到題目下面,答對的小組得分,這次活動也是對學生反應能力的考量,最后看哪個小分隊獲得最高分數,對于獲得最高分數的小組,有小禮品作為獎勵。同時,教師可以讓獲獎小組的學生發言,分享活動經驗,小組成員又是怎樣齊心協力解決的,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加強師生以及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
結論:
總而言之, 互動教學是學生學習數學的一種不可或缺的教學模式,對提高學習興趣、融洽師生關系、加強團隊協作、促進學生主動發展十分有幫助,在課堂上,通過師生、生生之間平等的對話與交流,可極大地促進師生之間的感情。 將互動教學應用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能夠實現師生之間互相幫助、互相學習、共同進步,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李紅.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策略[J].家長,2021(21):158-160.
[2]楊國新.更新教學理念,提升課堂效率——關于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的策略探尋[J].天津教育,2021(21):111-112.
[3]何跟科.電子書包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模式及成效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1(20):32-33.
[4]徐文潔.關于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學數學教學策略的研究[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1(07):9-10.
[5]顏志鵬.思維突發 建模有章——談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建模的實踐研究[J].小學生(下旬刊),2021(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