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職院校的辦學宗旨是向社會源源不斷地輸送具備一定高等職業教育知識和相應專業技能的高質量、技術型人才。為了實現這樣的教育目標,高職口腔醫學專業旨在培養學生時,不僅需要教授學生足量的醫學專業知識和應用技能,還需要綜合提升院校學生的綜合素養,尤其是要重視本校的思政課程建設,實現課程思政和專業課程教學的有機整合。
關鍵詞:高職口腔;醫學;專業課;課程思政
引言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思想政治理論教學是立德樹人教育任務的關鍵課程”,但目前各高職院校的課程體系中普遍存在著機械化、模式化的課程思想,基于此,教師要不斷創新其教育模式,真正的實現從多學科、多角度地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課育人。所以,在高職口腔醫學專業課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將道德修養放在教學的重要地位,將思政理念融合在專業知識的學習過程中,不斷提升學生的思政修養。
一、課程思政的內涵
“課程思政”要求學校堅持立德樹人的總目標,積極發掘各學科所蘊藏的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以傳授專業知識、技能為基礎,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導,以“隱性知識”為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的樹立正確的政治、道德、人生觀。“課程思政”的構建需要突破學科與思政課程間的壁壘,要在保持學科特點的同時,尋找學科與思政課程的結合點,以此實現兩者的有機結合。因此,在高職口腔醫學專業課中,要加強對于高職院校學生的執業素養、執業道德以及愛國情操等方面的培養,使學生逐漸形成良好的個性、健全的人格,此外還應培養醫學生的仁愛之心,進行珍愛生命、人文關懷等教育,從各方面提高人才素質。
二、高職口腔醫學專業課中進行課程思政的探索路徑
(一)選定教學內容
在實施課程思政教育時,應從課程的教學內容中抽取出思政方面相應的內容進行教學,使教學內容與思政理念相結合,從而達到思政教育滲透的目的。同時,辯證思維的培養也是思政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結合思政教育和課堂教學的同時,可以通過培養學生們的辯證思維的方法,來促進學生正確價值觀念的形成。高職院校在培養口腔醫學人才的過程中,也存在著許多辯證思維。其中人與環境、行為與疾病的關聯性等,都是教師在實施課程思政教學中可以運用的相關內容。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從辯證的角度來理解和把握教學內容,并將其應用到臨床實踐教學中,讓學生們的你從辯證的角度去理解事物,從而達到培養學生們辯證思維的目的。
在口腔醫學專業課程中,要做到以“傳統文化”為核心進行思政教育。我們傳統醫學知識中所蘊涵的深厚的中醫理論,都可以被運用到臨床教學中去。老師在講授中醫知識的時候,可以把我們的傳統醫術理念和現代醫術結合起來,以此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我們國家傳統的醫學知識,培養學生們的文化自信,且在學習的過程中,也能逐步加強他們的專業能力。此外,在現代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由于學生對復雜的網絡知識缺乏一定的辨別能力,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他們的思想立場不夠堅定。而愛國主義意識一旦被打擊,就會對社會的安定和社會的發展產生不利的影響。因此,在進行口腔醫學專業課程的教學時,應從愛國主義教育的角度,從醫療工作的角度,把醫務工作者的職業理想和愛國精神,同時傳遞給學生。在對學生進行知識宣講的過程中,要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使其積極參加社會活動,以此,不斷滲透愛國主義教育,促進學生愛國主義精神的培養。
(二)改革教育模式
對口腔醫學專業的學生來說,其課程設置的內容使具有一定規律性的。在新課改的大環境下,口腔醫學專業目前可以采取一些新的教學手段和內容,通過對教學內容和方法的變革,來提升新課改下的人才培養質量。教師可以通過小組討論、實踐技能考核等多種方式進行課堂實踐,使傳統的講授模式逐步轉變為學生積極參與的模式,從而使學生的個人綜合素質得到充分的體現。同時,教師通過教學實例的教學,可以讓學生們真正感受到醫療工作規范的實施方案和實際操作,提升學生們的專業素養。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通過對學生工作實習活動的組織,能讓學生對自己的愛國立場、職業情操有更清晰的認識,提升學生的思政修養。此外,在個人實踐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優點和缺點,及時采取有針對性地改進措施,從而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在實施課程思政時,教師應盡量采用引導式的方法,讓學生在學習知識和理解知識的過程中,逐步探索專業知識和思想政治知識之間的關系,以此不斷提升學生們的綜合素質。
三、高職口腔醫學專業課中進行課程思政的實踐路徑
(一)圍繞模擬教學提素養
在高職專業課程中,應以《口腔內科學》為基礎,結合臨床實習,將實習醫師的工作流程與教師的教學流程相結合,使學生們在工作前就對其以后的工作流程有所了解,真正提升學生們的專業素養。在模擬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講解口腔衛生保健知識的方法,引導學生們走出教室、學校,走進其他班級、社區,讓學生們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為當地居民提供口腔衛生保健知識,以達到提高學生職業素養,強化學生職業能力,拓寬學生視野的目的,以此達到提升學生執業素養的目的,為學生今后的職業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圍繞生命教育顯情懷
在課程教學評估中教師應注重對于學生價值導向的培養,要將學生的認知、情感、價值觀等內容納入到課程教學中來。學校可以通過讓學生對病人進行生命體驗的方式來進行道德教育,例如,通過觀看病人的錄像、信件等形式,讓學生們深刻感知生命以及其工作的重要性。以此讓學生在專業學習過程中,不斷提升學生的執業道德修養。
結束語
綜上所述,“思政課程”的實施與教育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是一致的,它既包括“教”又包括“育”,課程思政需要以一種暗中滲透的形式融入醫學專業課程的教學,使醫學職業教育和課程思政教學同向前行,共同發展,相輔相成。
參考文獻:
[1]唐秀榮,石麗萍,王景林,丁言華,趙明范,王宏霞,趙昕,侯鑫鑫.在高職醫學專業課中進行課程思政的實踐探索[J].青年與社會,2019(29):209-210.
[2]李雨慶,彭顯,任彪,周學東.口腔微生物學教學中融入課程思政的實踐與思考[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2021,20(08):901-904.
作者簡介:陳歡(1982.11-),男,漢,湖北廣水人,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口腔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