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瓊
摘要:在我國經濟以及信息技術飛快發展的推動下,社會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也隨之增加,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性。教師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活動時,不僅應重視學生基礎知識的學習,培養學生學習能力,更應加強對學生的素質教育。新時代的立德樹人要在加強品德修養上下功夫,小學教師在教學中要加強對德育教學的滲透,促進小學生的健康成長。本文以小學語文德育滲透為研究對象,分析小學語文教學德育滲透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有效解決措施。
關鍵詞:小學語文;滲透;德育教育
引言
在我國教育改革的當下,德育教育價值開始被學校、社會所認可,而其又和語文教學擁有較高契合度,因此教師可以將兩者通過合理方法融合在一起,為學生的進步、發展建立基礎。小學生具備較強的模仿能力,語文教師需要將德育教育與課堂教學結合,通過語言與行為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思考方式,使其逐漸建立正確的三觀,從而助力學生健康成長。
1小學階段語文教學過程中滲透德育遇到的問題
1.1教師缺乏德育滲透意識
不少語文教師沒有充分意識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缺乏德育滲透意識,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開展中一味強調課本知識內容,更加重視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學習,而忽視了在語文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在德育教育滲透方面,語文學科與其他學科相比具有較強的學科優勢。多數學校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中仍然強調應試教育,學校管理者也缺乏正確認識,同時仍以考試成績作為首要考核標準,從而導致大部分語文教師產生錯誤觀念,認為德育教學并不重要,且將主要精力與時間投入到課本知識教學中,從而忽視德育教育對學生發展的重要性,對于提高學生思想道德、思維能力、品德修養等方面也缺乏重視,嚴重阻礙了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同時對小學語文學科素養的進一步發展造成不利影響。由此可見,學校、教師缺乏德育滲透意識,導致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很少開展德育教育活動,使學生錯失最佳培養思想道德意識的機會。
1.2德育教育方式單一
盡管部分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已經引入德育教育,但其對德育教育的理解較為片面,未深入研究開展德育教育活動的方式,很多語文教師將德育教育理解為向學生講解相關道德準則,并要求學生進行遵守,但這種德育教育方式不符合小學生年齡以及發展特點,同時學生也很難正確理解這些道德準則,想要順利開展道德教育、完成教學目標具有較大難度,甚至會使學生產生厭煩心理,不利于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培養思想道德品質。另外部分教師缺少對德育教育效果的分析,在開展德育教育活動后對于學生理解或掌握情況缺乏關注,這對小學語文德育教育效果帶來一定不利影響。
2小學語文教學滲透德育教育的幾點做法
2.1教師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影響學生
在教學中,教師的一舉一動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所以,教師要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把優良的傳統美德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哪怕是生活中的細小環節都應該認真對待。只有這樣,學生才會覺得老師是表率,是真正的良師益友。另外,教師也要嚴格遵循師德的要求,熱愛學生,認真負責,認真鉆研,積極為學生樹立榜樣。如:上課前,提前到課堂;不隨便缺席;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好表率,通過自身的言傳身教影響教育學生;要熱愛自己的教育事業,兢兢業業,一絲不茍,精益求精,與時俱進,積極投身課程教學改革,給學生、給家長、給社會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2.2運用先進的媒體教學,充分滲透德育
在以往教育教學過程中,教科書是唯一的教學資源,同時也僅依靠教師一口、一筆、一黑板進行所有內容的講解,小學語文也不例外,這不僅無法激發學生語文學習興趣,同時德育教育也無從談起,對學生道德觀念的培養以及價值觀的形成沒有太大幫助。如今,科學技術已廣泛應用于教學領域,給學生帶來了新穎的學習方法,改善了教學手段與教學方式,同時也豐富了小學語文教學內容,活躍了課堂氛圍,更為德育教學創造了空間與機會,使其可以更高效的滲透到語文教學中。通過先進媒體教學,全面滲透德育教學,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2.3整體把握教材,分析課文內容中蘊含的德育情感
新課標中一再強調了在語文教學中必須滲透德育教育、落實立德樹人的主要理念與核心素養。新時代的基礎上,大眾給語文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在合理的統籌規劃下,達到發展建設的主要目的。語文課程的特點就是工具性與人文性,小學語文教師就需要充分的使用者一點,合理的統籌規劃,加大整體的分析能力,在全新的視角下,分析文章所展示的思想情感,提高對文本的理解。在深度的解析下,落實德育素材,明確語文教學的是非。小學各階段不一樣的情感中,需要合理的激發和培養。有的是孝順父母,愛護孩子的情感,有的是珍惜友情的情感,有的是熱愛祖國的情感……這些都可以在合理的分類中,找到德育的滲透點。
2.4通過游戲情境滲透德育
興趣是激發學生對知識進行探究和學習的主要動力,小學生具有好動、思維活躍的性格特征,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在課堂教學中創設游戲情境,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升學生對語文知識的興趣,使學生能夠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掌握語文知識,在培養學生語文能力的同時,實現對學生道德品質的塑造。課堂教學中,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通過多媒體的方式為學生創設生動、形象的游戲教學情境,使學生能夠更加直觀地理解語文知識,通過感官、視覺、聽覺等方面,滲透對學生的德育,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結束語
總之,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應當有效落實德育。但是目前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并沒有主導地位,學生只是在教師的引導下被動地學習,忽視了德育工作的開展,導致學生缺少自主活動,限制了學生思想素養的提升。因此,教師應當有效地開展德育,促進德育在語文教學中的落實,從而使學生發展成為高素質的人才,為社會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程根夫.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新課程(中),2011(2):169.
[2]黃保佑.小學班主任在語文教學時進行德育教育的實踐嘗試[J].農家參謀,2018(12).
[3]趙明月.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德育滲透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數碼設計,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