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靜靜?蔡璐璐?楊聰慧
摘要:伴隨著國家扶貧工作的大力推進,農村小學的教育條件日益得到改善,這使得農村小學教師的一身本領得以逐漸施展。而在農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當中,教師就可以通過構建高效閱讀課堂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的閱讀吸收效率,強化學生的閱讀收獲,豐富學生的語文知識積累。文章特此研究了一些有助于構建小學語文高效閱讀課堂的教學策略,希望能夠為農村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改進提供一些參考和幫助。
關鍵詞:農村小學;小學語文;高效閱讀;課堂構建
引言:
當下,農村小學已經不再是落后和遲滯的代名詞,一些硬件教學設施正在農村小學中逐漸被完善。在這樣一片向好的形勢下,部分農村小學教師的思想卻未能得到及時的轉變,沒有表現出和教學條件改善相匹配的教學能力進步。這無疑會導致這部分農村小學的教學水平增長受阻。故此,文章提出了如下的創新性教學策略,希望能夠為各位農村小學語文教師提供一些思想上的啟發。
一、教給學生閱讀技巧,提高學生閱讀效率
閱讀雖然是一種學生與生俱來的能力,但卻仍然會因為方法和技巧的差異而出現高下之分。因此,在開展語文高效閱讀課堂的最初階段,教師要做的就是傳授學生閱讀技法,幫助學生掌握自主閱讀的本領,這樣才能幫助學生享受高效閱讀的樂趣。而當學生享受到這樣的樂趣以后,他們才會真正把注意力投入到閱讀過程當中,自主自愿地去進行閱讀。
例如,在讀《為中華崛起而讀書》這樣的文章時,教師就要教授學生帶情感朗讀的方法,讓學生在閱讀中共情、在情感中升華。教師可以采用現場演繹的方法,尋找幾名學生來配合,共同演繹文章前半部分的對話。在彩排的時候,教師可以把每一句對話所應表達的情感講給扮演的學生聽,并且幫助學生不斷去找這種感覺。而其他作為觀眾的學生,在聽到同學的演繹以后,就能夠對周恩來總理的少年大志產生更加深刻的理解。之后,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分小組自行演繹,強化這種情感的醞釀。最后,當學生都能掌握這種富有情感的朗讀方式以后,他們自然也就理解了這篇文章想要表達的核心情感,閱讀的收獲更是會遠超以往。
二、小組合作分工閱讀,組內分享讀后感悟
小組學習是很多學科構建高效課堂時都會考慮使用的一種教學方法。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不僅能夠強化學生的參與意愿,而且還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因此,教師可以在班級內組建閱讀小組,并且給學生小組需要共同完成的閱讀任務,要求學生在分工閱讀之后進行組內研究討論,以此來促進學生的閱讀消化吸收。
例如,中國四大名著的篇幅較大,教師就可以鼓勵學生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去一起閱讀這些名著。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一個小組閱讀任務,讓學生從《三國演義》《西游記》等名著當中任選一本進行閱讀,并且要求小組共同撰寫讀書報告。小組閱讀的方式可以是學生各自負責這本書的一部分內容,閱讀后進行分享;也可以是學生全部閱讀完全本以后,再一起進行研討探究。學生讀完名著后產生的感悟各有不同,從中學到的知識也可能出現偏差,而經過小組討論以后,小組內的成員就可以互相進行學習,在他人的分享當中收獲一些自己未曾想到的東西,從而優化自身的閱讀理解。
三、課堂開展讀后辯論,鼓勵學生碰撞思維
閱讀的目的是為了吸收語文知識,這是一個由外向內的過程;而對知識的表達卻是為了消化知識,這是一個由內向外的過程。只有經過了這樣的內外循環,學生的語文水平才能不斷進步和提高。因此,教師就必須要給學生創造一個表達的機會,讓學生通過表達來消化閱讀所得,從而再次對學生的閱讀過程進行效率層面的強化和提升。
例如,教師可以事先給學生布置閱讀《三國演義》的任務,并且在學生讀完之后開展一次三國事件辯論賽。教師可以選擇這本名著當中富有爭議的一些話題作為辯論的主題,比如“劉備是真君子還是偽君子?”“曹操是忠臣還是奸臣?”學生可以選擇自己認為正確的一方加入,然后集體討論后各自投票選出參與辯論的隊員。當兩方的隊員確定之后,兩邊的學生還可以共同討論辯論的要點,由參賽隊員負責記錄。辯論開始之后,教師就可以作為主持人來主持本場辯論賽,并且作為最終的裁判來決定兩方的勝負。如果有學生無法決定加入哪一方的話,就可以加入裁判團,和教師一起負責最終的打分。最后,獲得裁判團票數更多的一方獲得勝利。
結語
在農村小學開展語文教學,就意味著教師需要主動承擔起更重的擔子、背負起更多的教育責任。尤其是在小學階段,教師的每一步教學規劃都是奠基之舉,對學生未來的發展有著深遠的意義。所以,我們才需要構建高效閱讀課堂,教給學生閱讀的技法,培養學生閱讀的能力。也只有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幫助農村小學的學生挖掘自身潛力,幫助學生在小學階段就積累下豐厚的知識資本,讓學生能夠在以后的學習中獲得裨益。
參考文獻:
[1]李淑青.構建農村小學語文閱讀高效課堂的五個環節[J].新課程(中),2017(07):4.
[2]王娟.核心素養背景下高效銜接農村小學語文課內外閱讀的策略研究[J].課外語文,2022(06):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