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奎花
摘要:對于學生而言,小學階段至關重要。在小學階段學習知識,既有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又能增強小學生的學習意識。作為教師,應當注重這一時期對學生的教育教學,促進學生的長遠發展。語文作為學生在小學階段主要學習的科目之一,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學習知識,還能夠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使其自身綜合素質與綜合能力得到相應的發展。而學生的朗讀則在學生的小學語文學習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就目前教學現狀而言,小學高年級學生的朗讀能力仍有待提高。
關鍵詞:小學中高年級;朗讀能力;教學現狀;積極意義;提升策略
引言:
朗讀能力的培養是語文教學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通過朗讀,學生能更好地理解課文的思想感情;通過朗讀,能讓學生感受語言文化的藝術魅力和真情實感;通過朗讀,能矯正學生在文字的發音以及語義理解方面的誤區和不足。教育工作者應當探索合理可行的朗讀教學策略,做到以讀促思,以讀促學,實現學生語文素養水平的提升。
一、做好場景創設
小學生的年齡小,人生經驗閱歷很少,他們對很多事情缺乏真切的體會,在朗讀文本的時候也容易遇到問題,讀不懂文章主題思想,把握不住作者的情感情緒。很多時候學生朗讀課文,感覺生澀、乏味、毫無樂趣,就是因為學生本身對文本內容缺乏真切的認識和體會。通過創設場景的方式,讓學生身臨其境,融情于景,就是要彌補學生在認知和生活經驗上的不足,讓學生學會如何調動自己的情感。這需要教師擁有良好的情境創設能力,帶動學生去感受情景。
比如在學習課文《獵人海力布》的時候,這是一篇故事性很強的文章,課文描述了海力布救下小白蛇,并和小白蛇之間發生的奇幻故事。對于缺乏想象力的孩子來說,要融入故事情景并不是很容易。對此,教師就可以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繪聲繪色地描述出一個生動神奇的科幻世界,讓大家產生更真切的體驗。我首先在課前搜集了一些關于海洋生物、海洋場景的圖片,其中也包含《西游記》等影視劇中對龍的生動刻畫,對海底動物的生動刻畫。在這些素材的基礎上提問大家獵人海力布在海水中會遇到什么情景,讓大家產生一個思考和想象的過程。隨著大家發散思維,我把預先找到的素材圖片給學生看,讓學生的思維和素材相互印證。這樣一來,大家仿佛身臨其境,仿佛自己化身為海力布,在海洋中遭遇了稀奇古怪的動物,感受到另外一種世界。特別是看到多媒體投影儀上展示的龍的形象,孩子們也仿佛被這巨龍的身影給震撼到了。接著請大家想象,當這巨龍站在面前的時候,海力布的內心會不會特別震驚,特別害怕,讓學生嘗試去分析海力布的心理活動和情緒波動。在這樣一種聲情并茂的講述和情景構建中,同學們對這個故事充滿了奇特的想象,更是躍躍欲試,想要通過朗讀課文來表達自己的情緒和想象。在這一系列情景的鋪墊下,學生朗讀課文中的內容,在讀到小白蛇叮囑海力布聽到什么話都不要跟別人說的時候,學生的情緒表達顯得非常生動,就好像學生成了這條小蛇的化身。而在讀到課文中海力布急切地告訴大家事情的原委,讓大家相信他,趕緊離開居住地的時候,有的學生在語言表達上也顯示出一種急躁迫切的情緒,讓海力布那種迫切希望大家信賴他,趕緊逃走的情緒展現得淋漓盡致。
其實創設情景的過程就是一個讓學生融入文章內容的過程,是一個消除學生認知短板的閱讀體驗過程。通過對場景的創設,學生的情緒才能跟隨文章的故事情節起伏波動,或者高興,或者振奮,或者沮喪,或者煩悶,種種情緒的演繹讓文章的朗讀更加生動感人,也為語文朗讀教學帶來了很好的氛圍體驗。
二、通過信息技術輔助的朗讀學習活動
朗讀是有技巧的,這種技巧可能需要學生進行大量的訓練才能掌握。但我認為,一味地讓學生自己去探索總結是不夠的,他們的文化藝術修養不高,學習進步的進度可能會很慢。因此,我會適當地給學生分享一些比較出色的朗讀案例,或者分享一些與朗讀有關的公開課等,讓學生學習,從而獲得更好的學習體會。利用便利的互聯網,找到一些高質量的朗讀視頻材料并不困難,從唐詩宋詞到著名散文,從古代文言文到現代詩,朗讀朗誦的優秀作品數不勝數。教師適當采集一些素材給學生借鑒,并把資料分享到班級群,讓家長跟孩子在家里一起朗讀,這是一種非常好的朗讀教學方式。通過優化利用教學資源,開展配樂朗誦等創新形式,學生的朗讀素養也會有很好的進步,這是在信息技術支持下進行的有效拓展。
記得在朗讀王昌齡的《從軍行》的時候,我選擇了中國傳統音樂《十面埋伏》作為背景音樂烘托氣氛。在這首曲子扣人心弦的節奏中,大家仿佛感受到了大戰將起的緊張氣氛。我還給學生觀看了電視劇《精忠岳飛》《三國演義》等電視劇中關于行軍打仗的片段給學生看。通過這樣的方式,給大家營造一個比較逼真生動的戰爭場景,讓大家沉浸在場景中感受戰爭的激昂壯烈,并將這種感情融入對詩歌的朗誦中。可以看到,在這樣的聲光電技術綜合呈現下,更容易調動學生的情感情緒,在朗讀中更容易產生真情實感。基于學生的情感共鳴上去解讀這首詩歌的思想內涵,傳達一種愛國主義情懷,這樣更容易被學生接受。
結論:
綜上所述,朗讀教學在語文教學過程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推動每位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此,教學中,教師要重視朗讀教學,挖掘朗讀教學背后的內涵,著重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同時,教師要結合當前教學現狀,不斷反思、不斷總結,分析造成當前問題的原因,結合教學內容與學生實際學習情況,總結相應的教學策略,激發學生朗興趣,營造有趣的朗讀氛圍,使得學生主動地參與朗讀教學中,打造高效的朗讀課堂。
參考文獻:
[1]鄒相榮.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方法探析[C]//2019年中小學素質教育創新研究大會論文集,2019:227-228.
[2]汪娟.小學中高年級學生朗讀能力退化現象的研究與分析[J].教育實踐與研究(小學版),2010(01).
[3]商小豐.小學高年級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中提高學生朗讀能力的有效方法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9(36):78-79.
[4]張麗.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策略研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