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進平
摘要:閱讀理解是初中英語學習不可或缺的關鍵能力,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學生英語學習的深度與廣度。初中作為英語學習重要的轉折時期,將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置于教學首位,是提升教學效果,實現學生英語素養快速提升的重要舉措。現結合教學實際,分析初中生英語閱讀理解障礙,并提出針對性的閱讀教學引導策略,以期促進學生英語閱讀理解能力的本質提升。
關鍵詞:初中英語;閱讀教學;閱讀理解能力
英語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語言學科,所涉及到的知識點較為繁雜且覆蓋廣泛,加上英語作為第二語言與學生的日常交際用語存在明顯的差異性,這就導致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對于知識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在閱讀教學過程中,這一薄弱點尤為突出。閱讀理解能力差強人意是初中英語所面臨的作為嚴俊的教學問題。在傳統教學模式之下,是教師試圖通過海量的閱讀以及死記硬背等方式,快速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但是收效甚微,教學呈現低效狀態。基于此立足英語學習規律,分析學生閱讀理解障礙到關鍵點,探索更為高效的閱讀教學方式是教師的當前要務。
1初中英語閱讀理解存在的障礙分析
據教學實踐觀察可以得知,現階段初中學生英語閱讀理解所面臨的障礙,大致分為知識性與非知識性兩大類。第一,從知識性角度而言,主要源自于詞匯儲備量薄弱以及語法知識理解不夠到位等問題。在詞匯儲備方面,詞匯可謂是英語學習的基礎,也是英語學習最為枯燥的環節。死記硬背式的詞匯記憶方式使學生對于該認知模塊存在或多或少的抵觸情緒,學習效果欠佳。不僅詞匯量儲備不夠豐富,在閱讀過程中面臨的生僻詞匯過多,與此同時學生欠缺必要的猜詞能力,進而影響文章語義的準確理解。在語法方面,作為初中英語教學的重難點,但是受到漢語式思維的影響,一些學生難以捕捉英語語法的本質精髓,語句解析能力存在明顯的局限性。第二,從非知識性角度而言,主要集中在學生閱讀習慣與學科特性方面。為第二語言,與學生日常接觸的語言形式存在明顯的差異性,加上初中學生英語知識儲備的薄弱性,難以深入的理解語言的本質內涵。此外,初中學生對于英語學科的重要價值并未建立全面深刻的認知,學習目標維度過于狹窄,導致學生對于閱讀缺乏持久、穩定、積極的動機支持。在學習過程中未能做到全身心投入,閱讀習慣欠佳,對于工具書與教師的理解依賴性較強,缺乏獨立閱讀以及思考的能力。
2初中英語提升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策略
2.1豐富詞匯儲備,奠定閱讀理解基礎
對于初中學生而言,提升英語閱讀能力需要從詞匯著手,通過采取科學有效的詞匯記憶方式,豐富詞匯儲備量為閱讀活動的高效開展奠定基礎。因此,教師應立足學生認知情況,采取多元化的詞匯教學方式幫助學生消除抵觸情緒,能夠以積極的心態投入到詞匯學習。以Is this your pencil?教學為例,本單元的教學主題是讓學生能夠識別物品屬性,所涉及到的單詞大多與學生的日常學習相關,如pencil、book、eraser、box、 Schoolbag。讓學生能夠理解并靈活運用名詞性物主代詞,如mine yours he is hers。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轉變單一的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各各教學形式的鮮活優勢。首先,機械記憶是學生最為常見也是常用于學習活動之中的單詞記憶方式,教師可以配合反復的聽說模仿等訓練,充分發揮學生的瞬時記憶能力,強化機械記憶。其次,教師向學生滲透科學的現代化單詞記憶方法,如自然拼讀。組織學生通過觀察總結單詞的發音規律,立足英語的自然屬性完成在理解中記憶,提升學習效果。促使學生借助高效的單詞記憶方法嘗試進行單詞的合理推斷,以提升學生的猜詞能力。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注重詞匯的歸納與積累,以達到豐富詞匯儲備量的目的。
2.2滲透閱讀技巧,提升閱讀理解能力
初中英語閱讀作為一項技能性知識模塊,除了夯實的基礎知識以外,還依賴于一定的方法。因此,教師應秉持授人以漁的教育理念,在教學過程中著重于學生閱讀過程的指導,向學生傳遞高效的閱讀技巧,促進閱讀理解能力的快速提升。以“How do you get to school?”教學為例,此單元圍繞描述人們日常出行方式為主題展開英語知識探索,閱讀材料較為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教師可以以此為切入點,組織學生展開自主閱讀并在此過程中加強閱讀方法的指導。首先,教師引導學生采用批注式閱讀的方式,鍛煉認知信息的能力,能夠在閱讀過程中快速的了解語篇大意,提煉關鍵信息。教師為學生設計5分鐘左右的自主閱讀時間,讓學生總結課文主體內容,并標注出閱讀過程中的生僻詞匯以及疑難語句。通過限時閱讀訓練鍛煉學生的閱讀速度,促使學生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快速的獲取有效信息。其次,教師引導學生帶著問題展開課文閱讀。通過指向性的閱讀,讓學生能夠借助關鍵詞以及關鍵句對陌生詞句進行推測,借助問題理清閱讀材料主體結構。通過針對性的閱讀技巧訓練,讓學生適得其反,能夠做到讀有所感,讀有所獲,實現閱讀理解能力的逐步提升。
2.3拓展閱讀思維,深化閱讀理解層次
閱讀思維是決定學生閱讀理解深度的重要因素,教師應擺脫知識本位的閱讀教學方式,關注學生英語思維的培養與拓展,引導學生以英語視角分析與解讀閱讀材料,以此擺脫翻譯式的閱讀習慣,能夠深層次的理解閱讀材料的深層寓意。以“I’m going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教學為例,此單元教學重難點在于讓學生能夠運用 be going to和want to be結構談論自己理想的職業。教師以交流對話的方式引出閱讀主題,如 how many jobs do you know?以及what do you want to be when you grow up?通過對話交流引出關于職業的單詞以及重點句式,激活學生的英語思維,為課文閱讀奠定基礎。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采取讀寫結合的教學方式,讓學生閱讀課文并體會文中所展現的語句結構及詞語用法。以仿寫的方式,以 my dream job為主題寫一篇小短文。讓學生對于閱讀材料的理解不僅停留于知識與語法層面,而是結合自我思想,能夠運用英語知識清晰的表達自我觀點。同時,通過仿寫鍛煉學生對于課文脈絡結構的精準把握,激發學生的多文化意識形態,學會以英語思維解讀文本材料,深化閱讀理解層次。
結束語:
總而言之,閱讀是初中英語教學的重中之重,而閱讀理解是學生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教師應堅持以學生為中心,關注學生的英語學習需求,遵循英語語言學習規律,加強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針對性訓練。以培養學生的知識整合與轉化能力,能夠在閱讀過程中快速提煉關鍵信息,促進閱讀理解能力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宏宇.關于如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研究[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1(09):117-118.
[2]陳雪靜.提高初中英語閱讀理解水平的策略探析[J].讀寫算,2020(36):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