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給高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適應新時代教學工作的要求,提高教學的質量,各高中學校紛紛開始開發和運用校本課程,借助校本課程來豐富教學內容,為進一步落實學科核心素養提供新途徑。因此,生物學科也需要積極地建設生物校本課程,結合生物學科特色,建設符合生物核心素質教育目標的校本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生物學科,作為一個理論性和實踐性較強的學科,不僅需要加強對學生的生物知識教學,還需要提高學生的生物實踐能力。通過校本課程,能夠以某一個主題、知識為基礎,設計實踐活動,讓學生在這個過程里獲得綜合素養鍛煉,提高教學的效果?;诖?,文章選擇以生物校本課程為角度展開探究,提出高中生物校本課程的開發和運用方案,并且給出一些提高校本課程教學效果的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生物;校本課程;開發與運用;生物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918(2022)17-0135-04
校本課程,是對學校課程的完善、對教學的補充,通過校本課程,能夠打破課堂的限制,讓學生在課后時間有更加豐富的學習活動,從中獲得綜合素質鍛煉。因此,校本課程是學校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對生物學科而言,學校和教師需要依據生物學科的特點以及高中生物的教學內容,設計更加多元化的校本課程體系和校本課程內容,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但是,當前高中生物校本課程開發中存在著很多方面的問題,為此,筆者結合多年的校本課程實踐經驗,針對高中生物校本課程的開發提出一些粗淺的意見,希望能夠助力高中生物校本課程的開發和建設,增強生物教學的效果。
一、 高中生物校本課程開發中存在的問題
(一)校本課程概念模糊
高中生物教師是開發校本課程中的一個重要執行者、組織者和實施者,通過學校和教師共同的配合和實踐,才能夠有效地落實校本課程的開發和運用,增強生物校本課程的建設效果。但是,通過筆者地調研發現,當前大多數高中生物教師對開發校本課程的理解存在著很多的偏差。一些教師一味地重視學生的高考,將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生物理論教學上,沒有認真地參與到校本課程的建設和開發中,并且不會鼓勵和引導學生積極地對待和參與生物校本課程,導致校本課程的建設只停留在表面,沒有讓學生真正地參與到其中。除此之外,即使有部分生物教師能夠認識到校本課程的重要性,但是在校本課程建設中也存在錯誤的觀念。如部分教師認為開發校本課程,只需要關注到學生的興趣,建設更多能夠激發學生興趣的課程內容,導致學生無法從校本課程中獲得真正的知識提升和能力鍛煉。再如,有部分教師認為開發校本課程是學校的事情,和自己的生物教學無關,導致生物校本課程和生物課堂脫離,沒有為生物教學帶來幫助。
(二)課程資源沒有得到充分開發
生物校本課程的開發需要根據校情結合地域整合多方面的資源,讓教師、學校、家長、社會等多方參與到其中,才能夠構建高質量的校本課程體系。但是,當前很多高中學校對生物校本課程的開發不夠重視,很少投入過多的資源到校本課程開發中,導致校本課程資源大量流失,課程實施的效果一直不盡如人意。除此之外,有的學校校本課程的資源整合能力較差,所投入的資源不夠精準、有效,僅僅依靠學校單方面的力量,沒有充分地發揮出家長、社會等多方資源的價值和作用。如學校無法結合當地的科技館、植物館、科研基地等社會資源進行校本課程建設,學校沒有讓家長參與到校本課程中等,整體的資源利用率較低。
(三)缺乏激勵機制
學校需要在生物校本課程建設中融入科學、完善的激勵機制,不僅是對教師,還需要對學生、家長等多方進行激勵,這樣才能夠促進多方積極地參與到生物校本課程中,增強生物校本課程的開發效果。但是,通過筆者的調研發現,當前大多數高中學校在建設生物校本課程的時候,沒有制定對應的獎勵機制,導致很多學校的教師沒有參與生物校本課程開發的激情。在這樣的環境下,很多教師都把生物校本課程的開發和建設當成是一種工作任務,認為給自己增添了大量的工作壓力,打擊了生物教師參與生物校本課程的積極性,對生物校本課程的開發質量帶來很大的影響。此外,學校對學生在生物校本課程中的表現也沒有踐行一定的評價和激勵,導致學生的積極性也逐漸被磨滅。
(四)容易走向興趣主義
開發生物校本課程,是為了滿足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輔助生物教學,讓學生在校本課程中得到實踐和鍛煉,加強對課堂理論知識的吸收、理解和運用,以此來達到生物教學的目標。因此,學校在開發和建設生物校本課程的時候,需要認識到開發生物校本課程的主要目標,以此為基礎建設校本課程。但是,一些學校將重點放在了如何激發學生的興趣,一味地開發趣味性較強的生物校本課程內容和活動,希望能夠以此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在這樣的情況下,一些學校所開發的生物校本課程失去了其教育價值,成為一個簡單的課外活動,也和生物教學相脫離,讓生物校本課程慢慢地成為一種形式。
(五)評價方法不明確
評價,同樣是生物校本課程中的一個重要內容,通過有效的評價,能夠讓教師認識到生物校本課程中存在的問題,也能夠幫助學生掌握生物校本課程學習過程中的不足,從而不斷地優化校本課程的體系、內容。因此,學校需要重視生物校本課程的評價環節。但是筆者在調研中發現,多數學校都沒有設計校本課程中的評價環節,都將重點放在了課程的開發和實施中。即使部分學校有進行校本課程評價,所評價的方法也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學校所設計的評價內容過于模糊,評價也缺乏實踐性,僅僅對學生的實踐結果進行評價,沒有關注到學生校本課程的學習過程,這樣的評價缺乏激勵性、真實性和全面性,失去了評價最初的價值和意義,讓評價成為一種形式。
二、 高中生物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
(一)生物校本課程的開發
生物校本課程的開發,需要對課程的實施過程、課程的實施情境、課程的實踐環節進行精心的設計,針對生物校本課程的主要工作,可以將校本課程的開發環節分為以下幾個步驟:分析課程開發實施的具體情境、擬定課程大綱、確定教學目標、撰寫課程方案等。B5EAC111-B8BE-4059-BED6-264E46C4AFD5
1. 分析課程實施情境
本次課程主要以《常見植物的種植》探究為主題,主要需要考慮到的日后課程實施情境。在分析情境的時候,需要從教師、學生、學校等多個方面分析,從而更好地設計校本課程。同時,課程實施情境分析的環節,學校還需要對學生的發展需求、家長的期望、生物教學的內容進行分析,對現有的資源進行整合。綜上,本次高中生物校本課程的情境分析,主要包括學生課程需求分析、課程資源分析以及教師素質分析三個方面。首先,對學生的需求進行分析,調研本校學生的興趣愛好、生物技能、學習能力等。了解學生的情況,根據調查的結果發現,有92%的學生表示對生物校本課程有很強的興趣,其中有63%的學生表示希望能夠暫停一些戶外生物實踐探究活動。其次,對校本課程的資源進行分析。筆者發現,本校周邊具有良好的生物實踐環境,附近有一塊荒地可以進行植物種植,當地有植物種植研究基地。最后,對教師的情況進行分析,發現本校教師在生物校本課程教學能力上存在著一些問題。因此,學校需要加強對教師校本課程教學能力的培訓。
2. 明確課程開發目標
本次以《常見植物的種植》研究主題的生物校本課程,主要的課程實施目標分為以下幾點:
第一,希望通過本次校本課程,豐富學校的課程內容,建設特色化課程體系,助力學校特色化發展。
第二,通過本次校本課程,希望能夠為生物教學助力,增強生物教學的效果,讓學生在生物校本課程中了解更多與植物有關的生物知識,如影響植物生命活動的因素、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原理的應用、根對水和無機鹽的吸收等。
第三,借助本次生物校本課程,希望能夠提高學生的生物實踐探究能力,讓學生在校本課程實踐中獲得更多綜合素質發展。
3. 撰寫校本課程方案
結合本次生物校本課程的情境、目標,課題組在前期制定的生物校本課程的基礎上擬定出校本課程方案。其中包括了課程的內容、課程的組織形式、課程的對象、課程的活動安排等。
第一,在課程內容選擇方面。本次生物校本課程,學校選擇了以《常見植物的種植》作為生物校本課程研究的主要領域,以及植物的范疇設計對應的教學內容,包括植物的保護、農業科學等。
第二,課程的組織形式。本次生物校本課程,主要以各個班級的生物教師作為主要的組織者,班主任和年段長作為協助、監督、統籌人員。在課程實踐中,以班級形式組織,每個班級中可以分為不同的小組作為實踐主體。
第三,校本課程的對象。本次校本課程的對象主要為高一、高二學生。
第四,課程的活動安排。本次生物校本課程的活動主要包括“白菜的種植”“月季的無性生殖”“藍莓的種植”等,每個小組可以選擇自己所喜歡的活動作為小組實踐的內容。
(二)生物校本課程的實施
第一,明確校本課程的教學內容。針對本次生物校本課程的項目,主要涉及的教學內容包括《生物多樣性及其保護》《植物的組織培養技術》等,具體報告常見植物的種植技術、常見植物的作用和特點、各生物拓展實驗的原理和過程、植物鑒別方法和拍攝技術、植物保護等價值和情感態度,希望學生結合這些知識點完成本次生物校本課程實踐。
第二,選擇教學的對象。本次課程所選擇的對象主要有高一、高二兩個年段的學生。
第三,設計校本課程的課時。本次課時總共設為18個學時,課程定在每周三下午第四節。
第四,實施教學活動。生物教師對學生進行分組,讓學生選擇自己所參與的種植活動,教授學生實踐的方法、過程、注意事項以及儀器的一些使用規則。并且讓學生自行制定本次校本課程實踐方案和思路。
(三)生物校本課程的評價
1. 學生的評價
在本次校本課程中,學生作為一個重要的主體,因此學校也十分重視學生的自我評價。在完成每個課時的課程后,學校都要求教師進行自我評價,對當天的校本課程情況進行總結,課題組根據實踐中存在的問題通過小組討論后達成一致意見制定進一步的解決方案。同時,在完成整個校本課程后,學校也要求學生進行自我總結評價,對本次校本課程進行系統性的總結。
除了學生自我評價,對學生的評價還分成了課題組集體評價、家委會評價和學生小組互評三個方面,從而對學生的本次校本課程進行全面地評價。
學生的評價標準包括平時考核、綜合評定兩個方面,平時考核包括出勤情況、課程參與態度、作業情況,占據總評價的60%。綜合評價包括學生最后植物種植的情況、對植物知識的掌握情況,占據40%。由學校代表、教師和其他小組成員共同打分,將其分為優、良、合格三個等級。
2. 教師的評價
教師的評價也分為教師自評、學生滿意率測評以及學校課題組的集體評價三個方面。通過教師評價,幫助教師了解自己本次生物校本課程的表現,對自己的教學進行系統性的總結,為其日后的發展帶來幫助。
三、 高中生物校本課程的開發建議
(一)挖掘開發資源,提升校本課程豐富性
整合校本課程資源,能夠打破教學中的限制,給校本課程教學帶來更多的可能性,從而達到校本課程教學的效果。所謂的校本課程資源,指的是對課程、教學、學習有利的一切的資源,包括人力資源、物質資源等,如教師、家長、社會、校內外場地、器材設備等,這些都是資源。學校需要注重對這些資源進行整合,給校本課程融入更多的活力。但是,通過上文的分析可以發現,當前大多數高中學校在開發校本生物課程的時候,常常只是整合了學校的資源,在學校建設生物校本課程教室、購買一些生物實驗所需要的器材,這樣的資源往往不夠。那么,如何才能夠整合多方資源,給校本課程融入更多可能性呢?首先,學校需要整合理論資源,建設校園官方網站,網站上設置“生物校本課程”的相關內容,上傳和整合更多資源,讓教師、學生都在網站上下載資源、閱讀和學習資源、收集資源等,給生物校本課程帶來幫助。其次,學校需要結合當地的自然資源,將校本課程融入課外實踐中,如考察學校附近的環境,選擇合適的地區作為植物種植的場地,學??梢院彤數氐娜藛T合作,每個季度租用場地給學生進行種植實踐;學校還可以和當地的植物保護相關部門進行合作,一起開發本次生物校本課程。B5EAC111-B8BE-4059-BED6-264E46C4AFD5
(二)加強教師培訓,加強學校師資力量
教師是校本課程開發中的一個重要角色,也對校本課程實施效果起著決定性的影響作用。因此,生物教師的教學能力、校本課程實施能力等綜合素養,對生物校本課程建設效果同樣有著重要影響。教師需要善于結合生物學科的特點,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思考生物校本課程如何開發、實施和評價,在校本課程開發實踐中和學生打成一片,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明確校本課程開發的方向、目標和方案,為校本課程建設助力。為了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學校需要不斷地落實對高中生物教師的培訓和指導,讓教師能夠保持學習進取的心態,促進教師職業發展,給教師提供更多校本課程建設和教學的指導與培訓,在教師遇到教學問題的時候,及時地給予幫助和解決。教師自身也需要保持學習的心態,不能夠局限于學科內的知識,更要打破教學的限制,不斷地拓展自己的多元技能,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質、知識素質和行動研究素質。
(三)完善校本課程評價,不斷改善校本課程
通過上文的分析可以發現,評價在校本課程開發中非常重要,是對整個校本課程進行總結的重要環節,這個步驟不可缺少。但是,當前我國高中院校在建設校本課程的時候,對評價環節沒有進行完善和落實,導致評價一直是校本課程里薄弱的地方。那么,如何才能夠提高校本課程的評價信度,讓評價真正地服務于教學呢?筆者提出了以下幾點的思路:首先,學校需要制定評價的標準,所制定的標準需要盡可能完善,不能夠只對校本課程的實施結果進行評價,重要的是對過程中的各個因素、各個環節進行評價;其次,學校需要明確評價的目標,在制定目標的時候,可以結合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確立不同的評價目標,這樣的目標更加符合每個學生的發展需求,對學生有更好的參考價值;最后,學校需要豐富評價的主體,如讓學生、家長、其他學科教師等多主體都參與到評價中,給出更多可參考的意見,讓評價盡可能科學、全面、真實。在對評價進行規劃之后,學校還需要將評價落實到校本課程中,不能夠僅僅在最后結尾時進行評價,而是需要引導教師和學生對每個課時、每次活動、每個項目都進行評價,才能夠讓學生及時調整、優化,提高校本課程接下來的實施效果??傊?,學校需要完善校本課程中的評價環節,借助評價輔助校本課程的建設和發展,讓校本課程能夠更加完善,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真正地服務于生物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四、 結語
綜上所述,校本課程是高中教學中重要的形式之一,在開展生物教學時,學校也需要結合生物學科構建生物校本課程,以此來豐富校園課程內容,提高生物學習的趣味。在具體的校本課程建設中,需要從開發、實施和評價環節落實,以此來提高生物校本課程的質量。
參考文獻:
[1]李立環.略談高中生物校本課程資源的開發與研究策略[J].考試周刊,2019(79):140-141.
[2]陳麗.分析高中生物校本課程開發中知識選擇的困境及突破[J].科學咨詢,2019(44):32.
[3]姜玉濤.高中生物校本課程開發中知識選擇的困境及突破[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8,34(9):25-27.
[4]趙志兵.高中生物校本課程內容的設計原則[J].新智慧,2019(1):53.
[5]鄒文達.淺談提升核心素養下的高中生物校本課程開發與實踐研究[J].軟件(電子版),2019(11):192.
[6]王金盤.基于社區的高中生物校本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個案分析[J].讀與寫,2019,16(3):192.
作者簡介:陳鋒(1976~),男,漢族,福建閩侯人,福建省閩侯縣第二中學,研究方向:教育教學。B5EAC111-B8BE-4059-BED6-264E46C4AFD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