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東
摘 要:為全面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學校德育工作必須進行創新改革,必然要建立一套與新課程標準和綜合素質評價相適應的管理及評價體系。構建以綜合素質評價為引領的德育管理及評價體系,客觀記錄學生成長過程,引導學生自我探索、自我完善,形成正確的思想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關鍵詞:立德樹人;綜合素質評價;德育管理
普通高中新課程標準自2018年全面實施以來,與之相配套的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實施辦法也相繼出臺。這是全面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根本體現。作為立德樹人最為重要的一環,必然要建立一套與新課程標準和綜合素質評價相適應的管理體系。
一、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在德育管理中的意義。
“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是對學生全面發展狀況的觀察、記錄、分析,是發現和培育學生良好個性的重要手段,是深入推進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制度。” [1]其實施為學校德育管理工作提供德育規范。學生的全面發展是一個動態和持續的過程,綜合素質評價的主要任務就是客觀記錄學生成長過程,充分體現了學校育人、學生成人的全過程。
一直以來,學校德育管理工作基本上是圍繞學校這個角度來開展,主要體現在老師如何實施、如何評價,而社會和學生自己的參與度實際上是很低的。這也是德育管理工作質量未能有效提高的根本原因。但德育絕對不是學校一方的獨角戲,而是應該綜合社會、家庭和學生自我等多方面的力量來開展德育工作,讓他們都參與進來,才能促進社會和家庭形成正確的育人觀,才能為基礎教育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才能有效完成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二、依據綜合素質評價,構建完善的德育管理與評價體系。
《廣東省教育廳關于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實施辦法(修訂)》明確指出,評價內容包括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和社會實踐。顯然,在綜合素質評價中,德育是評價的核心內容,與德育相關的評價內容占比非常大。如何把這些評價內容具體落實到學校日常德育工作中去,是學校德育管理體系構建的關鍵。
1.依據綜合素質評價的實施辦法,完善管理程序、細化管理目標。學校首先應組織全體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德育管理部門和班主任,認真學習綜合素質評價的實施辦法,準確理解其內涵,把握評價的核心精神,為將來的具體落實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在深入學習的基礎上,德育管理部門組織全體班主任參與制訂德育管理章程,完善評價體制和方案。
2.建立學生德育評價紙質個人檔案。在信息化時代,學生評價檔案基本上都已數字化了,紙質檔案很多都已消失或者簡化。評價檔案數字化給我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讓學生的獲得感降低了,甚至為學生提交虛假的信息提供了便利。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實行紙質檔案與數字化檔案并行的管理方案。每個學生從入學開始就建立一個紙質檔案,檔案的設計與數字檔案基本相同,但更為具體、細化。學生進入學校的第一天,我們就要讓他們明白要在檔案中記錄的內容,比如在“思想品德”方面,重點記錄學生參與黨團活動、集體活動、社團活動、公益勞動和志愿服務等活動。學生只要參與了這些活動,就要及時到班主任處記錄在紙質檔案中,并提供參與活動的證明材料,在班上及時公示。如學生在疫情防控期間,參加了村委組織的疫情防控志愿活動,學生可以提供村委證明、參與活動圖片的等佐證材料,一并放入紙質檔案。當然,如果學生嚴重違紀,如校園欺凌,也應該把具體內容和佐證材料一并記錄在檔案中。等到一個學期結束,我們就以此為基準,把評價內容數字化,上傳到評價系統中去。
德育紙質檔案對學生成長的引領作用是非常明顯的。學生在德育紙質檔案中,更能真實地感受到自己的成長歷程,明確新時代青少年什么是該為、什么是不該為的。紙質檔案也為后面的班主任、老師了解學生提供了最為真實的材料。由于這些寫實材料能夠被及時公布,也能更好地保證記錄的真實性。
3.校內、校外結合,為學生提供德育平臺。學校要豐富校園文化活動,定期舉辦校園文化藝術節、運動會、社團活動等集體活動。我們也要鼓勵學生走進社會,參與社會公益勞動、社區服務及志愿活動。比如參加社區清明節宣傳森林防火知識,為弱勢人群提供無償幫助等,讓學生在社會實踐中培養良好的道德素養,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學校根據各班的德育檔案記錄,定期評選“道德之星”、“最美志愿者”、“社團積極分子”、“文明宿舍”、“文明班級”,樹立德育標桿。
4.自我評價、教師評價、社會評價三位一體,打造合理的評價體系。在綜合素質評價中,學生自我評價被重點提出,改變了以往只重視教師評價的單一評價現狀。這顯然是強調了學生的主體意識。我們不但要看教師如何評價一個學生,也要傾聽學生對自我的認知。學生在自我評價中,他會去審視自己一個學期來得失,能站在更高的角度來看自己的過去,從而為自己的將來做出更好的規劃。德育的過程既要求個人的內在自我修養和覺悟,又需要外在的約束和規范。社會風尚、社會輿論或者人際關系,無時無處不潛移默化地滲透著德育的內容,是德育最好的教科書。[2]德育評價必須引入社會評價,并通過社會評價引導學生參與社會實踐。
三、以綜合素質評價為核心構建的德育管理體系在實施中的效果。
從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以來,我們就把構建以綜合素質評價為核心的德育管理體系作為改革創新德育工作的重點,由約束型管理向關懷型管理轉變,以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及未來發展為基點,[3]取得較為顯著的效果。
以綜合素質評價為核心構建的德育管理體系有效地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學生在走進校門的那一刻起,我們就把“該成為一個怎么樣的人”這一問題拋給學生,并通過我們制定的德育管理實施方案引導其深入思考,去追尋問題的答案。在教師引導下的學生自我探索、自我完善,正是學生正確的思想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形成過程。德育工作擺脫了抽象的范疇,變得更為真實具體。
新課程標準改革是歷次教育改革中最具前瞻性的、全方位的改革。本次改革突出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這也是德育工作的根本任務。學校德育管理必須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積極配合完成好新課程改革任務,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德育脫離學生的問題。
參考文獻
[1] 廣東省教育廳.廣東省教育廳關于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實施辦法(修訂). http://edu.gd.gov.cn//gkmlpt/content/2/2104/post_2104327.html#1621,2018
[2] 劉驍.知行統一,道德踐行[C].周鳳林主編.學校德育頂層設計實踐案例.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出,2018:79-80
[3] 班建武.校長如何抓德育[M].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