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清瓊 汪健
摘 要:初中生正處于人生的叛逆期,雖然這一時期的學生自我意識更為突出,強調自我主觀能動性的發揮,但是由于受到年齡限制,他們還不具備完整、正確的人生價值觀,這就需要班主任發揮積極的引領作用,通過德育課堂幫助學生樹立完整、正確的人生觀念。然而,傳統的德育課堂由于教學方法單一等弊端難以滿足當前學生心理發展的需求。因此,在教學實踐中初中班主任將積極心理學引入德育課堂,發揮了良好的作用。
關鍵詞:德育工作;初中班主任;心理學應用
一、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現存問題
中學生德育教育是班主任不可忽視的重要問題。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這一時期的學生自主意識更強,他們精力充沛、思維敏捷,然而也具有好勝心強、容易沖動的特點。初中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會產生一系列的心理變化,需要班主任做好正確的引領,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德育課堂是班主任對學生進行價值觀教育的主要陣地,班主任利用好德育課堂對學生來說尤為重要。
在當前的中學德育課堂中,不可避免地出現了一些列問題,導致學生的德育教育難以順利進行。這些問題主要表現為:首先,德育課程被占用現象嚴重。受到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教師深感課堂時間不夠用,因此,紛紛占用不計入考試成績的德育課程的教學時間,導致學生在德育方面的學習時間較少。其次,德育教學方法單一。在倡導素質教育的今天,教學方法也實現了多元化,然而當前不少中學的德育課程教學方法仍舊為傳統的教師灌輸式,學生的主動性受到嚴重制約,并且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時,教師更多的是使用批評教育的方法,對于本就心理敏感的初中生來說,這一德育課程的作用并未凸顯。
二、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滲透心理學重要性
初中生的大部分生活都是在校園中度過的,在校園中的大部分生活又是以班 級為單位的,班主任作為學生日常學習和生活的管理者,承擔著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職責。因此,班主任在初中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中起主導作用。首先,中學生正處于人生價值觀培養的重要時期,這一時期的學生有了更強的自我意識,然而他們的人生價值觀還未完全建立,因此,需要班主任進行引領和培養,如果學生在這一時期形成良好的心態以及健康的心理,會使他們終生受益。其次,相對于其他任課老師來說,班主任和學生之間的聯系與接觸更為密切,其言行舉止對中學生來說影響更大,班主任的良好品德也會在不自覺中形成對班級學生的品德教育。
三、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積極心理學應用策略
(一)培養學生參與競爭意識
積極健康的學習環境是學生成長和進步的關鍵,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教師要努力做到以下幾點,在工作中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參與和競爭意識,減少學生對其他人的依賴心理,能夠自覺主動地加入到教學中,不被動地接受知識,積極主動地吸收知識和經驗等[1]。自己在生活和學習中發現問題,并針對問題進行答案的積極搜索和尋找,教師做好引導者和指引者。在課上,教師要運用正面的語言積極鼓勵學生大膽表達自己的觀點,不同意見的學生可以自由辯論和反對,提升學習課堂氛圍,在此過程中能夠提升學生自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能力,還能增強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二)采取民主化管理形式
班主任在工作中要進行民主管理形式,經常和學生互動,增減師生間的友誼,拉近師生間的距離,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使得學生班主任產生好感,放下畏懼心理[2]。在實際工作中,班主任要鼓勵學生,在交流時,要友善地和學生交談,避免和學生之間產生不愉快,解決學生心理上的困惑,將班級管理轉交給學生進行,使得學生能夠在管理中充分發揮自我,體驗合理管理帶來的樂趣,增強學生自身的信心,促進學生未來發展。在交流環節中,教師要懂得換位思考,經常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和分析問題,避免在學生面前談及學生敏感的話題,面帶微笑、溫柔話語、和藹地對待學生,用積極正向的情緒帶動學生,為學生構建團結和諧的教學氛圍。
(三)有效挖掘學生積極性
積極心理學主要以人本性為基礎進行,對所有學生都充滿信心和期待,挖掘學生身上內在潛能和力量。使用積極心理學挖掘學生品質,提升學生自我控制能力,班主任在工作中要信任學生,適當放手給予學生自我管理的機會,充分發揮學生自身的積極性[3]。
比如:在班級打掃衛生時,教師要為學生取一些名稱,負責擦門的取名為門長,掃地的叫做地面經理等,通過這些名字打動學生,使得學生自覺主動承擔班級衛生工作,在班級工作中,班主任要時常換一種做法和思路,那么獲得的效果 會更好。教師要用善待的眼光看學生,挖掘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在學生犯錯誤的時候,使用積極語言感染學生,不要嚇唬、批評、訓斥學生,那樣會導致學生對教師產生反感,所以,教師要懂得管理,有效使用積極心理學進行工作,提升班級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拉近和學生之間的距離,提升師生友好相處關系,用自身的正能量和積極正向性感染學生,提升學生綜合能力和優良品質。
(四)架起家校溝通的橋梁
家庭教育是學生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做好家校溝通,可以有效避免學生很 多心理問題的出現。在教學中,我除了利用家長學校、開放日、家長會、微信、電話、家訪、約談等方式與家長進行溝通外,還會結合教學內容和班級活動,通過不同的方式把一些家長請到課堂上來,有時是根據教學需要給家長發邀請函,有時是家長自己寫申請參與學校教學活動,還有時是學生與家長協商來的,家長與學生、教師與學生、家長與教師之間自主設定內容、方式。班主任要架起家校溝通的橋梁,引導學生尊重理解他人,培養學生積極健康心理。
作為初中生的在校管理者,班主任具有培養學生良好心態、做好德育教育的職責,面對傳統德育教育在教育方法等方面的問題,有必要將積極心理學引入中學德育課堂。通過將積極心理學應用于初中心理活動課、班級主題活動以及班主任自我心理培養等方面,為學生展開德育教育提供了有效的措施,也取得了良好的成就,并且在培養青少年樂觀向上的情緒、態度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真正的讓學生樹立自信心,使其心理想法更加健康,綜合素質水平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劉秀蘭.探究積極心理學在中職學校德育教育中的應用[J].才智,2016(04):59.
[2]方龍珠.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積極心理學應用的研究分析[J].數碼設計,2017(06):8.
[3]葛愛春,葛昌躍.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實踐初探[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7,(12):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