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春輝 向兵
摘 要:新課改背景下,小學德育教育成為學校教育的重點內容,對班主任的教學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小學班主任要提高自己的職責意識,正確引導學生的思想觀念,促使小學生在成長過程中能有一個健康的心理。
關鍵詞:小學教育;班主任;班級管理;德育滲透
小學生德育教育工作是一項很重要的工作,但在實際開展過程中,它同樣也是一項非常難的工作。因此,教師要以身作則,從日常的班級管理工作做起,建立完善的班級管理措施,提升小學生的德育水平,最終實現德育教學的目的,促使學生養成正確的道德觀念和價值情感。
一、小學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進行德育滲透的必要性
德育主要是對學生的道德思想、行為品行等進行教育,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以及養成高尚的集體榮譽感和責任感,對學生以后的健康成長發揮著重要作用。良好的德育教育能夠引導學生學會如何尊重他人、如何正常與人交往、如何樂觀面對生活。小學階段正是學生成長發育的基礎階段,是決定學生以后能否健康發展的關鍵階段,但小學生的思想觀念和道德行為都還未完全形成,容易受到外界多種環境因素的影響。因此小學班主任要積極對其進行教育和引導,促使其養成正確的道德觀念,以及提高其道德行為水平和道德修養,并通過德育滲透,逐步提高德育教學的有效性和科學性,進而全面提升德育教學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最終實現德育教育的教學目標。
二、小學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進行德育滲透的有效措施
(一)正確認識班主任責任意識,通過學科教學滲透德育教育
一個班集體是由班主任和學生共同組成的,在班級中,學生有學生的責任,班主任有班主任的責任,班主任想要做好對小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就要正確認識到自己作為班主任的責任,主要有以下兩方面:一方面是班主任要以身作則給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模范,因為學生在學校與班主任的接觸時間比較長,所以班主任要重視自身的影響作用,在進行班級管理時,將自身模范行為和高尚思想傳遞給學生,促使學生以班主任為榜樣,約束自己的日常行為,做一個遵紀守法、愛國守法、關愛他人的合格公民,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和身心健康發展;另一方面是班主任要加強與其他科任老師的溝通和交流,與其他科任老師一起合作完成對小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從各方面提升對小學生的德育教育水平。例如,班主任要時刻關注學生其他科目的學習情況,對學生的日常學習情況進行及時觀察與總結,并與其他科任老師進行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對小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另外,針對不同的學生,班主任要從日常教學入手,根據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創新和改進德育教學方式,開展不同形式的德育教育工作,提高德育教育的效果。
(二)自主制定班級管理規則,通過班會滲透德育教育
眾所周知,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的作用不可忽視,但是班主任的工作多而雜,而且有的班主任還同時兼顧著其他學科的教學工作,一個人在有限的精力下,是沒有辦法同時做好多項工作的。因此,這就很容易造成班主任沒有剩余的時間和精力來對學生開展德育教育工作,即使能抽出時間來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工作,可能也會因為時間緊張而造成德育教育工作效率低下的問題。因此班主任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改變這種現狀,可以鼓勵學生參與到班級管理中,調動學生在德育教育工作方面的積極性,從而提高德育教育工作的效率。例如,在實際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和學生一起探討出一套班級管理措施,讓學生自己管理自己,加強學生的自治理念,并定期開展主題班會,通過開展主題班會,分析和完善班級管理自治制度,以此來促使學生自覺遵守班級管理制度,減輕班主任的管理負擔,同時避免學生的叛逆心理,達到良好的班級治理效果,從而促進學生更好的成長。
(三)塑造良好的班級文化,通過班級文化滲透德育教育
良好的班級文化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班級凝聚力,其不僅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幫助促進對班級的管理工作,還能夠幫助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以及幫助提高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促使學生養成互幫互助、團結友愛的高尚品質,所以班主任要積極打造良好的班級文化。例如,在教室的墻上粘貼一些關于團結互助、關愛他人的公益標語,或者是創辦黑板報,使學生處于良好的班級氛圍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德行觀念,使得德育教育工作能夠更好地開展。除此之外,班主任還可以開展一些優秀的課堂活動,鼓勵全班同學積極參加,尤其是那些比較內向、孤僻的學生,這類學生一般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不愛與其他人交流,通過開展課堂活動可以增進同學之間的感情,幫助這類學生更好地融入班集體中,培養學生們積極樂觀的心態,創造輕松向上的班級氛圍,激勵學生在積極向上、輕松愉悅的班集體氛圍中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
(四)提高班主任的責任意識,通過關心學生滲透德育教育
班主任是班級管理中的主導者,雖然鼓勵學生自行制定班級管理措施,積極參與班級管理工作,但在這個過程中,班主任也要給予學生一定的指導和教育,提高自己的責任意識,不能全權放任學生進行班級管理工作,也不能任由學生制定規則,尤其是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的自制力一般都比較差,很難對自己的行為有較強的約束力。例如,像上課可以出去玩、吃東西這類規定就不能通過,教師要對學生制定的這些不合適的規定進行及時糾正,并讓學生意識到它的不合理性。除此之外,班主任還要多關心學生,不只是在學習方面,還有其他各個方面,多觀察學生的情況,多與學生溝通交流,了解學生在生活中是否遇到了無法解決的困難,針對這些困難,班主任要及時了解清楚,幫助學生解決其無法解決的難題。
綜上所述,小學階段是學生養成健康人格的關鍵階段,因此班主任要重視對小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采用新的教學理念,明確自己的責任,從日常教學工作中滲透德育教育,為我國培養優秀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參考文獻
[1]王財兒.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過程中德育教育的滲透方法分析[J].考試周刊,2020(87):20-21.
[2]王曉紅.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過程中德育滲透策略初探[J].新課程,2021(34):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