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賢
摘 要:眾所周知,數學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我們。許多其他的科目都是基于數學的存在而存在。在同學學習數學的時候可以培養獨立思考等良好的品質。當學生遇到問題是時,首先選擇自己獨立思考,嘗試解決問題,同時在解決問題的時候可以發現其他問題,有利于學生的培養。所以,我們更應注重培養學生的這種能力,提高加強對初中數學的教學能力,任務重大而深遠。基于此,本篇文章對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主動提問能力的有效途徑進行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培養學生;主動提問能力;有效途徑
引言
初中數學課堂中學生發現問題、提問題的能力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師應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對新知識產生好奇心,不斷地完成自主學習,熱愛數學這門學科,在具體的學習中提出問題。問題的提出只是一個開始,在問題的引導下,教師帶領學生真正地探究問題、解決問題。提問題能力培養的途徑是多元化的,教師可在課堂和課間活動中,讓學生主動提出問題。初中數學教學環節,教師要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對每個數學問題認真地思考。
一、培養初中學生主動提問能力的必要性
在中學階段,學生的主動提問題能力十分重要。在此年齡段時間,正是培養的最佳時間,是為學生未來培養其他能力打下良好基礎。與此同時,培養學生的這種能力,能夠增強學生與老師的溝通,使雙方的聯系更加密切。因其學生處在成長階段,身心發展較快,作為作為老師如果不及時關注,則學生成長很有可能出現問題,因此,師生之間的互動尤為重要。通過這種方式,老師可以更加了解學生的思維想法,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相反,學生也可以更加了解專業知識,更能提高自己的思維方式等,可以使學生從多個角度看待問題,提高其創造力。同時,老師通過與學生的交流,可以掌握學生的對數學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可以更有針對性的開展接下來的數學課程,為以后課堂奠定基礎,形成良性循環。
二、教學現狀分析
(一)主動提問的針對性不足
在初中數學階段, 因其學生對于知識的好奇性,及對數學知識理解尚淺,所以學生關于數學知識很少能提出具有價值性的問題。但作為教師,應對學生循循善誘。首先應鼓勵學生多提問題,使學生形成主動提問的能力。同時,作為老師,我們應反思是否因其遵循保守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創造力,提問針對性不足。我們在新時代新型教學發展理念下,應與時俱進,改變固有的根深蒂固教學方法,使學生在主動提問的基礎上改變思維方式,創造出更多具有價值的問題。
(二)學生主動提問欲望激發不充分
在提問題在一環節中,學生是主角,作為老師應在教學實踐中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不能再按照舊的教學理念教學,以老師為中心,老師只管在課堂中間強行灌輸學生理論知識。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以學生為中心,由學生主導,老師為輔。但老師須同時注意,因學生學習有差異,學生水平參差不齊,有的學生對新知識的吸收理解能力不強,語言組織能力薄弱,在課堂上被動接受老師知識,缺乏主動提問的主動性。與此同時,作為老師還應需注意教學方式方法。在課堂教學應采取積極地教學方法,不要過多地對學生的提問持否定校級態度,應給予一定的積極肯定,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是形成良性互動循環。
三、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主動提問能力的有效途徑
(一)要適當激發學生提出問題的熱情和積極性
初中數學教學和替他學科教學相比是一門較為復雜的學科,會在教學時間中遇到很多問題。因為在其數學教學中,體現了一些相對較難的邏輯思維,教學實踐會相對困難抽象,難以理解。所以在學生學習掌握時,會遇到一定的阻力。在初中階段,學生會遇到很多小學沒有遇到過的公式定理,并且如果對數學缺乏興趣的引導,則對數學學習的主動性更加降低。因此,需要老師創新教學方式方法,深入淺出,提高學生對數學的積極性。這就需要老師強化方式方法,提高與學生的互動性。一問一答,在問答中學習知識。比如,在教學實踐講解題目中,針對同一問題,讓同學們集思廣益,嘗試多種解題思路,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避免同學解題思維單一性,反而是可以通過不同方法不同思路解決同一問題。
(二)巧妙設計,改變提問方法
提高學生的主動性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教學實踐中,不能只靠老師的說教來提高學生的創造性。在課堂中,應該充分給足學生創造空間及想象空間,給學生留足思考空間;同時老師作為課堂的一份子,應該設計開放性話題,不斷實踐探索,讓學生們在思考實踐中不斷探索,提出問題。同時,針對性格內向靦腆,不愿開口說話的學生應采取積極引導,采用更新穎的方式方法,引導學生不斷開放自己,能夠主動提出問題。例如,面對不愿開口表達自己想法的同學,我們可以采取通過用筆寫下來的方式,比如日記本的方式,在課堂結束后,通過在日記本上寫下自己一天的收獲和疑問,與老師先進行書面上的交流,在逐步打開心扉,勇于在課堂上邁出第一步,自主提出問題。同時,老師也可與同學進行課后一對一輔導,順便可以更加了解班內同學學習情況。最后,老師也需注意,在對于同學們提出的問題,無論問題內容是否有價值,是否值得深究,但首先都要對學生給予肯定的積極地評價,再給與自己的見解,這樣才能夠提高同學對于學習的積極性和參與度。
(三)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主動提問
在初中階段還存在不愿表達等一些內向同學,這些是由學生自身特點導致的。這些同學會在心里衡量問題,不愿表露自己的觀點,但重視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不愿受到周圍同學或者是老師的嘲笑和否定。同時,由于升入初中與小學環境變化差異,導致學生心理更加敏感。其次,面對具有難度的數學知識點,使同學容易跟不上學習進度,面對更復雜更抽象的知識點,是同學一時之間很難發現問題,從而無法提出問題。所以這就對初中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注重學生的內心活動,還應不斷創新自己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發散思維,使其更能提高對知識的理解,并且能夠一句反三,能夠更好地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
結束語
總上所述,如果學生能夠具有主動提問的能力,則能夠更好的培養其他素質能力及思維品質。同時也培養了學士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能力及對學習的積極態度。對學生的培養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孫建永.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主動提問能力的有效途徑[J].課程教育研究,2020(49):58+60.
[2]肖俊珊.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主動提問能力的有效途徑[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0(17):58-59.
[3]劉立新.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主動提問能力的有效途徑[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0(16):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