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海英
摘要:微課是一種非常方便實用的信息化課程,它不僅可以提取知識的精華,還可以讓學生無視時間、空間的限制而進行持續性地學習,因此深受廣大師生的歡迎。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微課”也逐漸被應用到了課堂之中,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在實際課堂教學中,微課的應用卻出現了很多問題,針對這些問題,筆者根據自身經驗進行簡要探討。
關鍵詞:微課;小學語文;應用策略
前言
微課是對課堂中的關鍵問題進行結構分解和詳細講解的信息化教育方式。它通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來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對于校學生來說,語文課程尚且較為抽象難懂,如果不能將語文學科學好,那便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其他學科的學習效果。在新課改的大環境下,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重視微課,因為微課可以準確地講解知識的每一部分,使用微課可以提高學生的自我意識,同時也能讓學生按照課程要求進行自我學習。
1創設氛圍,激發學生自主意識
微課是利用信息化技術將抽象的語文知識轉化為圖像、聲音、視頻等形式,形成良好的學習環境,給予一定的自主性,使學生能夠直觀地理解教材的知識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利用這一平臺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教師不再只是簡單地向學生講解知識,而是更加注重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從而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微課的價值主要體現在學生能夠通過生動的視頻,將經典的風景、有趣的地方、深刻的故事等展示給學生,學生對這些經典的感受是非常強烈的。
此外,在課程結束后,我們還可以利用微課對整個課程進行總結,課堂上的一些重要問題可以通過微課解決。因為大多數微課的時間都在3-8分鐘之間,所以教師可以用微課來簡化課堂。對于有一定學習能力的學生來說,再次觀看微課,既是對知識的復習和整理,也是對知識的強化。但如果只是簡單地重復一遍知識點就會使很多人感到乏味,這也不利于他們對知識點的記憶,所以教師應該根據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出相應的微課內容,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優化內容,減少知識難度
由于小學生的心理發展不成熟,閱讀水平也較低,特別是一些抽象的文字難以閱讀,難以感受到語文創造的藝術美、語言美和情感美,從而限制學生的閱讀。因此,我們在進行語文教學時必須要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培養出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為了打破這一限制,使學生能夠準確地理解課文的內容,教師可以通過圖片或視頻向學生展示課文中優美的文字,使學生能夠立即理解課文的含義,從而加深學生的情感,從而提高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教師還可以通過實驗探究活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在觀看微課實驗的過程中,教師可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想法設計出合理可行的方案。同時,利用圖像來展示知識也可以讓學生記住,并且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
3創設互動教學場景
語文來源于生活,最終也將回歸于生活,而學生在基于生活情境的模擬環境中也能更高效地理解及吸收知識。因此,教師們要充分利用好微課這一工具,將課堂與生活相融合,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促進其全面發展,利用微課的生活性,讓學生正確認識教材中的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特別是一些古詩詞教育,因為中國古詩詞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所以很難讓學生掌握,同時,傳統的“講授式”教學方法也不適合讓小學生較好地理解。而為了提高學生對古詩詞的認識,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走進日常生活,尋找與古詩詞相似的地點拍照,然后將它們串聯起來,放在一起,形成生動的日常畫面,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古詩詞。教師還可以將學生分成單位小組,讓學生找到類似的地方,根據詩歌拍攝自己的照片,然后與小組成員合作,將自己的短視頻制作成自己的教學內容,然后與相應的文字一起使用,提高自己的應用能力。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詩詞理解能力,又提高了他們的動手創造能力。同時,這種教學方式也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新的教學方法——以生活情境激發興趣,以生為本激活課堂。通過自主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和知識傳遞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主體性。
4整合資料,制定多樣化指導意見
微課的使用要嚴格管控其應用次數,微課不是越多越好,重要的是保證微課的質量。教師要根據各單位的實際情況,統一教學內容。教師在課堂上使用多媒體課件時,要注意對不同類型的資源合理搭配,同時還要注意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和技巧,使之與傳統教學方式相結合,這樣才能發揮出更大的作用。教師可以將每一個單元的關鍵內容進行壓縮,將每一篇課文的核心要義以圖片的形式連接起來,形成一個“系統化”“群文化”的課程,讓學生在同一個單元中感受到不同文本的味道,提高學生的語感。
5解惑答疑,培養語文能力
微課時間短,具有語音、圖像、視頻、文本等多元化呈現的優勢,符合小學身心發展的需要,也容易被學生接受,有利于語文教學水平的提高。在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中,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對于外界事物缺乏理性認識,所以他們往往會表現出注意力不集中等現象。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就需要利用微課堂來開展教學活動。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難點問題,教師可以通過微課對這些難點問題進行分類和關注。
教師可以將微課分為文字、詞匯、句子、文本形式、創作背景、作者生平等形式的微課,采用分層遞進的方法,反復向學生分發上述資料,使學生能夠由淺入深地掌握,從而在課堂上建立起系統的教學氛圍。而通過對所學知識點的系統學習,引導他們針對自身的不足,找出相應的教學目標,反復復習,使他們破除理解障礙,牢記在心。還可鼓勵又理解誤區的學生在家長的幫助下在線收集他們自己問題的答案,并將其制作成微型課程,供教師修改。最后,通過總結歸納,找出解決難點問題的方法和策略,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解題思路,提高解決問題的效率;教師要善于運用這些教學策略來激發學生自主思考與探索的興趣,讓語文教學得到有效突破。
同時,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更應重視培養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因此,教師應該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學生的自主學習上,使其成為課堂主體,并能夠更好地為課堂教學服務。而微課的優勢在于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讓學生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進行學習。因此,教師可以及時修改和發布微課,讓學生們可以通過教室中的多媒體設備或者家中的信息化工具在課間、午休、假期等間隙隨時隨地地播放微課。如果有無法理解的問題,便可以通過按下暫停鍵,一次又一次地進行觀察、理解、學習,直到完全理解。
總而言之,現代社會是一個信息社會,高度發達的電子信息技術讓教育教學不僅僅局限于“紙面”與“口頭”。所謂“學習”便是不間斷地學習周遭所值得學習的新事物,而微課正是這樣一種值得學習的事物,而這也是符合現代社會發展主流的一種教育方式。
參考文獻:
[1]張國華.微課資源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開發應用[J].新課程,2021(24):100.
[2]張曉紅.淺談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優勢及對教改的啟示[J].考試周刊,2021(19):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