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凌虹
摘要:在“依法治國”理念下,證據意識是現代公民需要具備的一項基本素質,化學作為初中階段的基礎學科,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證據意識,為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夯實基礎。
關鍵詞:初中階段;化學教學;證據意識;培養措施
當前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的關鍵階段,公民也要具備一定的法制意識和證據意識,在素質教育全面實行背景下,教師也要注重將證據意識融入到課堂中,實現學生素質、能力與知識的全面發展。化學是初中階段的基礎學科,其中涉及的知識點與法治和證據具有一定關聯,教師要注重將證據意識引入到課堂中,通過教學促使學生形成一定的證據意識,促使學生在未來成為一名合格的社會公民。
1、提煉教材資源
教材是開展化學教學的基礎和依據,教師根據教材內容將知識和技能傳授給學生,促使學生通過課堂學習掌握知識。在培養證據意識中,教師要注重提煉教材中的資源,將證據意識與化學知識充分整合,尤其要設計培養切入點,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證據意識,保證教學的連貫性以及合理性。
例如在學習“化學研究些什么”這一部分內容中,教師要將證據意識融入其中,引導學生認識到化學知識與法制證據的關系,明確證據意識融入的切入點,潛移默化的促使學生形成一定的證據意識。
2、做好教學準備
初中化學涉及大量的實驗,而實驗是培養學生證據意識的最佳切入點,為了促使學生對“證據”形成更加直觀和理性的認識,教師要做好教學準備,組織開展實驗探究活動,準備好相關實驗試劑、實驗儀器以及實驗室,對教學資源進行合理優化和分配,確保教學活動的有序和順利進行。
實驗是化學教學的關鍵組成部分,教師在培養證據意識中,要提前準備好與教學有關的實驗器具。例如在學習“物質的溶解性”這一部分內容中,教師可以組織開展簡易實驗:比較面粉和白糖的溶解性,提前準備好容器、溶液、白糖和面粉,然后將實驗器材分發給學生,組織學生做好實驗準備工作。同時,教師還要引導學生自主準備實驗相關材料,鍛煉學生的自主意識。
3、培養正確態度
證據與科學在態度方面有相似性,都需要秉承實事求是、客觀公正的態度,教師在培養證據意識中,要引導學生相信科學、相信事實、相信真理,以公正、嚴禁、認真的態度面對學習。在學生收集證據、記錄證據和觀察證據中,學生不能推測證據和隨意捏造證據,更不能把別人的結論和數據當做自己的證據,嚴禁存在“假描述”的情況,在面對證據和科學中要實事求是。
例如在學習“常見金屬的性質”這一知識點中,其屬于初中階段化學教學的基礎實驗,實驗目標為通過實驗促使學生認識常見金屬的化學性質和物理性質,掌握鋼鐵金屬生銹的條件,了解如何在生活和生產中預防金屬生銹。在整個實驗過程中,教師要嚴格要求學生,以認真嚴謹的態度對待實驗,認真觀察銅片、鋁片、鋅片、鐵釘以及鎂條的外觀,在金屬加熱中,觀察上述金屬的外觀變化,并且將變化及時記錄下來,形成嚴禁的科學態度和證據態度。
4、鼓勵學生提問
證據是真實而客觀存在的事物,是一種證明和依據,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中,要鼓勵學生提問,將自己的質疑和疑惑反饋給教師,與教師溝通和交流中求證真理。同時,教師還要注重在課堂中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提問氛圍,鼓勵學生積極質疑、大膽提問,對于不同學生的問題,教師還可以組織課堂討論,在課堂中創設濃郁的探究氛圍,不僅有助于培養學生證據意識,還能夠提升學習效率。
例如在學習“常見的化學反應燃燒”這一知識點中,教學目標為:認識燃燒的條件,在學生觀察燃燒現象后,教師要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問題:為什么濕手帕不能燃燒,而木棒、白紙則會快速燃燒?這一問題具有代表性,教師可組織學生在課堂中進行短暫的討論,通過討論能夠幫助學生掌握燃燒條件,實現知識的鞏固和內化。
5、引導自主求證
在以往的化學課堂中,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課堂的組織者,學生處于被動接受地位,而這種固化的教學模式不僅不利于學生開展主動學習,還會影響證據意識培養。基于證據意識下的化學教學,教師要引導學生自主求證,提供給學生充足的課堂時間,要求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和技能自主求證,培養其探究意識、解決問題能力和證據意識。
例如在學習“溶液的酸堿性”這一知識點中,其主要內容為使用酚酞和石蕊測試溶液酸堿性,認識PH值與溶液酸堿性的關系。這一部分內容需要學生進行實驗驗證,教師要將實驗空間提供給學生,引導學生通過自主探究自主求證,進而形成證據意識。
6、及時收集證據
學生在開展化學實驗中,實驗結束后會取得數據以及結論,從某種程度分析,數據和結論就是證據,教師要引導學生及時收集證據,維護證據的公正性、客觀性以及準確性,進而在長期學習中形成一定的證據意識。在學生獲得“證據”后,教師還要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反思,針對收集證據中存在的不足和問題不斷改進和完善,實現證據意識培養的教學目標、
例如在學習“氧氣的制取和性質”這一部分內容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實驗結果進行記錄,在記錄結果中,要秉承實事求是的基本原則,嚴禁捏造數據、編纂結果,結果要具備真實性和準確性,經得起驗證和推敲。同時,教師還要規范學生記錄證據的行為,證據要清晰記錄、妥善保管,避免證據模糊或者丟失。
結束語:
總而言之,化學作為初中階段的基礎學科,教師要認識到證據意識培養的重要性,將證據意識與化學知識點充分聯系,并且在教學中注重培養方式,促使學生形成收集證據、保留證據的正確習慣,并且將習慣上升到意識和精神層面,為學生未來的社會發展夯實基礎。
參考文獻:
[1]趙赟.基于"證據意識"的初中化學探究教學[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9,13(16):95-96.
[2]邵永平.基于證據意識的初中化學教學探索——以浙教版九年級上為例[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6(10):4-6.
[3]江娟,王思平,孫曉春.基于"證據意識"的初中化學探究教學[J].云南化工,2018,45(z1):8-9.
[4]陳韶瑾.基于證據推理的初中化學教學實踐與思考——以"碳酸鈣的探索之旅"為例[J].上海課程教學研究,2021(5):48-52.
[5]嚴玲玲.證據推理視角下農村初中化學教學策略[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21(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