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乃鵬
摘要:將閱讀和寫作兩相結合,讓二者互相汲取經驗,是提高語文教學效率,促進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和作文創作能力的有效途徑。閱讀和寫作二者相輔相成、互為補充,其不可分離,將二者融會貫通可有效提升學生的語文關鍵能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把閱讀和寫作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學生能夠充分在閱讀的過程中汲取名家的寫作經驗,而在寫作的過程中又能返過去思考閱讀所應注重的關鍵點,以此達到讀寫相結合的效果,從而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寫作水平得到雙向提升,而此二者的有效整合同樣也是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及關鍵能力培養的關鍵。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有效整合
前言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二者是一個有機結合的整體,其二者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是提高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關鍵因素。語文教學內容涉獵范圍廣泛、涉獵形式豐富、涉獵文化多元,而無論其所觸及的知識內容是什么性質的,最終都將以閱讀的形式輸入,再以寫作的形式輸出,因此此二者是密不可分的。而教師如何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將讀與寫進行有機統一,如何讓其二者做到互為補充共同提升,則成了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運用單元集成提高閱讀與寫作的教學效果
在小學語文教材中,各個單元除了相應的閱讀內容之外,還包含有與閱讀體系相貼切的寫作訓練,其作文的題目也是以閱讀內容為中心的,教材將閱讀內容貫穿于作文始末,這也表明教學大綱對于讀寫結合的重視程度。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把單元內容有機地整合起來,以使閱讀和寫作相結合。首先,教師要確定各單元的教學目的,以“讀”和“寫”為指導,確定“讀、寫”相結合的教學目標。在作文部分,有一種以閱讀內容為例的寫作方式,教師要對其進行深入的剖析,從而使其能夠順利地進行閱讀和寫作。
其次,將作文的內容融入穿插于閱讀教學中。在閱讀和寫作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課文的特點,對閱讀和寫作的結合進行深入的挖掘,從而實現閱讀與寫作的融合。比如,《祖父的園子》《梅花魂》等都是寫思鄉故事,刻畫思念家鄉的情結,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這幾篇文章的結構來進行作文的模仿創作,從文章的寫作手法、修辭手法、時間順序等要素進行分析,引導學生針對名家作品進行“復刻”,所謂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如此模式可使學生掌握豐富的寫作手法,同時也能豐富自身的閱讀理解能力,閱讀與寫作能力同步提升便不再是空談。
二、把情感教育融入閱讀中,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
語文作為一種具備工具性和人文性雙重性質的學科,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感情和思想。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情感因素的影響,要把情感與課文內容相結合,將學生從“字面理解”轉換到“情感體悟”,從而促進學生的感性思考,強化學生的共情能力,從而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在閱讀和寫作教學中,教師要把學生的思維牽引到作品的深層次思想中去,使其能夠理解作品的思想內涵,使其與讀者產生情感共鳴,為今后的寫作奠定扎實基礎,實現寫作水平與閱讀能力的雙向提升。
舉例來說,在學《少年閏土》一文時,教師可以從文章的背景、作者的寫作情感等方面對其進行分析。其次,引導學生深入閱讀,把握文章的主題,將文章拆分為幾部分理解,并以此提出關鍵問題“作者設了什么鋪墊?”“作者使用了怎樣的手法?”“作者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這種手法有什么亮點?”由此引領學生深入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使之與作者產生共鳴,提高閱讀的效果。最后,在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閱讀經驗與生活經驗,寫一篇關于身邊人物刻畫的作文,并以自身的情感為線索進行寫作。此種深入情感的閱讀可以為學生以后的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并能持續地激發其寫作興趣,使學生的思想和情感得到更深層次的發展。通過這種教學,學生不但可以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而且還可以逐漸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使自己的句子變得更加流暢,而且可以適當地使用自己的修辭技巧來表達自己的意思,從而使自己的作品具有很好的主題。
三、續寫鞏固閱讀能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續寫”的方式,將閱讀和寫作相結合。續篇可以根據文章的內容來發展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使學生能夠根據所讀的內容來完成論文的續作。在小學語文的讀、寫方面,教師要使學生全面理解文章的主題、思想、背景、故事的脈絡以及人與物的特征,并使學生充分發揮想象,融入自己的生活體驗進行續寫。長期來看,將使學生的英語閱讀和寫作水平得到顯著提高。
如,在學習了《草船借箭》《景陽岡》等通俗小說之后,總會有學生對其后續事件的發生發展產生濃厚興趣,因此教師可引導學生根據原文劇情的發展,將小說的內容延續下去,如諸葛亮以草船借箭后周瑜是否會被其折服?曹操又會善罷甘休嗎?而武松打虎后是否會有后怕?深受大蟲迫害的鄉親們會怎樣感謝他?這種方法既可以訓練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又可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其達到“讀寫合一”的目的。
四、開展多文本仿寫教學
模仿是一種很好的方法,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寫作水平。在平時的漢語教學中,老師應該給學生留出一定的時間,讓他們進行模仿練習。教師可以從文章中選一些優美的句子或段落,讓學生欣賞。其次,讓學生將這些優美的詞匯或句子組合起來,進行模仿。一些語文老師對“仿寫”練習有不同意見,認為這種“多文本”的教學方式會制約學生的創造性。如果只讓學生模仿,那就會使他們的作文能力變得僵硬,那么,就應該讓他們掌握模仿的技巧,從而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在模仿練習結束后,教學中的練習還沒有結束,老師又讓學生朗讀自己喜愛的句子,讓他們一起分享模仿的內容。這種方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水平,還可以提高他們的語文寫作能力,進而提高他們的語文運用水平。當然,模仿的訓練并不限于課堂上,在課堂之外,老師還可以給學生安排一些相似的作業,讓他們模仿自己喜歡的詞匯句子、名人名言。
五、拓展閱讀意識,培養學生的作文思維
僅僅依靠教材本身顯然不能滿足時代賦予語文學科的育人任務,語文這門學科具有強烈的包容性、延展性及多元性的特征,除教材內容外,教師也應鼓勵學生多讀一些課外書籍,并為學生推薦一些有價值的書籍,從古至今、從國內到西方、從陽春白雪到下里巴人,只要是價值觀導向正確的,那便是越多越好。大量的閱讀積累不但可以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字詞典故知識,還可以開闊學生的文化眼界,豐富學生的文化,并引導其在此過程中逐漸培養終身閱讀、終身學習的意識。通過閱讀課外書,可以使學生掌握更多的寫作體裁、結構和寫作技能,在增加閱讀量的同時,也可以積累大量的寫作材料,使學生能夠在反復讀寫的過程中,提高寫作的真實感。
結語
總而言之,閱讀與寫作二者身為語文學科的承載體以及輸出位,對于學生整體語文素養的培養是至為關鍵的。而在教學中,教師則應注重將“讀”與“寫”進行有機統籌,充分發揮“以讀促寫,以寫彌讀”的作用,從而讓學生在讀與寫的互為補充中得到雙向升華。
參考文獻:
[1]王鳳.核心素養下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模式探究[J].學周刊,2022,14(14):151-153.
[2]葉仕慶.積累仿寫創作——淺談小學語文習作讀寫結合教學策略[J].中小學教學研究,2022,23(2):26-29.
[3]王曉英.試析如何提高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課程實效性策略[J].發明與創新·職業教育,2021(8):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