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興鎮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深入,對學生身體素質提出更多的要求,需要教師通過體育課程開展,提高學生各方面能力,滿足社會發展對綜合素質人才的要求。為確保體育教學開展的有效性,教師應注重教學策略的應用。基于此,本文以小學體育教學為例,就體育游戲教學方法應用情況進行深入分析,以期能夠促進學生健康發展。
關鍵詞:小學體育;體育游戲;應用策略
在小學階段,對學生進行體育教學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其身體素質,熟練掌握各項體育技能。結合近幾年我國教育事業發展,對學生全面發展越發重視,并對體育教學提出具體的要求,需要教師注重教學方法的應用,吸引學生課堂注意力,進而積極主動參與體育活動,切實保障課堂教學質量和效果。
一、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意義
對體育教師而言,在教學中采用游戲方式進行教學,既提高學生參與度,還為其學習營造出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同時還可增強學生身體素質,為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由此可說明,將體育游戲合理應用在體育課程教學中具有重要意義,可切實提高教學有效性。
(一)激發學生參與興趣,提高課堂教學趣味性
在現如今小學體育教學工作中,通過引用創新教學法,即體育游戲,顯著提高教師教學質量和效果,促進學生進一步發展。在體育游戲的驅動下,極大地改變以往課堂枯燥教學氛圍,顯著提高教學趣味性,讓學生深入感受到體育帶來的樂趣。
(二)強化學生身體素質,鍛煉其體魄
對體育教師而言,應用游戲教學方法,在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同時,還在鍛煉學生體魄方面發揮出重要作用,促使其更好地掌握體育技能,并逐漸形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另外,體育游戲還讓學生學會對自身力度的把控,且在不同項目中發揮適合的力度。
(三)讓學生心理健康成長
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對學生各方面情況的了解,特別是由于年齡問題,大多數小學生對事物都有較強的直觀性。而教師在體育課程中采用游戲方式,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進行結合,之后引導學生不斷參與體育活動,讓學生在參與過程中逐漸提升自身思維能力和觀察能力。
二、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為確保體育游戲在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教師需要結合具體教學內容和階段進行。
(一)選擇合適的游戲方式,引導學生進行課前體育熱身運動
一般來說,體育課程開展前都會組織學生進行熱身運動,這樣做主要是避免學生在體育活動中因突然劇烈運動發生身體扭傷等問題。但是從熱身效果看,不少學生熱身運動表現并不好,有些學生只是為了應付,還有些學生熱身運動未到達標準。由于熱身運動在課程教學中占據重要地位,因而教師必須要注重這個問題,在此環節中可通過引入體育游戲方式,激發學生參與興趣。在實際游戲中,教師帶領學生進行全身運動。比如,教師采用跳青蛙游戲、蛇形跑游戲等熱身游戲,以此保證學生熱身運動效果,為接下來的課堂教學奠定基礎。
(二)將體育游戲教學應用在準備活動階段
在過去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所開展的準備活動主要是跑圈、拉伸運動和集體操等。對于這種活動形式過于枯燥,已經無法激發學生參與興趣,進而會對后續課程開展產生影響。為有效解決這一現象,教師必須調整準備活動形式。
比如,在體育課堂中組織學生參與“聽數抱團”活動,首先讓學生圍成一個圈,而教師則在圈中隨機喊出一個個數,之后學生要立刻根據數字圍成圈,對沒有湊齊的學生則要淘汰,完成一輪后,獲勝的學生會得到一定的獎勵。教學實踐證明,這種游戲方式,有效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提高其對體育內容的期待值。
(三)將體育游戲與動作技能進行結合
在具體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做好示范,讓學生了解基本的體育技能和知識點,之后根據實際體育運動項目,設計適當的游戲教學形式。
比如,選擇具有難度的游戲,且必須要符合教學要求,這樣做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在參與過程中學會規范技術動作,并準確掌握操作步驟。在圍繞籃球這一項目進行教學時,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合理分組,首先采用兩人一組形式,讓其對傳球進行訓練。當各組學生已經熟練掌握后,教師則要調整小組熟練,以三人一組形式再次進行訓練。通過這種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參與活動的熱情。總之,在這種游戲教學形式下,能夠讓學生逐漸掌握體育動作和規則,滿足自身學習和發展需求。
結語
綜上所述,結合新課程改革要求,對小學體育教學工作提出新的要求,特別是教學方式,需要教師積極進行創新。體育游戲在教學中的出現,顯著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促使學生在游戲過程中熟練掌握各項體育技能,為進一步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 黃玉新.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現狀及前景分析[J]. 魅力中國,2020(19):137-138.
[2] 羅健勇.小游戲教學方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策略探究[J]. 考試周刊,2020(45):115-116.
[3] 臧森仕.淺談體育游戲在中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方法[J]. 考試周刊,2020(75):119-120.
[4] 楊佛璽.趣味游戲教學模式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 語文課內外,2020(19):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