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敬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飛速進步,傳統的教育方式已經不能滿足新時期的需要。重視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是當前我國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課題。小學語文是教育的初始階段,它的作用是非常關鍵的。小學語文老師在課堂上可以通過微視頻,利用圖像、文字、聲音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在一個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學習、成長。
關鍵詞:微視頻;小學語文;生態構建
在新一輪新課改的背景下,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已經成為學校教育的重要內容。目前,我們所提倡的以培養學生的創造性為核心的素質教育。為此,應拓寬學生的眼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在新一輪新課改、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如何利用優質的微視頻資源,為廣大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就顯得非常必要。新的課程標準提出了“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提高自己的整體素質和專業能力,同時要將更多的適合于學生的微視頻資源運用到教學中去。通過對小學語文教學的微視頻介入,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式,將原來的抽象知識以生動的方式呈現在課堂上。通過運用微視頻,讓學生不再局限于單純的從白紙黑字形式獲得更多的信息,形成了光、色、形、聲相結合的豐富情感主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在閱讀、理解、塑造與審美的過程中,能夠不斷地提升自身的文化品味與審美情趣,進而提升學習的興趣與興趣[1]。
一、微視頻助力小學生語文學習興趣培養
隨著新一輪新課改,小學語文教學必須把核心素養和學業質量有機地結合起來,融入到日常教學中去,讓學生由原來的“理論”變成了“理論”和“實踐”相結合。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因此,培養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手段。在過去的語文教學中,學生的學習方式多為單一的詞匯記憶和課文朗讀。在課堂上,學生的學習狀態也往往不佳,很少參加實際的語言教學,學習效果也并不理想。
在小學階段,學生的學習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有充分的自信,才能將自己的自信傳達到學生的身上。同樣,在課堂上,學生也應該經常得到激勵。利用多媒體教學資源,培養學生對語文的自信,讓他們相信自己可以學好語文。以往,在應試教育中,以測試為主要手段,而試題得分則是衡量學生對語文的理解程度。這樣的方法存在很多弊端。不但會制約學生的思考和想象能力,還會使他們的思維模式僵化,讓他們喪失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從而導致思維固話。
在運用微視頻技術進行語文教學的同時,我們也發現了這樣一個現象:學生的語文學習熱情被極大的激發。在課堂上,同學們都能主動地從書本上學到一些理論知識,并且積極地提升自己的語言技能,并且常常把這些技巧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將微視頻技術引入到語文教學中,可以避免單純的死記生字、背誦課文。另一方面,通過影像資料中的圖片、聲音等形象地呈現出更加抽象的意境,既能使學生對化學的認識更加深入,又能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全面的提升[2]。
二、微視頻助力小學生語文素養養成
微視頻的應用,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內容。學生可以充分地沉浸在美讀、美悟、美形、美感的氣氛中。促使課堂氛圍更加活躍,學生的想像力也越來越豐富。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微視頻的引入,使傳統的“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方式發生了轉變,使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的渠道被拓寬。老師既是知識的傳授者,又是學生的良師益友。在美讀、美悟、美形和美感能力培養方面要加強訓練。在知識教學中,要充分運用與教材知識相適應的微視頻,建立特定的情境,設定問題,激發學生的興趣,并持續地引導學生對知識點的探究和剖析,讓他們自己去發現,從而不斷地提升自己的審美能力、理解力和思考能力,讓學生在多渠道、多模式、多選擇中更加自由、自主,并不斷地豐富自己的學習方式。讓語文教學不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
寫作是語文學習的一個重要環節。將微視頻與小學語文教學相結合,能讓同學們在課堂上全神貫注,積極思考,并能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寫作思考。作文教學強調對學生寫作的思考能力的培養,并賦予他們獨特的創作靈感。在教學總結時,應充分利用微視頻素材,盡量減少形式上的“格式化”,避免“唱高調”、“說空話”。在課堂上,運用問題設計的方法,引導學生關注生活中的細節,發現問題,提出解決辦法,并做示范,讓學生對問題有自己的見解。
另外,在培養學生的科學素質的同時,采用現代教育方法進行課堂教學,以適應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要。教師與學生的溝通與互動更為緊密,使他們對自己所關心的問題、所學的知識有了更多的了解,能更好地進行溝通,提高教學質量。通過形象的教學,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他們的想象力,讓他們更容易地掌握知識。充分利用各種有利的資源,使教學質量得到改善,使教學內容更加豐富。通過自制微型錄像,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掘他們的潛能,使他們在生活中健康、快樂地成長。通過不同的教學方式,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學習,從而使學生的整體素質得到全面的提升。
結語
綜上所述,微視頻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徹底改變了以往的“應試”教學模式。通過圖片、文字、聲音等形式的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在課堂上,老師要充分聽取學生的觀點,并與同學們進行交流。要把理論知識與現實相結合,引導學生把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形成積極的發現問題、提出計劃、解決問題的思考方式。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參考文獻
[1]盧文穎.美讀美悟美型美感——微視頻介入小學語文教學的生態構建[J].課外語文,2018(27):145-146.
[2]蔡華北.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問題研究[J].考試周刊,2017(9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