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元丹
摘 要:想要在高中生物課堂上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問題"的設置十分重要。"問題"在不同的時候能夠發揮出不同的作用,例如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能夠激發學生對于知識的探索的欲望,讓學生回答"問題"則能夠檢驗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為學生解答"問題"能夠讓學生得到直接的提高等等。但想要合理的運用問題來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則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運用適當的教學方法。為此,筆者將通過問題設置與運用的實際情況,來探討對學生科學思維的培養。
關鍵詞:科學思維、問題設置、高中生物
引言
在不斷的教學改革中,教學理念也在隨著社會的發展需求不斷改變。相比較為傳統的通過機械化記憶以此來取得高分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主動思考、敢于質疑、嚴謹論證的科學化思維逐漸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好評。生物學課是一個內容邏輯嚴謹,介紹科學客觀的一門課程,它非常需要培養孩子們的自然科學思維能力。
一、培養科學思維能力的一般方法
(一)什么是科學思維能力
科學思維是指對客觀事實與科學的尊重,對邏輯嚴密,一絲不茍的求知態度的尊崇,通過科學的理論知識去發現事物、了解事物、認識事物的能力,利用科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科學思維要建立在客觀現實的基礎之上,要按照科學的事實規律,要讓思維能夠準確的發現客觀世界的規律,和根據已知信息客觀的推導出事件發生的規律并一次開預知事情的發展走向。科學思維具足夠的客觀,邏輯也要求絕對的嚴密。高中生物作為一門科學類學科,需要科學嚴謹的理性思維,需要學生擁有充足的批判性和創造性能力。科學思維可以加快和加深學生對于生物知識的認識和理解、幫助學生解釋生物知識,甚至能夠讓學生用現有知識去讓生物科學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客觀的去看待問題,嚴謹的去探尋解決問題的方法,正是當代社會的高中生求學路上必不可少的品質。
(二)如何用一般方法培養科學思維
1、普及生物科學史
利用生物科技史訓練學生的科學思考方法,主要是采取這樣三種方式。首先,老師必須給學生講解科學史的基本思路,使每個學生可以更加明確地了解生物學家是怎樣開展研究活動的,從而為每個學生進一步開展生物研究活動打下基礎。從而建立給每個學生更加明確的生物學思考方法,是進一步提升生物教學水平的重要保障。然后,老師向學生介紹科學史,針對無法進行實驗展示的生物學實踐,老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向學習者介紹生物實踐的流程。對于可以進行生物實踐展示的,老師必須充分尊重學習者的個人特點,充分發揮學習者的主體能力,讓學習者可以按照自己的生物實踐流程加以講解。最后,老師對科學史加以反思。老師在上了生物課以后,還應該讓學員自己進行反思,通過對在生物教學的過程中所使用的生物試驗方法加以反思,是否還會有更好的試驗方法,以及對生物教學實驗流程的進一步完善,使學校運用現有的生物教學經驗,通過整合生物學實踐教學內容,重新設計較為完備的生物學教學實驗流程,以便于使學生能夠學以致用,實現創新能力的轉化。
2、通過科學實驗思維練習提高的科學頭腦
首先,老師應該運用研究試驗方法來訓練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和創造力,讓每個學生的邏輯思維受到良好訓練。老師還應該結合學生課堂中的實踐情況,和現實生活相互聯系,讓每個學生創造性地解決現實問題,如運用酵母菌研究人體細胞通氣方法的測試,應該和研究釀酒流程結合。同時老師也應該將科學實驗中的證明性實踐替換成探究性試驗,讓每個學生親自去分析,發現問題并加以解決,這能夠極大培養每個學生的邏輯思維水平,如運用測試水對種子萌發的影響來研究測試光照對種子萌發的影響。然后,老師還可運用最近三年的全國卷中考測試題目以及改編試卷,來訓練每個學生的邏輯思維。老師通過展示高考試題中的實驗相關情景,讓每個學習者依據實踐研究的具體現狀,說明產生該現狀的原由,說明實驗操作的目的,并且完成對測試思路的設想,不但有利于培訓每個學習者的分析解題才能,還有利于培訓每個學習者的邏輯推理才能。此外,通過對常見考題加以修改,能夠使試卷具有整體性、開放性,更加接近于現實的科學工作,引導學生大膽假設,認真求證,更有利于培訓學生的科學思維思考
二、通過問題設置培養科學思維
課堂問題設計得是否有效關系著整個課堂的成敗。合理的生命教學任務設置,不但能夠發揮以孩子為核心,老師為主體的功能,而且能夠充分調動孩子掌握生物學的興趣,從而激發學習興趣。其次,經過教師合理的教學問題設置,能夠促使學生創新思想的形成和養成,增強學生認識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而以上能力都是科學性思維的重要體現。那么該如何設置問題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一)虛設生物課堂問題情境
在培養科學思想的日常課堂中,老師們能夠利用虛設生物的問題情景,來充分調動學生生物興趣,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力。通過這種情境的設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對未知情境的好奇心,使學生可以跟隨教師的思路,積極地對情境中的生物知識進行探索。例如,生物教師在講解"植物細胞的結構"時,可以虛設一個"大植物細胞"的情境,假定每一個同學都存在這個細胞中,然后對學生講解線粒體、液泡等細胞內部構造。對于某些有條件的院校,老師可利用全息攝影的方法,將植物細胞的圖像映射到整個課堂上,進而對圖片的每一種細胞結構加以說明,這將比較有利于他們對植物細胞結構知識點的了解,同時能夠充分調動他們對生物的知識深厚好奇心,啟發他們的積極性,培養他們對科學知識的探求欲。
(二)注重提問的技巧
增加課堂問題設計的有效性課堂問題設計的有效性,不僅與課堂場景的設定、提問問題的內容、提問問題的分配情況、留給學生反應時間的多少等息息相關,還和教師提問的方式、提問時的語氣等提問技巧有著密切關系。我們生物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一定要注意提問時的語氣,最好不要以一種嚴厲的語氣來提問,可以一種親切的語氣,夾帶著一定的和藹,這樣就有助于營造一個民主、愉悅的課堂環境,從而使得學生能夠在這種課堂環境中無拘無束地思考,還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其次,教師在提問過程中一定要學會面向每一位學生,根據不同水平的學生提出適合其學習水平的問題,使得每一位學生都能有思考與回答的機會,從而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夠擁有一個同一個起跑線。再者,老師在提問時,必須要給他們以充分的時間,引導小朋友們自己思考問題,探究其中的奧秘,一定不要為了趕教學進度,而不給學生思考的時間。最后,教師在學生回答問題的過程中,一定要去認真地傾聽,當學生達到一半出現不能繼續回答時,這時教師可以給予學生一定的鼓勵與提示,來幫助學生。從而培養出學生的自信心,進而激發學生探索未知的興趣和遇到問題能夠大膽質疑的信念。
參考文獻
[1]柏棟陰.(2017).釋放孩子創造力,構建全國高中生物理科教學創新平臺.內蒙古教育:B,111.
[2]黃燕."高中生物基于科學思維命題的復習探討."新課程導學.(2018):45.
[3]王嬋.(2019).初中生物理教育科學思想問題研究與方法.新教育(海南),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