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疑俊
摘要: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環節,教師應將更多關注點放在引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上,讓學生在進行正式學習之前,就能了解到語文課程學習的基本內容,并將重難點問題進行記錄,以此確保在課堂環節進行針對性學習,確保學生的語文知識理解能力可以得到有效提升。
關鍵詞:小學語文;自主預習習慣;培養探討;
引言
預習是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環節,有效的預習不但可以提升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而且能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自主預習習慣,這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完善將產生非常積極的促進作用。基于此,在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將培養學生的自主預習習慣作為首要任務,采用多元化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自主預習興趣,從而使預習成為學生的自發行為,助推語文教學目標的順利實現。
一、制定預習計劃,提升教學效果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依據教學計劃引導學生,而教學計劃的完整性與教學開展的效果具有較強關聯性。以《司馬光》為例,在學習本課知識點的過程中,教師應依據教育文件指示精神制訂并逐步完善本課的預習計劃。首先,需要學生預習課文的基礎知識部分內容;其次,要求學生粗略閱讀全文,了解課文的大體含義;最后,閱讀課后練習題內容,并結合自身的理解,嘗試作答。這種預習三部曲模式,能確保學生在正式學習課文之前,就對學習內容有一個系統化的認知。因此,教師可以在正式教學之前,讓學生根據在預習階段掌握的知識,對課文內容進行復述,以此確保學生可以通過課文預習,提高分析思考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也可以讓學生建立預習、展示、運用的深度預習體系。學生在課堂上正式開始對課文內容進行學習,由于有了之前的預習做鋪墊,學生能更加充分理解教師所講述知識點的內在含義,有助于學生鞏固對課文的記憶和認知,強化學生對課文知識的記憶,在這一基礎上,學生對語文知識靈活運用能力會得到有效提升。
二、為小學生設定預習任務
以往的小學語文課前預習活動之所以難以取得理想效果,主要原因在于預習活動并沒有為學生安排明確的任務,在課堂上也缺乏對完成任務情況的檢查,這讓很多小學生對課前預習工作沒有正確的認識。所以結合當前小學語文課前預習普遍無法發揮理想效果的現狀,教師要積極為小學生做好預習任務的設定工作,將預習活動要達到的目標以及需要學生思考的問題明確告知學生,并在課前留出時間對學生的預習情況進行檢查,這樣才能使預習活動取得理想效果。只要小學語文教師嚴格執行此項措施,就能改變小學生預習活動的認識,以更加積極的態度參與到預習活動中,不斷提高教學活動的有效性。
三、加強方法指導,強化學生的自主預習能力
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認知水平較低,在培養學生自主預習習慣的初級階段,學生就如同蹣跚學步的孩童,需要教師耐心地幫扶和指導,這樣才能使學生逐步探知正確的預習方法,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自主預習。基于此,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預習習慣時,應該遵循先扶后放的原則,著力加強預習方法指導。這樣一方面可以把握學生自主預習習慣發展的關鍵點,引領學生掌握科學的預習方法,另一方面也能循序漸進、螺旋上升式地強化學生的自主預習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正確的知識和熟練的能力,達到“授人以漁”的語文教學境界。因此,教師在向學生滲透語文自主預習方法時,應該從分層教學的視角出發,對預習能力和思維優勢存在差異的學生進行針對性的預習指導。如果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不強,教師在預習指導中應該著重強化學生的閱讀分析和思辨能力,使這部分學生通過預習能夠對課文的基本脈絡有所領悟;如果學生的預習難點在思維發散方面,教師在指導預習方法時可以先為學生提供一個思路發展方向,使學生的預習探究更加有的放矢,這樣一則可以完善學生的個性化預習思維體系,二則也能使全體學生的自主預習習慣都能得到有效的培養和塑造。
四、對學生的預習效果建立評價機制
為了使評價機制能夠發揮出作用,建議教師在為學生安排預習任務的過程中為學生繪制預習任務的表格,使學生在預習過程中逐項填寫,并積極將自己預習過程中發現的各種問題標注出來,借助教師和家長的有效監督,使學生能夠養成預習的習慣。在布置預習任務時,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目標和課程大綱設計評價指標,按照學生對實際學習內容的概況了解程度、提出問題的價值進行點評,建立科學的預習評價機制。教師也要強化預習過程的監控,發揮家校共育機制的優勢,與學生家長實時溝通學生的預習情況,提出行之有效的預習方法,為家長提供多種學習監控渠道,使其能夠幫助學生高質量地完成預習活動,并通過有效的監督,敦促學生養成正確的預習習慣,從而向教師反饋具有價值的預習監督信息,教師則根據相關信息點評學生的預習過程。這樣才能使他們以更加積極的態度配合教師,把預習工作做好,使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得到培養和提升。
結束語
總而言之,學生養成良好的自主預習習慣,不但有助于學生語文核心素養以及語文學習效率的提升,而且對于其他學科的教學工作也能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基于此,在新時期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必須意識到培養學生自主預習習慣的重要價值,著眼于學生的終身發展,采用多樣化的預習手段調動學生參與課前預習的積極性,引導學生掌握科學的預習方法,培養學生的自主預習習慣,從而促進語文課程教學效率的提升,收獲更加豐碩的語文教學成果。
參考文獻:
[1]吳菲.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前預習作業分層設計研究[J].才智,2020(29).
[2]肖玉蓉.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預習習慣[J].華夏教師,2020(7).
[3]張琳.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預習”的重要性[J].華夏教師,201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