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柳新
摘 要:所謂“微課”,是指以短視頻為主要載體,突出對課程重點知識進行集中講解和多元表現的一種授課模式,是課堂教學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的產物。將微課應用于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各個方面,能夠提高教學針對性,促進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的高效學習。基于此,本文針對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展開研究,以供各位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微課;應用策略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更多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如雨后春筍般應運而生,教育工作者也愈發重視對現代科學技術的應用,并取得了一系列可觀的成果。信息技術2.0工程已在我校各學科教學實踐領域中發揮廣泛應用,現基于微課在基礎教育活動中的重要應用價值,以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為目的,對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展開具體探究。
一、引領師生互動
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應用,離不開課堂互動的支持,教師運用微課與學生共同討論視頻內容與內涵,能夠有效促進學生對微課的正確理解,并讓他們在理解視頻內容的基礎上掌握課程知識。反之,如果教師只是組織學生觀看視頻,而沒有設計互動任務,指導他們討論“視頻呈現了什么”“可以通過看視頻學到什么”等問題,學生對微課視頻的觀看和思考只會浮于表面,不僅無法為課程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帶來積極影響,還會浪費課堂教學時間。因此,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微課時,一定要有意識地組織學生進行互動交流。但是不容樂觀的是,在目前的小學語文微課教學中,教師很少在微課教學中組織學生進行互動交流,因此改變迫在眉睫。教師可以在錄制教學視頻時結合學生情況和文本內容直接設計互動問題,如“視頻第幾分鐘講了哪些內容”等,再在課堂微課視頻播放結束后迅速提出問題。問題的設計可以來源于教學重難點,也可以來源于文本內容,以系列性問題再現微課重點內容,從而達到促進學生思維發散的目的。
二、利用微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在微課資源中加入卡通元素
小學生對于卡通角色和動漫作品懷有濃厚興趣,并且常常能夠在觀看這些作品時展現出更豐富的想象力和更強的學習、認知能力。小學語文教師要積極利用這一點,改變微課教學過于嚴肅的刻板形式,在資源當中融入更多符合學生趣味的卡通元素,使微課內容更加生動、精彩,也讓學生的學習潛能和靈感得到進一步激發。比如對于《楊氏之子》這篇文言文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從網上下載動畫,或者根據網絡素材制作動畫視頻,將課文中的人物、情節以卡通的形象和動畫的形式展現出來,讓學生能夠通過更為直接、有趣的途徑,了解課文內容和人物形象,使教學目標的達成更加順利。
(二)在微課資源中加入生活化元素
小學生的社會閱歷也許并不豐富,但他們的生活“圈子”卻依舊精彩,其中的人、事、物無一不對學生有著很強的吸引力。基于這一認識,小學語文教師可以根據課程內容、要求以及學生的生活經歷和環境,在微課中加入一些生活化的場景,以這些場景作為學生學習知識的背景和載體,一來讓學生對學習內容感到更加親切,二來也可以幫助學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經驗來降低學習難度。例如,在講解《唯一的聽眾》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先后在微課視頻中展現出這項幾件事:走在路上不小心丟了錢包,一位拾荒者叫住了自己,并把錢包撿起拍打干凈還給自己;來到家門口發現沒有帶鑰匙,父母又不在家,剛剛搬來的鄰居邀請自己去他家里吃午飯;上了公交車才發現自己沒帶零錢,一位同車的乘客替自己投下了一枚硬幣……這些場景在生活中并不難遇到,每一件事都和課文一樣體現出來自陌生人的真情。
三、助力合作學習
促進小學生在語文課堂中的學習效果,合作也必不可少,而微課在合作環節的應用,可以為學生創造更多的小組學習話題,為他們的合作思考指明方向。這也就意味著,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微課,可以將其滲透在對學生的合作指導中,基于微課布置小組合作學習任務,鼓勵學生在小組中合作探究知識,當然,教師應在微視頻中適當說明學生小組合作基本方法。同時,微課以視頻方式為依托,具有適宜網絡傳播的特點,便于學生開展共同學習,并在交流中產生思維碰撞,在互動中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然而觀察當前小學語文合作學習活動中微課的應用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大多數教師只是在視頻中布置了合作學習任務,沒有提供基本的合作學習方法指導,學生在該模式下無法準確選擇有助于合作探究知識的學習方法,出現了盲目合作行為,導致小組合作學習出現了一些問題,嚴重降低了整體教學效果。面對該問題,教師可以嘗試通過微課展示其他學校或班級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合作探究本課知識的學習情景,構建完整的教學流程。學生對視頻中其他學生的合作學習方法、思維進行借鑒,在優秀學生的示范下理解合作學習本課知識的正確方式,為合作學習的開展提供支持。
四、在微課中添加音樂
音樂是最富情緒感染力的藝術形式之一,而對學生良好社會情懷的培養也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在微課里也可添加一些音樂成分,讓課程內容借助音樂的感染力和天然魅力,更好地融入學生的主觀意識和深層情懷中,并且還能讓學生更好地體驗微課學習的無窮樂趣。比如,對《慈母情深》這篇課文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在微課視頻中的范讀部分加入《故鄉的原風景》或《云端》等輕音樂作為背景音,增強文章內容的感染力;或者在微課的開端部分先播放一段《長大后我就成了你》《燭光里的媽媽》《魯冰花》等以“母愛”為題材的歌曲,讓學生在正式學習前先建立良好的感情基礎。
總而言之,語文是允許孩子們自由徜徉、成長的一片天地,其中所蘊含的光芒和色彩需要由孩子們自己去真切品味。小學語文教師要真正認識并踐行這一理念,在課堂教學中積極突出微課的獨特優勢,,引導學生從更深層面感受到語文學習的樂趣和價值,幫助學生學會語文、用好語文、愛上語文,進而為學生日后進一步的語文學習和語文綜合素養的提升提供有力保障。
參考文獻:
[1]康小東,馮亞莉.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20(2):155.
[2]陳建元.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問題研究[J].科技資訊,2020(6):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