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祥
摘 要: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形成和積淀的具有獨特民族特色的文化,是世界優秀的文化門類之一。在農村地區民族美術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傳統文化的滲透,提升自身對傳統文化應用價值的認知,科學地對待教學工作,還要引導學生欣賞美術作品,領悟傳統文化的精髓,分析美術歷史,了解文化發展的過程,在教學中融入民間藝術內容,實現對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
關鍵詞:傳統文化;農村地區民族美術;應用途徑
現階段,推行素質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初中生應積極參與美術教學活動、音樂教學活動和體育教學活動,以促進自身的全面發展。在新課改的背景下,美術教師要加大教學創新的力度,巧妙地在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的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1 農村地區民族美術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的意義
一般而言,美術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具有多重價值。第一個價值是有利于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引導學生樹立民族自豪感。教師可以結合農村地區民族美術教材,把多樣化的美術活動當作主要形式,循序漸進地帶領學生學習知識與技能,引導學生參與美術實踐,實現基礎知識和實踐操作有機結合。目前,學生課堂學習的時間有限,課內學習美術知識也受到制約,鑒于此,教師應創新教學方法,適當拓展教學內容,組織學生深層次挖掘美術學習的內涵,給學生提供優秀的美術作品,利用全新的教學思想豐富教學資源,以此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教師應在教學中及時引進傳統文化元素,吸引學生全身心參與美術學習活動,這樣不僅有助于拓展學生的知識面,還有助于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第二個價值是引導學生繼承傳統文化,樹立正確的審美觀。目前,隨著我國國際化腳步的加快,一些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理解產生偏差,甚至盲目地推崇西方文化。這種錯誤的思想會影響學生審美意識的形成,增大傳統文化保護工作的難度。因此,初中階段的美術教師應利用傳統文化元素培養學生良好的審美習慣,激發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自信心,促進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
2 農村地區民族美術教學中應用傳統文化的途徑
2.1 認真對待教學工作,提升對傳統文化的認知
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與時俱進,革新教學思想,樹立先進的教學理念,認真落實新課改對美術教學的要求,制定具有較強針對性的教學方案,確保美術教學活動有序開展。與此同時,教師要強化與學生的互動,運用生動幽默的語言與學生溝通和交流,提高學生美術課堂學習的參與度。
2.2欣賞美術作品,領悟傳統文化的精髓
雖然初中生已掌握基本的美術學習技巧,有一定的審美能力,但在美術作品鑒賞方面依舊存在不足。傳統美術教學過于注重學生對美術理論的掌握,沒有關注傳統文化傳遞的意義,造成美術課程出現片面化的問題,也影響到學生文化素養和美術鑒賞能力的提升。教師應引導學生比較不同的經典美術作品,了解不同時代創作者的表現手法和藝術風格,幫助學生樹立美術學習意識,培養學生美術鑒賞能力。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圍繞學習內容設計鑒賞環節,引導學生感知美術課堂的人文底蘊,領悟傳統藝術的精髓,拓展文化學習視野,進而深層次感知作品中的美。
2.3分析美術歷史,掌握文化發展的過程
每一個優秀的美術作品都能折射出古老文明的發展經歷,飽含歷史價值,相關的歷史知識可以帶領學生走進美學世界,是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一個橋梁。所以,在弘揚傳統文化的過程中,教師要及時給學生介紹美術歷史,確保美術教學與傳統文化之間可以無縫銜接。還要引導學生分析文化轉變的過程,站在宏觀的角度研究史學以及美學,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和藝術品格。比如,在學習水墨畫時,因詩書畫印的藝術形式在中國畫發展的歷史長河中逐步形成,且有獨特的審美情趣,所以教師可以把欣賞和評述當作入手點。先組織學生分析古代作品到近代作品的發展變化,由于時間存在較大的跨度,在此期間產生的美術作品也包含著時代特點,教師可適當進行歷史知識滲透,然后引導學生全方位分析不同時代的歷史背景,全面感知不同時代美術作品的藝術特點和文化理念,并利用歷史文獻講解法給學生描述美術作品的發展歷史。這樣學生就會積極投入到美術課程學習中,充分感知美術作品內在的傳統文化元素,加深對作品的認識與理解。
2.4融入民間藝術內容,帶領學生感悟傳統美學韻味
民間藝術是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巧妙地融入民間藝術內容,對教材課程資源進行開發和利用,有的放矢地調整教學策略,優化教學效果。比如,組織學生探索“紋樣意蘊”過程,分析紋樣的作用、色彩、構圖,帶領學生感知民間紋樣藝術的特點,了解紋樣的題材、色彩搭配、構圖形式、組織形式,鼓勵學生掌握紋樣的設計方法,把心中對紋樣的認知與理解充分表達出來。又如,少數民族刺繡是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教師可以給學生介紹少數民族刺繡的創作方式,帶領學生細致地觀察刺繡的特點,并示范制作少數民族刺繡的方法和步驟,引導學生掌握制作的基本技巧,鼓勵學生自主創作樣式,體會傳統文化的魅力。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美術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讓學生真切地受到民間藝術的感染,從而推動傳統文化在新時期的繼承和發展。
3結語
綜上所述,在農村地區民族美術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對于學生今后的成長具有積極的意義。傳統文化不只是文明瑰寶,還是提高美術教學質量的有效資源,教師要明確傳統文化應用的意義和價值,善于在美術教學中納入傳統文化元素,不斷拓展學生的文化知識面,確保傳統文化和美術教學有效融合,進而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方霞.開發傳統文化豐富美術課堂—談傳統文化在美術教學中的開發和應用[J].教師,2019,(36).
[2]鐘俊善.在美術教學中如何弘揚和傳承傳統文化[J].鋒繪,2020,(2).
[3]羅黔軍.傳統文化在高校美術教育改革中的思考與探討[J].農家參謀,2020,(16).
[4]鄭李想.小學美術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應用研究[J].國際教育論壇,2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