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清
摘? 要:語言表達在人的成長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幼兒階段是人們語言能力形成的基礎階段,在這一階段強化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工作,對幼兒當前及未來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具有不可忽視的積極作用。基于此,文章結合幼兒園語言教學現狀,重點分析在幼兒園教學中如何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并提出相關對策。
關鍵詞:幼兒園教學;語言表達能力;培養策略
語言表達能力是衡量人才素質的一項重要參考。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應該從幼兒入手,在幼兒園階段就加以強化。基于此,在幼兒園教育中,教師應該采取各種有效策略,加強對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和訓練,為幼兒創建良好的學習環境,促進幼兒綜合能力的提升。
一、幼兒園語言教學現狀分析
1. 教學目標模糊
結合當前幼兒園語言教學目標來看,要求教師不但要掌握專業的教學技能,還要能夠結合教學要求制訂可行性教學計劃、明確教學目標。但是在實際教學中,部分教師缺少對幼兒實際情況的思考、分析,導致其所制訂的教學目標缺少針對性,未能針對幼兒當前的語言表達情況開展教育培養工作,影響幼兒語言教學效果。
2. 教學方法落后
現階段,大部分幼兒教師在對幼兒進行語言教學的過程中,采取的教學方法比較單一,主要以看圖講故事為主。這種教學方式與現階段有關幼兒園語言教學的要求相背離,無法有效提升幼兒的發散性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由于教師選用的語言教學方式與幼兒學習特點存在偏差,導致幼兒在學習過程中容易產生抵觸、厭煩的情緒,不利于教學目標的順利完成。除此之外,在教學中,部分教師無法正確取舍教學內容,消耗大量時間用于糾正幼兒的發音,在某種程度上抑制了幼兒的學習興趣,進而無法獲取理想的教學成果。
3. 教學內容枯燥
部分教師在進行語言教學時,盲目選擇教學內容,或者選擇的題材千篇一律、枯燥乏味。這些教學內容不但不能滿足幼兒的學習要求,也無法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進而影響幼兒語言教學的整體效果。
二、幼兒園教學中培養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策略
1. 創建良好的語言環境
語言表達能力是可以通過后天培養逐步形成的。因此,良好的語言環境對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有著重要意義。教師需要結合幼兒的學習特點,為其創建良好的語言環境,讓幼兒可以在相應的環境中靈活運用語言,自由表達自己的觀點和見解,凸顯幼兒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同時教師還要引導幼兒學習更多的語言詞匯,豐富幼兒的情感。例如,教師可以結合實際生活,列舉一些能夠吸引幼兒注意力的生活案例,并在其中穿插些新的詞匯,以加深幼兒對這些詞匯的理解,激發幼兒語言學習的興趣。
2. 組織多種交流活動
從當前情況來看,我國大部分幼兒園在開展教學活動時,都是以教師為主體,幼兒處于被動地位,活動期間也少有師生之間的交流,整個活動過程枯燥乏味,學習效率較低,這樣不僅會降低幼兒的學習興趣,同時還會阻礙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該靈活設計多種交流活動。首先,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具有趣味性的教學活動,如表演活動,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讓幼兒自主參與到活動中。其次,教師在組織活動時,應該結合幼兒的實際情況,以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最后,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參與戶外活動,并邀請家長一同參與,促進幼兒與家長之間的交流,便于家長了解幼兒的實際學習情況。
3. 豐富語言教學材料
對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要求教師根據幼兒的心理特點,選擇具有趣味性的教學材料,以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興趣。在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時,需要從幼兒的興趣愛好入手,為幼兒提供豐富的學習材料,促使幼兒的語言表達更加通暢。在幼兒語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靈活采取各種教學方法,科學制訂教學計劃,適當對幼兒進行生字、生詞的教學,增加幼兒的詞匯量,或者帶領幼兒閱讀一些其比較感興趣的故事書,以培養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并引導幼兒組織語言復述故事內容,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總而言之,對幼兒進行語言教育,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是當前幼兒園教學的重要內容,且具有現實意義。語言教學是一項長期性工作,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結合幼兒的實際需求,選擇有效的教學方法,以幼兒為教學主體,努力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加強教師與幼兒之間的互動交流,幫助幼兒樹立學習自信心,鍛煉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促進幼兒綜合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馬宇昂. 淺談做好幼兒園語言游戲化教學的策略[J]. 中國新通信,2019,21(17).
[2]張亞妮,邵秀存. 以繪本教學促進幼兒語言與思維協同發展[J]. 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2019,35(5).
[3]陳穎. 幼兒園教學中培養幼兒語言能力的重要性及實踐探究[J]. 讀寫算,2022(4).
[4]王瑩瑩. 幼兒園教學中幼兒語言能力的培養策略[J]. 當代家庭教育,2021(28).
[5]黃羽. 在幼兒園教學中如何培養幼兒的語言能力[J]. 科普童話,202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