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盛榮
摘 要:生物教學的過程是一個不斷探索與嘗試、逐步培養和完善能力的過程,在學生進行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通過不同方法引導學生對生物學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進行思考,從而靈活地運用自己所學知識處理各類現實中的問題。情境教學法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的應用,使學生可以從直觀理解與觀察中提升認知,以便更進一步地了解高中生物知識,從而更好地把生物常識運用在現實生活中。情境教學法在高中生物課堂中的應用有著重要意義,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有助于構建高效的生物課堂。本文從問題情境、多媒體情境、生活情境等入手研究,重點討論如何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應用情境教學法,以期引導學生更好地理解高中生物知識。
關鍵詞:情境教學;高中生物教學;應用分析;
一、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現狀分析
在高中生物課程中,由于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所以生物教師也應發揮出學生的主體作用。但是由于受傳統教學模式和升學壓力等因素影響,大部分高中生物課堂教學存在一些不足,為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的效率與質量帶來了一定的消極影響,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學生沒有較高的學習興趣。高中生對事物的理解能力不同,但是許多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沒有注意到這一點,導致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無法跟上教師的講課進度,學習的興趣自然逐漸低下。另外,有些同學認為自己已經掌握了教學內容,而有些學生認為生物知識比較抽象、復雜或者與生活聯系不太密切等,導致他們對生物學習興趣不高,甚至會出現厭學情緒,進而影響教學效果。二是學生缺乏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生物課程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但是在高中階段,大多數教師都采用口頭講解或記筆記的教學形式,較少開展生物實驗,無法讓高中生真正理解教材中的生物實驗環節及操作技能等知識,導致學生在進行生物學習時,往往處于一種非常被動的狀態。在被動學習中,學生缺乏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難以提高生物教學的效果。三是生物教學方式單一。部分高中生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重視考試成績的提高這一硬性指標,在課堂上采用“填鴨型”“灌輸型”教學模式,嚴重忽略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以及學生的學習興趣。單一的教學方法導致學生無法全身心投入生物學習。
二、情境教學法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有效應用策略
(一)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探索興趣
興趣是學生開展一切學習活動的基本前提,所以教師在生物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應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將此作為開展教學活動的關鍵點。情境教學法是一種常用的生物教學模式,它根據學生對知識的興趣引導學生對知識展開探索,不但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可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與探索能力,從而增強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教師應按照課堂的具體內容創造課堂情境,讓學生先在腦海中形成問題,再利用問題提高學生的探索興趣。例如,學習“遺傳信息的攜帶者”這節課時,教師可以在新課引入的環節中創設問題情境:“同學們在平時看電視劇的時候都見過滴血認親的橋段嗎?你們認為這種親子鑒定的方式是科學的方式嗎?”由于這個問題比較簡單,大部分學生都會快速回答這種方式不科學。教師等學生回答完之后可以繼續向學生提問:“那什么方式的親子鑒定方式才是最權威、最科學的呢?”學生能根據自己所學的知識以及課堂的預習準確回答出問題的答案DNA。此時教師可以將課程教學引入:“那么你們知道人們是怎么根據DNA鑒定親子關系的呢?讓我們在課本里找一找答案。”提出具有趣味性的問題情境不僅能順利引入課程教學內容,還能調動學生的探究興致。在設計好問題教學情境之后,教師還可以順勢用提問引導學生通過認識核酸的功能分類,探索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特點,最后完成本節的知識目標,培養學生的比較和綜合能力,并推動生物學科核心素質的建立與發展。
(二)創設多媒體情境,營造生動學習氛圍
多媒體設備具備速度快、效率高、資源豐富等優點,且利用多媒體設備能將知識以更加直觀的方式呈現在學生面前,多媒體不僅受到許多高中生的歡迎,還為生物課堂教學增加了新的活力。為此,高中生物教師應積極地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使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利用網絡平臺開發更加豐富的多媒體資源,使多媒體教學情境和生物學教學內容有機融合,給高中學生營造出一個生動活潑、內容豐富的學習氛圍,從而改變傳統生物課堂教學中乏味、沉悶的現狀,從根本上激發出高中生對學習生物知識的主觀能動性,借助科技的力量構建現代化生物教學課堂。例如,學習“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這節課程時,教師就可以創設多媒體教學情景,用多媒體設備將“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以動畫的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在生動的教學情境下主動思考、理解、探討、交流關于協助擴散、自由擴散以及主動運輸的特征與相關案例。通過設計多媒體情境教學,可以使學生對物質相關理論知識有了更加清晰的認知與了解,從而更好地對理論知識加以內化與運用。
(三)創設生活情境,降低學生學習難度
新課改的目的不僅是讓學生掌握更多的理論知識,還要引導學生提高知識的運用能力,培養學生能夠靈活運用理論知識解釋并分析現實生活中的現象的能力。為此,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也應與實際生活相關聯,創設生活情境,這十分符合高中生物學科的教育目標。生物學中的生命科學具有大量與生命規律、生命特征相關的科學知識,還有與實際生活相關聯的理論知識,學習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生活情境,將生物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從而培養學生靈活運用理論知識的能力。
三、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高中課程改革的深入,教師越來越重視培養學生在生物教學中的積極性與參與熱情。情境教學法逐漸成為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在高中生物教育中也獲得了更加廣泛的運用。通過運用情境教學法,創設問題情境、多媒體情境、生活情境和實驗情境,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課堂知識和教材的理解,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創造力,從而實現其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 趙凱.淺談情境教學法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生數理化(學研版),2012(05).
[2] 唐曉春.“認知沖突”情境教學法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生物教學,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