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小佩 何依麗



摘? 要: 分析了當前空乘大學生就業面臨疫情沖擊與國內就業形勢嚴峻等多重挑戰。通過調查了解到,當前浙江空乘大學生雖認識到疫情對航空業有影響但仍堅持以航空服務業為主要就業目標,預期薪資高,希望學校提供個性考證需求等信息。針對后疫情時期該專業的就業困境,提出空乘專業大學生應該關注疫情與中國當下經濟業態,端正就業心態,高校應該加大空乘專業課與民航旅游服務類市場需求的黏合度、搭建多途徑考證平臺、滿足學生個性化“X”考證需求、提高其綜合素養,拓寬空乘專業大學生多種就業通道。
關鍵詞: 空乘專業; 就業; 困境; 對策與建議
中圖分類號:G710?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1-2153(2022)03-0103-06
一、研究背景及意義
19至20世紀,隨著歐美工業化迅速發展,歐美職業大學辦學熱潮掀起。西方職業大學歷兩百年發展,已形成專業精分細化、特色鮮明、適合各自國情的職業教育[1]。美國立足社區,培養適銷對路的社區人才,做到人才就業專業對口率高。德國實行“雙元制”校企高度合作,注重培養嚴謹、敬業精神的技能人才[2]。英國注重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與發展能力、應用現代技術能力和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職業大學為歐美各國的產業革命及時輸入了職業人才,促進了歐美經濟的快速發展。一個國家的職業教育水平及其發展情況,從某種程度上反映了其工業化進程與水平。中國職業教育發端于20世紀初,起步于20世紀七八十年代、蓬勃于21世紀初,雖晚于歐美但后勁十足、發展迅速[3]。1918年黃炎培首創上海中華職業學校,其后他提出職業教育的目標“使無業者有業、使有業者樂業”[4]。21世紀隨著我國現代化發展,職業教育為社會培養了大量急需的人才。服務區域產業經濟、服務社會國家建設,是當下職業教育的使命。浙江省是全國最早進行改革開放、經濟活躍的省份,相應地,浙江的職業教育也走在全國前茅。同時形式多樣、體制多樣的職業教育在浙江得到探索,如“學徒制”“工匠精神”“校企合作”“工學結合”“訂單培養”等。專業種類多、就業針對性強、實務操作能力突出的職業院校畢業生受到多種經濟成分并存、私營經濟活躍的浙江市場的歡迎。同時,浙江還把職業教育目標投向更廣闊的藍天——航空服務業。2000年,浙江育英職業技術學院率先開設了空中乘務專業。近年來,浙江高職院校空乘專業招生有逐年擴大趨勢,2017年浙江7所高職共招錄890人,2018年1085人,2019年浙江有11所高職院校共招錄1358人,2020年浙江10所高職開設了空中乘務專業,招生1128名(見表1)。空乘崗位以優雅的職業形象,良好的服務品質受到考生、家長及用人單位的青睞,累計近三年(2018—2020年)浙江高職空乘專業學生達3438人(見表1)。這還不包括浙江海洋大學、中國傳媒大學、浙江育英職業技術學院開設的空乘繼續教育專業。因此,以航空業與旅游服務業為就業目標的空乘專業學生今后就業競爭勢必激烈。
此外,隨著我國經濟結構的調整、產業革命的深化、智能化自動化時代的到來,就業矛盾近年來突顯。2019年國家提出“百萬擴招”,旨在通過人才教育培養、人才回爐重塑以緩解就業矛盾。2020年初大爆發的新冠疫情讓中國經濟遭到重創,外貿訂單銳減,國內外貿易萎縮,第三服務業凋蔽。以航空業與旅游服務業為主要就業目標的高職空乘大學生未來兩三年就業將雪上加霜。
現階段研究疫情對職業院校影響與空乘專業大學生就業的文章有不少,如臧志軍審視疫情對職業教育的影響,認為職業教育需要同時服務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疫情影響產業結構調整,一些民生安全衛生保障產業將會受到重視[5]。賴善莉則結合抗疫過程,提出要始終深化職業學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堅定信心、匯聚力量、弘揚升華偉大抗疫精神的重要價值和深遠意義[6]。研究空乘專業大學生就業的文章有不少,如圣雪瑤通過訪談安徽師范大學,了解到空乘專業畢業生就業困境,并提出從加強課程建設和內涵建設方面提出對策[7]。龔旖凌通過分析空乘專業學生的就業滿意率,建議要對空乘專業學生的就業價值取向進行正確引導和教育,解決就業問題[8]。以上研究雖然各有所長,但沒有結合浙江職業院校空乘專業大學生面臨的就業問題進行深入分析,給出合理建議。通過搜索知網發現,采訪調查新冠疫情下浙江空乘專業學生就業的文章為0。這正是本課題要深入研究的意義所在。本課題通過訪談空乘專業大學生與其教師采集浙江空乘專業大學生就業心態、存在困難、期望幫助等信息,并結合經濟現狀、疫情發展,提出空乘專業不僅要培育專業人才,更應該提升綜合素質,提倡考證,培養適應性強、就業面廣的人才。
二、當前空乘大學生就業面臨雙重挑戰
(一)國內國際民航業面臨疫情重大沖擊
2020年初暴發的新冠疫情,讓我國生活生產遭重創。2020年上半年我國第一季度GDP下滑6.8%,服務業大受沖擊。整個第一季度,各類航班85.76萬班,同比降低40.93%[9]。2020年2月份民航局出臺“一國一線一周一班”國際航班政策,頒發《民航局關于調整國際客運航班的通知》(民航發〔2020〕 27 號)[10]。由于受疫情影響,多數航班停運,民航局面臨大面積裁員停薪困境。民航局公布2020年2月民航行業虧損245.9億元,其中航空公司虧損209.6億元;2020年第一季度民航業虧398.2億元,航空公司虧損336.2億元,虧掉2019年全年利潤的80%。2020年第一季度,各類航班85.76萬班,同比降低40.93%,環比降低42.42%[11]。2020年夏秋季航班計劃,上海浦東機場日均航班量1314班,同比下降14.8%;廣州白云機場日均1241班,同比下降12.7%;北京首都機場1164班,同比下降33.6%[10]。現階段,我國疫情雖然取得階段性勝利,生活秩序恢復正常,但國外正面臨秋冬季新一波新冠疫情肆虐,面臨停產失業、停課。2020年12月份英國出現變種新冠病毒后,超40國禁飛英國,近4萬家零售商深陷財務困境,英國面臨二次衰退危機[11]。新冠疫情的全球大爆發,并且病毒不斷變異,嚴重影響世界經濟發展,未來的幾年也很難徹底消除疫情。雖現今中國疫情得到控制,但短期內無法消除對航空業的沖擊。2021年春節不提倡聚集,國外旅游幾乎銷聲匿跡,國內短途游也深受影響。國內外航空業受疫情沖擊程度很大。因此,以航空服務業為主要就業目標的空乘專業大學生的就業必將受到嚴重影響。
(二)國內就業形勢嚴峻
由于長期以來,我國城鄉經濟體制的二元制導致發展極不平衡,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涌向城市,同時我國改革深化期城市產業結構調整深化及高校擴招帶來畢業生供給過剩,造成當前就業供需不平衡的矛盾。一方面,低素質勞動力剩余,另一方面,高技能工人、新興行業人才短缺。2017年全國農民工數量為28 652萬人,城鎮失業人口971萬[12]。2019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就業是最大的民生”,他強調“要堅持就業優先戰略,把解決人民群眾就業問題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充分的就業”[13]。轉變低素質勞動力為工業革命需要的技術能手,提高人才素質是助力工業革命、緩解就業困境的好措施。2019年5月教育部提出“百萬擴招”,各職業院校通過放低入學門檻,接納農民工、退伍士兵,擴大再培訓教育與升學需求。2020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874萬,同比增加40萬人,畢業生總量偏大[7],加之我國產業正在轉型升級到自動化、智能化階段,所以畢業生就業崗位少、就業競爭激烈。而這表現在更多就業不如意或就業預期不好的人轉向考研,2020年國內考研人數增加到340萬,較2019報考數290萬,多出50萬[14]。預計2021年以后未來幾年,空乘專業大學畢業生面臨的就業競爭更加激烈。
三、空乘專業大學生的心理預期與現實就業落差
2020年12月至2021年3月,筆者對浙江育英職業技術學院空乘專業600名大學生及8名空乘專業教師通過面對面訪談、微信、QQ及部分問卷調查進行全面調研,內容涉及新冠疫情對航空業的影響、空乘專業優勢、學生畢業后打算、就業單位、就業薪資等方面。發現目前空乘專業大學生為就業擔憂,心理預期與現實就業有落差,主要表現以下幾點。
(一)普遍認識到疫情對航空業的嚴重影響,但仍堅持以航空業為主要就業目標
大多數同學認識到疫情對當前就業有嚴重的影響,有65.95%同學選擇與航空公司和機場相關的工作,詳見圖1。其中有54.29%學生選擇航空公司為最有意向就業單位,其次是國內機場,占11.66%。受疫情的影響,浙江省近幾年的空乘專業就業形勢嚴峻,將使航空公司人才更新率、招聘人數較往年下降。據悉,2018年東方、長龍、吉祥、廈門等四家航空公司來浙江育英職業技術學院招聘。2019年,吉祥、海南、南方、東方等四家航空公司來校招聘。但2020年,只有春秋、吉祥、長龍等三家航空公司來校招聘,并且招聘人數明顯減少。
(二)受以往空服類就業的高薪影響,空乘專業大學生就業薪資預期較高
從2015年至2019年我國空乘、機場服務類畢業生各專業收入待遇較高(詳見表2)[15],其中空中乘務近5年平均月薪8251元。2019年,浙江育英職業技術學院空乘專業畢業就業一年的大學生平均月薪6238.68元[16]。據筆者調研,約有25%的空乘專業大學生期望月薪10000元以上,而期望8000—10000元約占20%,期望6000—8000的約占30%。空乘專業大學生的這種高期望收入與目前就業緊張、我國經濟發展放緩、民航業與旅服業不景氣形成沖突。
(三)認識到自身技能與素質的重要,但自身素質水平有限、跨行考證困難
面對今后就業的多樣性與不確定性,大多數空乘專業同學認識到自身技能的重要性,有部分同學有強烈的考證意識。目前浙江空乘專業學生的考證有:普通話證書、英語等級證書、計算機證書、禮儀證。目前,浙江空乘專業大多在職業院校的提前批招生,該專業強調面試形象,約占總入學成績的50%。因此,大多數空乘大學生外貌形態較好,但普遍高中時的學業成績不理想、基礎素質不佳。高職大學生雖然是三年的學制,其實在校學習理論課時間只有兩年。因此,高職空乘專業大學生想短時期提升素質并非容易。但采訪到的同學們普遍意識到今后就業,是對自己綜合素質的考驗,因此很多同學想要借助各種考證來尋求就業保障。目前,浙江高職院校雖然針對各類專業有不同的考證要求,但各類專業間的考證壁壘沒有打通。如,浙江育英職業技術學院的文秘專業同學都要求獲得國家二級秘書資格證,酒店管理專業要求考茶藝證、餐飲證,但是空乘專業大學生并沒有這些證書考證計劃。
四、空乘專業學生教育調整與就業出路對策
(一)端正學生心態,關注疫情與中國當下經濟業態,端正就業心態
2020年我國經濟雖經歷疫情劫難,但GDP在第一季度下滑后,第二、第三、第四季度呈現出強勁的V型復蘇態勢,全年GDP達2.3%,是世界上唯一GDP上升的國家[17]。空乘專業學生的教學除了教學大綱規定的內容外,應該植入時下世界新冠疫情發展態勢及我國經濟發展各行各業的動態變化。世界范圍疫情并未控制,中國的經濟雖然強勢反彈、在全球經濟低迷狀態下暫時處于引領地位,但疫情的威脅還在,尤其是對航空服務業、旅游業的沖擊不可能在短期中驅散。引導好空乘專業大學生關注新聞,尤其是關注中國、國際航空業的發展現狀,并在課程教學中適當加入時事經濟,潛移默化樹立起空乘專業大學生對整個經濟形勢的關注和正確判斷,并及時調整就業心態,不要盲目追求高薪,而是適時調整期望值。目前,浙江空乘專業大學生,主要就業方向為民航服務業,具體崗位包括空姐、機場安檢員、空中安全員等,其他方向的崗位有高鐵動車列車員、銀行大堂經理、五星級酒店職員、高薪私企職員等。
(二)及時加大專業課與民航旅游服務類市場需求的粘合度
浙江空乘專業大學生,主要就業方向為國內外民航業及省內旅服業。浙江經濟活躍、私營企業眾多、第三服務業發達,尤其杭州、寧波、溫州等城市。空乘專業大學生在專業課上以“空服”為主,應該及時考慮當前由于疫情影響,民航突發應急措施增多,如航班緊急停運、疫情排查。另外也應該考慮到目前空乘擴招、就業瓶頸等問題,浙江高職院校應該適當增加服務區域經濟、地方經濟需要的課程,以便空乘專業大學生有更廣闊的就業方向。空乘專業教育要與市場需求相結合,要基于就業需求來確定最終的教學培養目標。高職院校需根據航空單位、企業公司真實需求來制定實訓內容,為空乘類大學生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浙江省高職院校空乘專業除了強化專業課程設置,更應該考慮整體課程體系與社會發展及市場需求的緊密聯系,比如增開專業的選修課,如航空疫情應急處理、特殊旅客服務、值機業務辦理、地面服務、酒店管理、銷售技巧等課程內容。
(三)搭建各種平臺,鼓勵空乘專業學生“1+X”考證,提高其綜合素養
2019年教育部印發《關于在院校實施“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方案的通知》,鼓勵高校依據國家職業標準,借鑒國際國內先進標準,體現新技術、新工藝、新規范、新要求等,開發有關職業技能等級標準[18],也鼓勵高職大學生擁有多種職業技能[19]。其實職業技能考證制度在浙江高職院校已實行十幾年,如浙江金融職業學院的保險專業要考保險經紀人資格證,浙江經濟職業技術學院的汽車維修專業要考高級維修工、二手車評估師證,浙江育英職業技術學院電商專業要求考取電子商務師資格證。浙江育英職業技術學院更是把“走進學校的大學生,培養出來的是職業人”作為教學理念[20]。相應專業資質的職業資格證書,為大學生提供了質量就業的保障。雖然浙江高職院校考證繁多,但往往學院內部各專業間有明顯界限,跨專業跨行考證存在院系間壁壘。如何滿足當下大學生個性化需要的職業考證,溝通起學院內部、學院之間的學分銀行,打通多樣化考證的個性化需求,既是國家職業教育發展的要求,又可以滿足當下空乘專業大學生根據個人興趣愛好,獲取相應證書、助力就業的一種途徑。浙江高職院校應該根據新時期就業的多樣性與不確定性,除了加強與重視空乘專業畢業生綜合素質的培養,還應該打通專業資格考證壁壘,構建學院內部考證自主選擇并輔導考證學生的教學培訓制度。此外,院校之間加強合作,建設學分認同機制和考證互通機制。鼓勵空乘專業大學生根據自己個性需求,考取相應證書,如導游證、茶藝師資格證、會計證等,以便使空乘專業大學生能實現多渠道就業。
五、結語
空乘專業是高職院校一大特色專業,它曾受到社會大眾的追捧。現今空乘專業大學生的就業不再唯藍天,不再唯高薪資。空乘專業大學生應該理性認識到,從高中階段的學習至上到大學階段的外表至上的大逆轉并不成立。空乘專業大學生更應該立足現實,在激烈的就業競爭中,提升自己的綜合素養,瞄準高端服務業,服務藍天,也可以服務當地地面經濟。在當下就業危機日漸加重、航空業受疫情影響有所萎縮的背景下,高職院校既需負責起空乘專業課程內容的適時更新與調整,加強空乘專業學生的考證;又要努力搭建起空乘專業的各種就業途徑,及時指導其就業的心態調適。讓空乘專業大學生借助以往良好的聲譽影響及自己的努力,實現更廣闊的就業路徑與更開放的就業平臺。
參考文獻:
[1] 李博. 國外高等職業教育對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啟示[J]. 遼寧高職學報,2018(10):39-41.
[2] 薛思敏,董顯輝. 德國高等教育“雙元制”項目發展現狀及其特點[J]. 職教論壇,2020(9):162-168.
[3] 元小佩. 新轉型時期浙江省高職院校發展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 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1):11-14.
[4] 陳穎. 新時代黃炎培職業教育思想研究[J]. 石家莊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6):10-13.
[5] 臧志軍. 后疫情條件下的職業教育改革:公共政策的視角[J]. 職業技術教育,2020(12):8-13.
[6] 賴善莉. 抗疫過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在職業學校的介入機理研究[J]. 職業,2020(24):35-36.
[7] 圣雪瑤. 空乘畢業生就業力問題研究:以安徽師范大學空乘專業為例[J]. 經濟導刊,2017(31):145-147.
[8] 龔旖凌. 空乘類大學生就業價值取向變化特點及正確引導[J]. 文存閱刊,2018(19):45.
[9] 各國GDP環比增速:美國增長8.39%,日本增長5.3%,我國怎么樣?[EB/OL]. [2021-03-04]. https://new.qq.com/rain/a/20201208A0GQ3100.
[10] 田盛. 新冠疫情對航空公司的影響及財稅建議[J]. 中國總會計師,2020(8):88-89.
[11] 超40國禁飛,近4萬家零售商陷嚴重財務困境!英國面臨二次衰退危機[EB/OL]. (2020-12-22)[2021-02-27]. https://finance.ifeng.com/c/82Phn35FjDh.
[12] 2018年我國就業狀況調配分析報告[EB/OL]. [2021-05-10]. https://www.docin.com/p-2233696391.html.
[13] 白天亮. “就業優先”背后的“最大民生”[EB/OL]. (2019-03-14)[2021-05-10] https://theory.gmw.cn/2019-03/14/content_32638960.htm.
[14] 2020考研數據:總人數340萬,雙非考生占86%[EB/OL]. [2021-02-27]. https://zhuanlan.zhihu.com/p/93514847.
[15] 汪寧. 疫情防控對航空職業院校畢業生就業影響的研究[J]. 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20(4):100-102.
[16] 浙江教育評估院. 2019屆浙江省高校畢業生職業發展狀況及人才培養質量調查報告[Z].
[17] 國家統計局:2020年我國經濟總量突破100萬億元 人均GDP連續兩年超1萬美元[EB/OL]. (2021-02-28)[2021-03-02] http://news.eastday.com/eastday/13news/auto/news/china/20210228/u7ai9752050.html.
[18] 于忠寧. 1+X,將給職業教育“加”什么[N]. 工人日報,2019-04-19(5).
[19] 《關于在院校實施“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方案》的通知[A/OL]. (2019-04-10)[2020-03-04].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moe_953/201904/t20190415_378129.html.
[20] 宋連凱,潘冬子. 高職藝術設計類專業畢業環節“一條龍”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踐[J]. 當代職業教育,2011(8):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