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偉紅






【摘要】師范生在實習過程中能將抽象的理論轉化為鮮活的實踐,與已有實踐性知識和實踐經驗發生理性認知聯系,實現理論知識的深度學習,達到知識學習的理解和活性化目的,本文通過對2018級師范生實習以后的調查,旨在了解教育實踐與專業理論課程的融合現狀,對調查結果進行分析和研究,為下一步的融合改革提供參考依據,為融合舉措的提出指明方向。
【關鍵詞】實習;理論知識;融合情況;調查分析
對于師范生的培養以“產出為導向、以實踐為導向”,以實踐取向為價值傾向,以實踐為手段。但是,沒有理論指導的實踐是缺乏根基的實踐,是空中樓閣。教育實踐與教育理論具有緊密的聯系,是需要有機融合的。筆者對2018級實習生發放了問卷調查,主要以教育實習這一重要的教育實踐環節為例,調查師范生教育實踐與專業理論課程融合情況。
一、調查的目的
教育實踐是師范生職前教師教育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師范生的實踐教學能力的提升、教師教育情懷的培養和職業品格的塑造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與價值。2011年10月,教育部頒布的《教師教育課程標準(試行)》,以“育人為本、實踐取向、終身學習”作為基本理念。其中實踐取向強調教師是反思性實踐者,在研究自身經驗和改進教育教學行為的過程中實現專業發展。《標準》中教師教育政策方面第一次提出了“教育實踐課程”,而且要求與教師教育理論課程緊密結合。2016年3月教育部頒布《關于加強師范生教育實踐的意見》,提出將教育實踐貫穿教師培養全過程,整體設計、分階段安排教育實踐的內容,精心組織體驗與反思,促進理論與實踐的深度整合。筆者于2021年12月對2018級實習生分別發放了問卷調查,主要以教育實習這一重要的教育實踐環節為例,調查師范生教育實踐與專業理論課程融合情況。調查旨在了解教育實踐與專業理論課程的融合現狀,為下一步的融合改革提供參考依據,為融合舉措的提出指明方向。
二、調查設計與實施
問卷發放過程中,選取的是東莞理工學院教育學院(師范學院)大四的師范生作為問卷調查對象,師范生涉及的專業有小學教育和漢語言文學師范,具有語文教育和數學教育的學科背景。于2021年12月,對2018級大四師范生共發放了92份問卷,收回85份,有效問卷85份,有效回收率92.4%。
問卷調查主要是通過對大四師范生在全過程參與教育實習以后進行調查,以此真實反映實習生在實踐中體會到專業理論課程與實踐的融合情況,全面考察師范生以教育實習為例的教育實踐課程與教育理論課程融合現狀。
三、調查結果與分析
1、師范生教育類專業理論課的掌握程度以及對實習有用性的調查分析。
根據師范專業的人才培養標準和師范認證要求,小學教育和漢語言文學師范兩個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都涵蓋了這些課程:兒童發展心理學、教育心理學、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學、教育學、中外教育史、家庭教育學、班級管理、三筆字、美術基礎、教師口語、語文課程與教學論、小學數學課程與教學論,而且這些課程都能正常開出,其中教育心理學、心理學、教育學、中外教育史、三筆字、語文課程與教學論、小學數學課程與教學論這幾門課作為必修課開出;其他課程作為選修課開出,選修學生較多。并且學生在實習過程中也能充分認識到這些課程對教學能力提升以及教師核心素養的培養有多么重要!
其中35.29%的調查對象認為專業課程理論知識對實習幫助很大,48.24%的調查對象認為專業課程理論知識對實習幫助比較大,還有16.47%的調查對象認為專業課程理論知識對實習幫助一般。
其中67.06%的調查對象認為《心理學》課程對實習幫助比較大,71.76%的調查對象認為《教育學》課程對實習幫助較大,72.94%的調查對象認為三筆字對實習幫助較大,50.59%的調查對象認為《教師口語》課程對實習幫助較大,這四門課程都是超過半數以上的調查對象認為對實習幫助較大的教育類專業理論課程。《兒童發展心理學》、《教育心理學》、《家庭教育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小學數學課程與教學論》這五門課程只有超過30%的調查對象認為對實習幫助較大。
其中55.29%的調查對象對專業課程理論知識掌握得比較牢固,37.65%的調查對象對專業課程理論知識掌握得一般,其中只有4.71%的調查對象認為專業課程理論知識掌握十分牢固,還有分別為1.18%的調查對象對專業課程理論知識掌握得比較不牢固和十分不牢固。
從以上調查結果分析,專業理論課程對實習生的有用性還有待提高,究其原因,一般不外乎以下幾種情況:要么是師范生對專業理論學習還不夠扎實,要么是師范生對理論如何與實踐有機融合的路徑掌握得還不夠,要么是高校教師傳授的是與中小學需求脫節的理論知識。
2、專業理論課程知識在實習中的運用情況調查分析
其中60%以上的調查對象認為《教師口語》、《教育心理學》、《心理學》、《教育學》、《中小學心理健康》、《語文課程與教學論》、《小學數學課程與教學論》這七門課程的理論知識在實習過程中是經常或總是運用,從調查結果分析,這幾門課程理論知識調查對象運用頻率較高。
也有22.35%的調查對象認為從不運用《小學數學課程與教學論》課程知識去指導和規范實習課程教學,16.4%的調查對象認為從不運用《小學數學課程與教學論》課程知識去指導和規范實習課程教學,8.24%的調查對象認為從不運用《中外教育史》課程知識去指導和規范實習課程教學,7.06%的調查對象認為從不運用《班級管理》課程知識去指導和規范實習課程教學,從調查結果分析,這幾門課程理論知識還有部分調查對象掌握的不扎實或者是在實習過程中不知道如何去運用理論知識,導致理論和實踐兩張皮。
師范生在專業理論學習和教育實踐過程中,實現理論知識升華化,實踐活動理性化,師范生在實習過程中能將抽象的理論轉化為鮮活的實踐,與已有實踐性知識和實踐經驗發生理性認知聯系,實現理論知識的深度學習,達到知識學習的理解和活性化目的。在實習等教育實踐活動中,將實踐與所學相關理論知識聯系,達到教育實踐與專業理論課程的有機融合。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教師教育課程標準(試行)》,2011年.
[2]教育部,《關于加強師范生教育實踐的意見》,2016年.
[3]李強斌、王慧珍,“知行融合”:師范生能力提升的行動研究[J],教師教育學報(第5期),2020年9月.
[4]王漢江師范生教育實踐課程整合的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碩士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