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彩蓮
摘 要:伴隨我國教育的快速發展,涌現出越來越多的人才,口語交際成為必備技能。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口語交際是重要的版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對日后的人際交流會產生重大影響,因此,必須對小學口語交際予以高度重視。文章將從多個問題切入,對當前小學口語交際的教學現狀進行分析,并列舉相關的應對策略,逐步提升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口語交際;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8918(2022)23-0063-04
一、 引言
作為一種必備技能,口語交際在語文教學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特別是在小學階段更是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在如今強調和諧美好的社會中,口語交際對人們的日常的學習、工作與生活具有重要作用,其能夠起到溝通交流信息以及表達思想感情的作用,因此,教師必須重視小學時期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培養。為了能夠使得小學口語交際教學更加有效,需要對當前的現狀進行分析,并以此探究應對策略。
二、 小學口語交際教學現狀分析
(一)教學工作不重視
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教師更重視于學生在語文考試中所取得的成績,卻對口語交際缺乏足夠的重視程度,沒有提供充足的時間進行口語交際的教學,即使是在口語交際課上也僅僅是按照課本上的內容進行練習,采取學生練習、教師驗收的模式,使得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的提升非常有限。
教師對口語交際教學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缺乏認知,僅僅重視理論知識的學習而忽視了實踐,在教學目標的設計上也過于片面,相關的教學投入并不大,從而使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受到了嚴重影響。
(二)學生學習不主動
在進行小學語文口語交際的過程中,其主要形式是教師進行講解,學生在課堂中是被動參與,因為內心的緊張并不敢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抑或是在表達時吞吞吐吐,無法將自己的觀念進行準確傳達,從而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率,無法有效培養學生的口語意識。
而因為學生不同的生活環境,使其具有不同的性格,例如部分學生較外向,而部分學生則比較內向,使得不同學生在學習上的主動性也并不相同;部分學生具有較強的自尊心,不敢回答問題,學習積極性難以得到提升,進而不利于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此外,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具有重要影響,如果學生沒有學習興趣,學習的主動性就無從談起。
(三)流于形式的教學
現階段,在小學語文課堂上進行的口語交際教學還僅僅停留在表層,教師讓學生進行口語交際練習的過程與口頭作文相同,學生并不是在進行真正的交際,僅僅是在自說自話,且口語教學的覆蓋面僅限于部分積極的學生,使得口語交際教學工作流于形式,并未真正深入。
此外,在實際的語文教學過程中,課堂教學更多是教學生識字、閱讀和寫作,口語教學所占比例非常少,即使進行相關教學,也沒有開展更為深入的教學,口語交際的相關教學工作成為表面,沒有進行真正有效的學習。
(四)教學方法較落后
現階段的語文口語教學在方法上仍存在滯后性,并未對教學中的重難點進行深入分析,留給學生自主練習的機會并不多,教師在進行口語教學的過程中,過于機械化,既不貼近于生活,也不重視教學內容上的創新與改革,同時也難以真正滿足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方面的培養需求。
此外,在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方面,仍具有提升空間,部分學生尚未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教師也并沒有對此做出正確的引導,從而難以實現自我教育與成長,口語交際能力的實際表現與教學目標之間更是相差甚遠,且因為較為傳統的教學方式缺乏創新性,沒有真正考慮到學生的要求,使得口語教學陷入僵局。
(五)口語教學環境差
小學階段的學生最為重要的學習活動場所是學校,但因為小學生具有較多的學習科目,使其面臨一定的學習壓力,小學生的課余時間變少,從而難以進行口語交流的實踐。此外,因如今網絡信息技術的發達,各種不規范用語在口語交際中頻頻發生,對口語交際容易產生不良影響。
在教學環境方面,教師需要為學生構建良好的環境,但是現階段的口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并未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也沒有營造學習氛圍,使得學生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無法投入其中,教師在教學時也只是將課本上的內容進行講述,并未營造相應的氣氛,學生沒有真正進入到學習狀態。
(六)教師素質偏低
目前,口語教學中仍舊存在其他方面的問題,例如教師對課堂缺乏調控能力。口語交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很難將自身的正確引導作用發揮出來,學生之間的交流更多是按照教師的引導進行,使得課程的進行只能按部就班,無法真正培養學生自主交際的能力。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的綜合素質對學生口語交際的培養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口語交際在內容上具有復雜性和多樣性,涉及范圍廣,對教師的知識儲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一些教師卻缺乏足夠的知識儲備,使得學生難以接觸相關的知識,知識面無法得到拓展,進而使得口語能力難以得到提升。
三、 口語交際教學應對策略探究
(一)轉變教學理念
為了解決前面提到的各種問題,教師需要關注對教學方面的調整,對口語交際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與比重擁有充分認知,根據不同學生之間的差異,引導學生進行實踐,充分突出口語交際教學的重要作用,為學生日后表達能力的培養奠定堅實基礎。
如果要對教學理念做出轉變,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對如今的教育教學目標實踐狀況進行分析,從而使得語文教學中能夠突破過去的教學瓶頸,注重于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使得學生對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得到充分發揮。
此外,在教學時還應重視師生之間的雙向互動,使得學生在不知不覺間提升口語交際能力,進而掌握相應的方法和技巧。此外,教師還應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之間的比重進行合理調整,使得教學過程更具有科學性。
(二)激發學習興趣
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口語交際教學過程中具有關鍵作用,只有保障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夠使得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中來,進而使得課堂教學更加高效。因此,教師需要重視師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通過關注學生對學習的動向和興趣,使得學生更加主動地配合老師進行教學實踐活動,從而發揮口語交際教學的作用。
例如,在學習《女媧補天》時,教師可將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對其劇情進行簡單改編,通過角色扮演和臺詞分析以加深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此時學生在學習時會積極接受口語訓練,從角色的角度出發,對內容進行分析與研究。該教學方式符合如今提倡的重視學生主體,對學生的口語訓練也具有重要作用,教師能夠更好地了解該學生的真實想法,通過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以降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難度。
(三)強化教學實踐
1. 做足課前準備
口語交際必須圍繞某個話題才能進行,因此教師完成口語交際需要做足相應的課前準備。在教師上課前,需要對訓練內容進行細致研究,從具有較強知識性的內容到一些細節部分,都需要了解相關的知識點,為教學做好準備。
而學生在上課前,需要從多個渠道了解內容,還可以制作一些知識卡片,通過列提綱的方式進行交流。只有真正了解情況,學生之間才能夠進行交流,且在交流過程中能夠圍繞相關話題開展,在不知不覺間提升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2. 豐富教學活動
作為一個與母語最為密切的相關科目,在小學語文口語教學中有許多的訓練機會。為了能夠進行更多的口語訓練,教師應將學習資源進行充分運用,從而使得口語活動得到豐富。
例如,在學習《總也倒不了的老屋》這一類的文章時,教師可將課文內容進行加工,使其轉變為口語訓練素材,從而有效調動課堂氛圍,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課堂教學的關鍵是對教材內容的靈活運用,而非僅僅將教材內容向學生進行講解,因為口語交際的關鍵在于其靈活性。
3. 進行課堂調控
學生是口語交際訓練中的主體,教師在其中扮演著引導者的角色,因此需要對課堂進行有效調控,而課堂的調控則是需要人與人之間的雙向交流與互動,這樣才能夠凸顯出其意義。
在上課前,教師需要對課堂進行合理的規劃,其中包含了引出交流的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做法,以及課件的精彩程度和交流的大眾化等,都需要做出合理規劃,進而使得課堂教學有序進行。
4. 重視實踐工作
口語交際訓練中,最為重要的是實踐。通過實踐,學生能夠從中學到相應的經驗,并不斷提升自身的能力,進而有效提升口語交際訓練能力。例如,在低年級的課程教學中,教師應鼓勵學生積極進行實踐,通過創建情景氛圍使得學生能夠更加積極地投入到課程之中。
對較為畏懼發言的學生,教師應重點關注其在課堂上的表現,通過積極的交流溝通,以了解其心理狀態,結合實際狀況設計合適的教學方法。日常教學中,還要鼓勵學生做到細心觀察問題、耐心聽取發言、用心分析問題以及真心表達自我,從而讓學生更加主動地投入到實踐之中。
5. 加強口語訓練
如今的口語交際能力是對語文課堂實踐的延伸,通過理論與實際的結合,使得學生通過對自身能力技巧的掌握,以更好地鍛煉自身的交際能力。
由于學生的交際能力受到知識儲備與認知的影響,學生對自身觀點的表達也存在水平的差異。教師應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使其更加準確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四)豐富教學方法
在口語交際教學中,教師所選用的方式對學生的能力提升狀況與教學質量具有直接影響,在開展口語交際教學實踐時,教師需要將多種方式進行結合,不僅僅是作為表面的簡單形式,還要真正提升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從而使得學生獲得更多自主表達與創新的機會。
例如,教師可使用多媒體教學設備,通過影像和音頻,讓學生圍繞自己喜歡的話題主動進行討論,借助寓教于樂的形式降低對知識的理解難度。此外,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與動力,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提升自身的口語交際能力。
1. 創設教學情境
隨著人們對人際交往所提出的要求越來越高,任何地點都能夠作為交際場合,從學校到社會,交際活動無處不在,因此需要人們培養口語交際能力。為此,小學階段的口語交際課程訓練能夠對學生交際能力奠定堅實基礎,對學生未來的成長具有重要作用。
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具備創設教學情境的能力,為學生模擬不同的交際場景,因此,教師應根據生活實際與教學要求,讓教學情境更加有效、合理,教師在其中應積極發揮引導作用,鼓勵學生與同學和教師進行主動交流,通過合理的情境,激發學生的積極性,進而讓學生能夠勇于表現自我,提出觀點,促進其全面發展。
2. 運用分層教學
在教學過程中,每一位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因此其在性格、學習水平與知識基礎方面也存在差異性。為滿足不同狀況學生的需求,教師可采取分層教學的方式進行口語交際訓練,從而有效提升交際表達能力。
例如,在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年齡層開展分層教學,對中低年級的學生可采用故事、兒歌等形式提升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對高年級學生則可通過朗誦、角色扮演等形式對其口語交際能力進行訓練。
(五)營造學習氛圍
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為學生日后的人際交流打下堅實基礎,因此,在小學階段,為提升學生參與相關教學活動的積極性,提升教學效果,教師可為其營造良好的氛圍,使得學生能夠投入到課堂學習中。
例如,在進行以“大自然”為主題的口語交際練習時,教師可根據不同學生的實際狀況進行合理分組,之后向學生提出相關的問題,開展師生問答,隨后展開學生討論。在結束討論后,教師可隨機抽點一名學生闡述觀點,創建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
(六)提升教師能力
教師對口語交際教學缺乏深刻理解,使相關的教學工作僅僅停留在表面,無法達到真正有效的教學效果。為緩解這一狀況,教師需要進行不斷學習,不斷提升自身水平,從而使得學生更好地提升口語交際能力,進而提升教學工作的成效。
此外,在教學過程中,因小學語文的教材在口語交際的內容編排上缺乏可行性,外加我國對口語交際教學缺乏深入研究,使得相關工作受阻,因此,為了促進其發展,要因材施教,優化教學的內容與形式,提升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四、 其他建議
(一)發揮技術優勢
傳統的教學方式主要依托于教材,教學過程中依靠教師進行口述,且因為教學方式較為枯燥,使得學生的注意力難以集中,進而使得課堂教學無法得到預期的效果。隨著科技的發展,多媒體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中的應用,為課堂教學帶來了變革,增強了教學的生動性。
因此,教師應充分發揮多媒體信息技術的優勢,通過網絡獲取教學資源,以有效提升教學質量。以民俗風情為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通過網絡平臺搜索與民俗相關的圖片與視頻作為素材,以此為學生創設情境,讓學生借助對話交際的形式練習對民俗文化的描述,既能夠對學生的感官起到直觀刺激作用,也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讓課堂更加貼近生活,使得學生融入學習氛圍之中。
(二)采取激勵評價
激勵評價在教學中應用廣泛,秉承以人為本的原則,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的道德品質同樣重要,通過交流合作,使得學生能夠從多個方面進行發展,但在過程中應注意相關的細節。教師應多鼓勵學生,同時,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學習過程中,教師還應引導學生發掘語言的魅力,鼓勵學生進行實踐與創新,多多練習口才,采取正確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引導,并遵照個體差異,做到因材施教。例如,在進行以動物為主題的教學時,教師可鼓勵學生表達自我,并引導學生之間進行交流,以此提升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五、 結語
現階段,小學語文口語教學仍舊存在些許問題,例如對教學工作的不重視、學生學習較為被動等,且因為教學方式的落后,使得相關工作流于形式,沒有發揮出應有的效果。為此,在進行口語交際教學時,需要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教學情境與學習氛圍,采取激勵評價機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劃分教學層次,教師也應提升自身能力并做好課前準備,使得教學活動更加豐富,有效對課堂進行調控。在進行口語訓練的過程中,還應重視實踐,從而更好地提升教學工作的成效。
參考文獻:
[1]蔡維敏.關于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現狀的調查[J].讀與寫,2021,18(4):58.
[2]王遠翠.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現狀及應對策略探究[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5):646-647.
[3]劉小慧.試議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現狀及應對策略[J].語文課內外,2020(6):334.
[4]魏金秀.小學語文教學口語交際訓練現狀及改進策略[J].課外語文(下),2021(4):23-24.
[5]劉云嬌.小學低段語文口語交際的現狀與培養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21(4):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