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嗣禹 曹福存 楊翠霞 趙陽陽
[摘 要]德行修養是個人能否成才的最重要因素,思政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尤為重要。文章以大連工業大學藝術學院的園林建筑設計課程為研究對象開展課程思政建設研究,結果發現:專業課的課程思政建設首先要確立科學合理的人才培養目標,專業課教學內容和思政教育內容要有機融合在一起,要不斷優化課程教學方式與課程教學評價體系,多維推動課程思政質量的提升。
[關鍵詞]課程思政;課程改革;傳統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中圖分類號] G6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22)05-0165-04
“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 [1]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提出的要求。近些年,全社會都在追求高速發展,有些高校課程為了適應這種要求紛紛調整培養方案,在不同程度上減少或弱化了很多思政教育的內容,甚至有些課程的歷史淵源部分都被省略了。我們要高度重視這樣做的危險,優化授課內容,將專業課程內容與思政教育結合在一起開展專業課教學[2]。這種結合不是內容的簡單拼接疊加,而是有機結合、相互促進,打造1+1大于2的“金課”。
一、園林建筑設計課程思政的主旨
園林建筑設計課程是風景園林專業的必修課程,其課程思政是要將思政教育的內容經過精挑細選,有機融入專業課程當中,通過思政教育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更加高效、科學地去學習專業課程內容[3]。專業課程內容的講述也要融入綜合素質教育的內容,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道德水平并形成正確的政治立場[4]。
建筑伴隨著人類文明的誕生而產生,是人類文明的重要象征,記錄著文明的演變、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政治的變遷、經濟的飛躍等種種具有重大意義的變革[5]。我國的園林建筑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時代的苑、囿。在我國的山水園林中,對自然元素的運用是設計的重要內容,其中的建筑設計更是要和自然環境相協調,人、山水、建筑、植物這些要融為一體。中國園林建筑最大的特點即意境,它成就了享譽中外的中式山水園林[6]。開設園林建筑設計課程可以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讓學生加深對我們中華五千年燦爛歷史文化的了解與掌握。我國古代的匠人巧奪天工做出的這些精美藝術,其中蘊含的匠人精神非常需要學生去繼承與發揚[7]。通過課程學習,學生可以進一步增強文化自信心、民族自豪感,對專業更加熱愛,投入更多學習熱情,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8]。2017 年,習近平在出席清華大學相關活動時指出,我們的教育就是要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而不是旁觀者和反對派[9]。在園林建筑設計課程的教學過程有機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豐富教育內容,以更有效的講授方式進行授課,這些都是這門課程改革的努力方向。
二、園林建筑設計課程思政的設計方案
(一)精準定位,明確課程思政的教育目標
受學時數等客觀條件所限,想通過這門課程讓學生掌握全部的專業知識而且德育水平也得到巨大的提升,這是不可能實現的。知識需要一步步積累,思政教育需要讓學生在潤物細無聲中得到認識水平的提升。大數據時代,學生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得到自己所需要的各種知識,他們不再局限于教師的權威解讀[10]。這有利于大學生的成長,調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但是也會產生很多問題,比如對舊事物舊觀點的全盤否定、歪曲或誤用,這些都會造成學生誤入歧途甚至掉入深淵之中[11]。園林建筑設計這門課程要加強價值觀的正確引領。中國古代教育就有“師傅領進門,修行看個人”的說法,我們的課程教育也要把學生領進 “門”,不是一扇門,而是一系列“門”,比如知識大門、世界觀大門、人生觀大門等。我們要保證學生能夠進入正確的“門”,并且學會如何發現“門”,能夠判斷“門”的好壞。經過課程的引導,讓學生可以得到能力的全方位提高,愛國、愛家、愛行業的情懷得到增強,學會獨立思考,增強探索精神,勇于創新等[12],既學會做選擇又學會做判斷,成為知識、能力、素質兼具的新時代大學生。
(二)優化專業課思政內容與思政體系的設計
我們國家、社會這幾十年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有些傳統的德育形式與內容需要與時俱進。有的專業課教師在開展課程思政時先講解30分鐘專業課內容再開展15分鐘的德育教育,二者的內容關聯度不大[13]。這就使學生難以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提高德育水平,反而會產生逆反的心理,認為老師沒把專業內容講透徹,德育內容也講得不清楚,從而造成學生的學習效果差或學生失去學習興趣。
要想在有限的學時內完成一門課程的講授,對其內容必須進行精挑細選。在豐富的思政教育內容中我們要選取那些能夠和我們的專業課程相互促進、互為補充的內容進行講解。我們要先對專業課程的知識點進行詳細分析,選取合適的思政知識點對原有專業課進行補充。這個知識點的添加不是生硬的堆砌,而是一種完善性的補充,讓課程變得更加符合我們當代高等教育的需求[14]。園林建筑設計課程思政的內容與體系設計如下表、下圖所示。
園林建筑設計課程思政內容
[章名 學習主題 思政內容與專業
內容的結合點 園林建筑設計概論 1.中外景觀建筑發展史。2.園林建筑的特點、功能及分類。 通過對中國傳統建筑歷史的介紹,給學生進行文化傳承教育和民族自信心培養。 園林建筑設計的內容、方法和程序 1.園林建筑設計的內容。2.當代園林建筑的特點。3.園林建筑設計的構思方法。4.園林建筑設計的程序。 通過園林建筑設計全過程的展示,培養學生價值觀,讓學生在解決問題時能夠腳踏實地、認真求解。 園林建筑的構造與材料 1.園林建筑構造的類型及特點。2.園林建筑材料。 介紹最新的3R設計、生態結構和環保材料等可持續園林建筑設計元素,讓學生形成生態環保的設計理念。 園林建筑施工圖設計 1.園林建筑施工圖設計的內容。2.園林建筑的初步設計。3.園林建筑施工圖設計。 介紹工程圖紙及其相關的法律責任,以及部分設計錯誤造成的嚴重后果,強化學生的法律意識、責任擔當意識和職業素養。 園林建筑設計實例 1.園林建筑設計實例。2.設施及小品設計。 講解具體的設計案例,比如人民英雄紀念碑、蘇州博物館等經典建筑,用感人的建筑故事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講解設施與小品,新技術、新材料的創新設計,可持續的生態節能設計,文化創意設計等。分組進行紅色建筑設計,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與合作意識,并促進學生主動研究我們的紅色文化。 ]
(三)優化課程教學方式及課程評價體系
大數據時代為高等教育提供了很多便利之處,同時也為我們的教育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是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網上有無數的權威專家、學者為學生提供知識與信息,我們教師的最大優勢是和學生接觸的時間多,對學生的情況比較了解。我們可以結合學生的知識儲備、設計實踐經歷等選取最適合學生學習的內容、構建最有效的課程體系,以最利于他們接受的方式講授課程內容。同時我們還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將教書育人、言傳身教做到實處。其次,教學方式也要與時俱進,單純的知識傳授比重要適當減小,加強引導型授課。例如可運用現代設計理念講解中國傳統建筑設計案例,并設置一些討論題目,培養學生自學的能力,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學習研究的過程中,提高數據與信息的收集、分析等能力,逐漸加深對中國傳統建筑的了解,知道中國建筑在世界建筑中的重要地位,增強其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14]。教師在課程教學中除了要講授成功案例,也要適當加入失敗案例的講解,增強學生對職業規矩敬畏的感悟。
園林建筑設計課程的評價體系也是課程設計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評價的目的是更好地促進課程改進,從而更好地服務于我們的專業人才培養。課程評價體系可以分為短期和長期兩種。長期評價主要是定期邀請專家進行評估,也可以與學科評估等工作結合起來進行,同時要收集學生畢業之后的工作情況、社會對學生的反饋等信息,形成評價分析報告。短期評價主要包括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形成性評價的重點在于對學生學習全過程的記錄,教師借助大數據的手段可以對學生學習的全過程進行詳細記錄。上文提到教師的最大優勢就是對學生比較了解,開展形成性評價就是教師了解學生的最佳途徑。根據評價結論來調整授課的內容和進度,更利于學生學習[15]。終結性評價主要是對學生的課程作業、研究論文、獲獎等情況進行評價,激勵學生努力學習。
三、園林建筑設計課程思政改革的成果
園林建筑設計課程思政改革在大連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推行已有1年,整個課程教學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其教學效果有了提升。學生的課堂出勤率由原來的94.0%提升到99.5%,其課程成績的平均分也由原來的78分提升到85分。學生共完成紅色建筑設計方案61份并將其全部制作成實體模型,參加省級設計大賽獲得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多項,參加國際級VR設計大賽獲得優秀獎。學生們的學習熱情高漲,學習更加刻苦認真,后續課程的任課教師反饋,這一屆學生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高于前幾屆學生。上述數據能證明課程教學成果,但是由于推行時間有限,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處,我們還要進一步改進課程設計,以提高其教學效果。
四、結語
為祖國培養合格人才是我們高等院校的使命和責任,只有德才兼備、愛國愛民、愛崗敬業、勇于擔當的學子才是真正的人才。思政教育與專業課程教學的有機結合是高校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必要手段,二者相互促進、相互支持,能夠確保我們的教學目標得到實現。園林建筑設計課程思政還需要不斷在課程教學實踐中改進,完成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 參 考 文 獻 ]
[1] 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1).
[2] 習近平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強調: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 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N].人民日報,2019-03-19(1).
[3] 習近平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 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報,2018-09-11(1).
[4] 成桂英.推動“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三個著力點[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8(9):67-70.
[5] 鄧春蓉. 略論中國園林設計與中國文化自信[J]. 美術教育研究,2018(8):47-48.
[6] 王浩. 文化自信背景下常州市古典園林遺產保護與創新研究[J]. 鄉村科技,2018(28):70-71.
[7] 袁偉峰. 論中國古典園林理念對當代園林建設的影響[J]. 中國標準化,2019(2):136-137.
[8] 王文嫻. 論景觀設計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 中國民族博覽,2018(2):38-39.
[9] 習近平會見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顧問委員會海外委員和中方企業家委員[N].人民日報,2017-10-31(1).
[10] 肖香龍,朱珠.“大思政”格局下課程思政的探索與實踐[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8(10):133-135.
[11] 李鵬.“課程思政”在《風險管理》課程的實施路徑[J]. 智庫時代,2019(35):129,131.
[12] 李梁,劉翔宇.思想政治理論課目標、課程內容與教學方法的理論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9(4):96-99,104.
[13] 黃德昕. 應用型高校環境設計專業景觀設計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 遼寧科技學院學報,2018(4):92-95.
[14] 陸道坤. 課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問題及解決思路: 基于專業課程思政的探討[J]. 思想理論教育,2018(3):64-69.
[15] 宋慧. 從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堅定文化自信[J]. 沈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4):379-384.
[責任編輯:龐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