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伊萌

摘要:疫情推動了教育領域的重大變革,加速了職業教育信息化進程,促進了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發展。文章以湖南網絡工程職業學院工商企業管理專業“管理學基礎”課程為例,分析傳統教學中存在的學生積極性低、學習效果難以保證、制約學生信息素養培養等問題,指出基于超星學習通的“管理學基礎”混合式教學改革,能通過教學準備、課前預習、課中互動、課后檢驗、考核反饋等環節的實施,實現教學質量的提升。
關鍵詞:高職院校;“管理學基礎”;超星學習通;混合式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0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2)18-0055-03
當前,高職院校教學進入后疫情時代,高職教師一方面需要充分發揮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作用,另一方面要深入挖掘疫情防控過程中的隱性課程素材。而如何利用現有網絡平臺與課程教學深度融合,是教師當前需要解決的問題。本文以“管理學基礎”課程為例,分析該課程在傳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介紹應用超星學習通平臺進行教學改革的具體實踐。
“管理學基礎”是湖南網絡工程職業學院工商企業管理專業學生的專業基礎課程,旨在引導學生樹立現代管理的思想理念,讓學生掌握計劃、組織、領導、控制、溝通的重要理論和基礎知識,培養學生的基礎管理技能與素質,并能夠利用所學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分析、解決實際問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職業能力。本課程在第一學期開設,共48課時,后續課程是專業核心課程“個人與團隊管理”“零售門店運營管理實務”和專業技能課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2020年9月23日,教育部等九部門印發《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年)》,其中提到:適度擴大專升本招生計劃,為部分有意愿的高職(專科)畢業生提供繼續深造的機會。而管理學是管理類專升本考試中的必考科目。因此,高職學生學習“管理學基礎”對日后從事管理崗位、立志提升學歷具有重要意義。
疫情發生前,“管理學基礎”課程教學團隊經過多年的探索,積累了一定的教學經驗,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1.學生被動式學習,積極性低
“管理學基礎”授課對象是高職一年級學生,學生剛入校不久,還沒有從“填鴨式”的學習習慣中轉變過來,自主學習意識不強,且沒有相關實踐經驗,對于理論和案例的理解能力有限。一些學生被動接受知識,雖然教師在課堂上啟發學生運用創造性思維,但是學生的積極性不高,沒有形成課堂熱烈討論的氛圍。
2.課堂受時空限制,學習效果難以保證
在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的學習效果主要通過課堂提問、課后作業、期末考試成績體現,但是課堂時間有限,在一堂課內只能對個別學生提問,課后作業無法保證每次都能及時批閱,難以及時了解全體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并且期末考試在教學任務完成后進行,不能將期末考試中體現的學習效果在教學過程中進行適度調整。“管理學基礎”是一門集理論和實踐為一體的課程,根據知識留存率金字塔的相關結論,單純聽課知識留存率僅為5%,而通過討論、實踐、教授給學生,知識留存率可分別達到50%、75%、90%。因此,教師如果繼續按照以往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學生對知識的吸收有限,有可能短時間就會將管理學知識遺忘。而且線下教學受時間和空間的制約,無法兼顧“管理學基礎”課程的理論性和實踐性,難以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
超星學習通是面向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的交互式移動專業學習平臺,將課程、資源、學習、交互、測評等融為一體,為用戶提供一站式學習環境。超星學習通的功能較為廣泛,具有完善的教學模塊,課前的問卷、班級建立、通知、群聊、發布預習任務等,課中的簽到、選人、搶答、投票、隨堂練習等,課后復習都有相應功能支持,如作業布置、評分、章節測試等。該平臺數據統計功能強大,能夠統計各類學習數據,如章節學習次數、任務點完成進度、章節測驗及作業得分、在線考試以及考試統計等,還能監控到學生在超星平臺學習中的異常行為。教師通過數據統計功能可以綜合評估學生的學習動態,不僅能將學習行為反饋給學生,而且有助于自己在教學中進行適當調整,以擴展教學的深度。
依托超星學習通平臺進行“管理學基礎”課程混合式教學,有很多優勢。第一,學生學習從被動變為主動,積極性提高。學生可利用超星學習通資源進行自主學習,教師通過問卷調查可獲取學生感興趣的話題,進而設置與講授知識點相對應的主題討論,在課堂上組織選人、搶答等活動,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第二,打破時空界限,掌握學生學習效果。教師可在學習通上布置實訓分組任務,鍛煉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實現課程的能力目標和素質目標。教師通過數據統計功能,能夠及時檢驗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明確學習效果。第三,有利于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學生完成任務點需要先通過網絡獲取信息,然后結合所學知識處理信息,再根據任務要求利用信息在超星學習通平臺發表觀點,這有利于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
在后疫情時代,湖南網絡工程職業學院工商企業管理專業“管理學基礎”課程教師團隊積極轉變觀念,認真探索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改革,確定了以超星學習通為載體開展混合式教學改革的基本思路,通過教學準備、課前預習、課中互動、課后檢驗、考核反饋等五個環節,提高該課程的教學成效。
1.教學準備
教師先在超星學習通上建立“管理學基礎”課程,組建課程教師團隊。接著,教師在平臺上創建班級,通過發送班級邀請碼的方式讓學生掃碼進班,學生需將群昵稱改為真實姓名。然后,教師根據課程標準的教學模塊內容設置章節。為確保學生能熟練使用,教師要提前在班級空間中發布學習通學生版使用手冊。
2.課前預習
因“管理學基礎”課程課時較少,學生很難在課堂上掌握所有的重難點知識。教師可在超星學習通平臺設置每個小節的自主學習任務單,包含達成目標、學習方法建議、學習任務等,讓學生在預習時明確需要掌握的知識點和技能點。教師要提供熱點事件或熱點人物視頻引發學生的共鳴,設置學生感興趣的討論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布置小組任務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實踐能力。教師應要求學生在預習時做好重要知識點的筆記,并把不懂的地方及時記錄下來。而學生完成自主學習任務,不僅需要閱讀理解教材上的知識點,而且需要去網絡搜集信息并結合自身實際思考。
3.課中互動
基于預習環節學生已對每章節知識點有了大致的了解,面授課堂上的時間教師應主要用于重難點的講解和實訓。對于學生預習過程中的疑點,教師可對相關內容進行補充講解。在課堂實訓中,教師可主要采取主題討論、分組任務、項目匯報、情景模擬等形式。為了增強課堂的趣味性,教師借助超星學習通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通過選人、投票、隨堂測試等交互方式提高學生對課堂的參與感,加強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對于在自主學習任務單中設置的部分討論題,因為學生的認識水平及分析能力有限,不能完全領會題中之意,教師需在面授課堂中進行再次引導。基于后疫情時代,教師在每個教學模塊都設置了與防疫相關的討論題,并組織學生再次在課堂上進行討論,使學生能夠深刻認識防疫的管理內涵,深入體會企業所面臨的管理變革。后疫情時代主題討論題如表1所示。

4.課后檢驗
課后作業是檢驗教學效果的重要環節,在傳統授課模式下,教師一般布置紙質作業,但紙質作業不方便保存且不利于作業質量數據分析。在本次教學改革實踐中,教師提前在超星學習通中準備好作業材料放在作業庫中,根據教學進度及時發布對應章節的作業,并設置作業提交的截止時間。對于部分學生應付作業的情況,教師啟用打回重做功能,以引起學生對課后作業的重視。在作業功能中,教師不僅可以打分,而且能夠添加批語。一個模塊的學習結束后,教師可采用章節測試的方式檢驗學生的階段性學習成果。除此之外,課后階段的另一重要內容是輔導答疑,答疑包含個性問題和共性問題。對于部分學生存在的重難點理解問題,教師可提醒他們通過聊天小窗口進行咨詢;對于部分學生存在的共性問題,教師會進行歸納總結形成文字發送到班級空間供他們參考。
5.考核反饋
“管理學基礎”課程考核采取過程性考核和終結性考核相結合的方式,過程性考核和終結性考核各占比50%。過程性考核包括課堂表現、線上學習、項目訓練,教師可通過課內不定時點名、觀察、課堂提問來判斷學生是否按時到課并遵守課堂紀律、是否認真聽課,給出學生的課堂表現成績。教師再通過評判學生的項目內容質量、團隊協作、現場匯報效果等,給出學生的項目訓練成績。教師在超星學習通平臺統計模塊中查看學生的章節學習次數、作業完成質量、章節測試成績等數據,得出學生的線上學習成績。課程最后階段,教師通過超星學習通,完成從試卷建立到線上學生考試與教師監考,再到試卷的提交與評閱,進而確定期末考試成績作為學生的終結性考核數據。
總之,“管理學基礎”作為高職院校工商企業管理專業的專業技能課,在實施以超星學習通為載體的混合式教學改革過程中,緊密圍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標準,通過教學準備、課前預習、課中互動、課后檢驗、考核反饋等環節,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實現了線上線下教學的有效聯動。本次混合式教學改革實踐,也對高職院校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要求教師應認真思考如何優化網絡平臺教學資源,持續改善數字化教學能力,不斷探索線上線下教學模式融合的新方法,增強課程吸引力和學生參與度,強化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從而進一步提升教學成效。
參考文獻:
[1]杜書珍.后疫情時代高職專業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探究[J].廈門城市職業學院學報,2021(10).
[2]張建春.高職管理學原理課程教學改革實踐[J].中國農業教育, 2010(03).
[3]矯利艷.高職院校《管理學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的探討[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0(04).
[4]陳雪松,梁洪衛,王秀芳.基于超星“學習通”平臺的在線移動教學課程建設收獲[J].教育現代化,2019(53).
Research on the Mixed Teaching Reform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Based on Superstar Learning in the Post Epidemic Era
———Taking the Course of "Fundamentals of Management"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s an Example
Zhou Yimeng
(Hunan Network Engineering Vocational College, Changsha 410004, China)
Abstract: The epidemic has promoted major changes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accelerated the informatization proces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online and offline hybrid teaching mode. Taking the "fundamentals of management" course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major of Hunan Network Engineering Vocational Colleg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raditional teaching, such as low enthusiasm of students, difficult to guarantee learning effect and restricting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hybrid teaching reform of"fundamentals of management" based on superstar learning can be implemented through the links of teaching preparation, pre class preview, in class interaction, after class inspection and assessment feedback, realize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quality.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colleges; "fundamentalsofmanagement";superstar learning link; mixed tea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