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創客教育的主要理念是激發學生與眾不同的思維方式,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的實踐能力,最終鼓勵學生做獨具匠心的“創客”。本文將這一理念應用于初中英語閱讀課堂,引導學生在讀前尋靈感、讀中重研究和讀后促實踐三個環節中,做別出心裁的“創客”。
關鍵詞:創客教育;初中英語;閱讀課堂
作者簡介:榮娟,江蘇省昆山市兵希中學。
一、引言
創客文化的興起與國內外形勢和政策的變化有關。2015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眾創空間”的概念,這一概念既順應大眾創新的趨勢又緊跟創客文化的潮流。隨著“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提出,各級各類的科技培訓項目層出不窮,創客氛圍風靡一時。放眼全球,“工業4.0”的提出讓人類更加重視生產數字化、網絡化和機器智能化,對掌握虛實融合技術的人才提出更高要求?!皠撔?.0”的誕生鼓舞人們主動投身創造的過程,做符合技術標準的創造者。在國內外雙重創新背景的要求下,創客文化應運而生,并滲透到教育界,創客教育緊隨其后,成為教育工作者關注的熱點。
二、創客教育的來源
“創客”一詞由英語單詞“maker”翻譯而來,本意是指將個人感興趣的想法和有新意的主意付諸行動,通過實踐來實現這些想法的群體。最初的創客是指在信息技術、設計和電子等行業中有創新精神的一類人。在教育體制改革的背景下,素質教育理念落實于中小學教育的各類課程,培養創新精神和注重實踐能力日益成為教師對學生的要求。為了擺脫傳統教育的桎梏,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作用,教育專家們抓住這一契機,讓創客理念和教育體系相互融合,產生了新型教育模式——創客教育。廣義的創客教育是指鼓勵大眾不斷推陳出新,發揚創客精神的一種教育形態。狹義的創客教育是旨在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動手操作能力的新型教育模式。本文立足于初中英語閱讀課堂,突出創客教育在中小學教育中的地位,將創客精神貫穿到閱讀的前、中和后三個階段,讓學生過一把在課堂中做“創客”的“癮”。
三、創客教育的內涵
(一)推陳出新的思想
在中小學教育中,創客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體現。創客教育強調學生能打破常規,從不同方面去探討問題,鼓勵他們以發散性思維去分析問題,不拘泥于傳統的問題思考模式,大膽嘗試用新方法去探究和解決問題。因此,創客教育的首要理念就是引導學生解放思想,鼓勵學生以發散性和批判性思維探討問題,在思想上“放飛自我”。
(二)孜孜以求的探究
創客教育專家們認為,學生有了思維上的飛躍,教育工作者應該乘勝追擊,激勵學生對各種奇思妙想追根溯源,一探究竟,而不僅限于紙上談兵。創客教育的第二大理念就是堅持創造過程是一個上下求索的探究過程,學生是探究的主體,伴隨問題與興趣開展一系列“追根究底”活動,整個活動以學生為主導,教師輔佐學生將自己的創意插上“翅膀”,讓每一位“準創客”在創新的天空展翅高飛。
(三)親歷親為的勞動
學生的探尋思路打開后,應該將自己的各種奇思妙想變為現實。創客教育的第三大理念就是鼓動學生化創意為現實。這個過程中,教師會引導學生以小組的方式進行合作探究。在創客教育的環境中,學生可以通過多種活動方式來實現自己的想法。教師應鼓勵學生提高自己的動手能力,親力親為,不僅限于思維的想象能力,而且注重實際操作能力。在課堂上,教師給學生提供平臺“大展身手”,能將自己的創意通過團隊協作形式完成并分享勞動成果。
四、創客精神在初中英語閱讀課堂的地位
(一)創客精神是激發學生閱讀欲望的“活水源”
“問渠那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想讓學生心甘情愿地融入英語閱讀課堂,教師需要激發學生對文章的求知欲望。創客精神以興趣為“誘餌”,以此為導向,英語閱讀課堂的“前菜”若能游刃有余地傳播創客精神,便生也能順理成章地徜徉閱讀的殿堂。不僅如此,學生還會不由自主地深入思考,打開全新的閱讀天地,這才是真正的“閱讀創客”該具備的素養。由此可見,創客精神為閱讀教學提供了新的“源頭”,以便其能“源遠流長”。
(二)創客精神是促進學生團隊研究的“催化劑”
若想讓初中英語閱讀課堂錦上添花,小組活動是最好的選擇。小組活動既能攻克學習難題,也能讓每個組員在活動中勤于鉆研、受益匪淺。而創客精神中勉勵學生不斷探究的觀點正與小組活動的主旨不謀而合,這樣的精神讓一個個學生團隊變得更有動力和追求,也潛移默化地滋潤整個團隊合作的進程,讓所有的小組成員能相互協作、互相學習,“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簡單而言,創客精神能作為催化劑去增進協作與探究。
(三)創客精神是考驗學生動手能力的“試金石”
素質教育的精髓在于鼓動學生開啟創新模式,通過改善自己的操作能力將別具一格的想法變為現實。因此,如何憑借雙手實現自己的想法是考驗學生動手能力的一關。創客精神強調付諸實踐,不只是“紙上談兵”,對學生動手能力的要求更高,也從側面反映了素質教育的內涵。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師為了更好地貫徹創客精神,可以安排更多的活動和互動環節。比如在譯林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上冊 Unit4“Do it yourself”的教學中,教師讓學生自帶材料,現學現用書本知識,在相互幫助的情況下完成水果沙拉和三明治的制作。諸如此類的課堂活動就是創客精神的體現,同時類似的教學流程能否激勵學生的實踐能力可以通過創客精神來檢驗。
五、創客理念在初中英語閱讀課堂的應用
(一)讀前尋靈感,做“異想天開”的創客
本文在創客理念的基礎上,從閱讀的前、中、后三方面來闡述如何讓學生在初中英語閱讀做一個成功的創客。閱讀之前主要是讓學生能“打開天窗說亮話”,把他們的注意力都轉移到文章的大意上。為了成功激發學生對課文的求知欲,教師充分利用各種多模態話語形式、歡快的游戲、輕松的音樂,幽默的視頻以及讓學生能說會道的對話都是課文熱身的不錯選擇。從創客理念的角度出發,熱身訓練是讓學生打開思路又產生興趣的好方法。
以譯林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下冊Unit 3 的Reading部分為例。首先,在正式進入閱讀前,由于文章講述的是有關紐約的一次在線旅行,因此筆者準備一個有關旅行的“話匣子”,讓學生能“打開天窗說亮話”,以Brainstorming(頭腦風暴)的形式呈現各種旅行的圖片,讓他們一邊看圖片,一邊猜景點。然后兩人一組編創對話,談論自己去過的景點以及將要去的景點。
本次對話訓練,學生“異想天開”,暢所欲言,把自己曾經去過和想去的景點都聊到了,從國內的長城和兵馬俑,談到國外的悉尼歌劇院和自由女神像,這樣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還令學生對本節課的主題翹首以待。于是筆者就從他們談到的美國的景點作為切入點,過渡到紐約的旅游景點,調動他們對紐約的了解和期許。
這一舉措可以說是給學生們帶來了靈感,當他們有了自己的想法,對文章內容充滿了期待,那就證明教師設立這個環節的目的已經達成。從創客理念的角度來說,學生有了閱讀的興致,腦海中對主題有了各自的想法,才能在后續文章的理解上能自主地鉆研和領悟,為讀中活動奠定基礎。這樣的環節為創客理念的傳遞提供舞臺,學生樂在其中,成為“異想天開”的創客。一言以蔽之,我們可以通過激活學生對閱讀主題的思維和想象力作為打開閱讀課堂的正確方式。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想要成功打開學生的思維,還需要我們激發學生對課文的興趣,使學生的閱讀熱情高漲,學生的閱讀思維方式也能更上一層樓。
(二)讀中重研究,做“尋根問底”的創客
學生對文章的閱讀興趣被激起后,便進入讀中的階段。這個階段是閱讀課的精華,學生需要帶著問題去閱讀并自己分析和探索,找出答案,簡言之就是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能力的培養。若將閱讀課的教學目標和創客理念的重要內容相互結合,便是希望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憑借skimming(略讀)和scanning(掃讀)去分析文章細節,通過各類閱讀問題的提出和解決掌握文章主旨,領會作者寫作目的,總體而言就是帶領學生邊研究邊閱讀,最終領悟作者的寫作意圖。
略讀旨在讓學生能將文章拆解并剖析結構,從而體會作者在文章中表達的言外之意,強調學生學會閱讀,挖掘閱讀深度。在創客理念中,略讀便是讓學生自發性地學習閱讀技巧,以此為媒介去吃透文章要領。若要成功應用這一理念,教師在處理文章的時候便可設置blank filling、answering the questions等讓學生按圖索驥,在感受文章寓意時做到有的放矢,讓學生成為閱讀課的主人,不論是小組還是個人,都保持一份探索的熱情去賞析文章。
掃讀要求學生能找到文章的細節,在課堂上學生能夠將文章的許多細節之處領會到位。想要讓學生在閱讀課上成為“尋根究底”的創客,就是間接向學生傳遞自主研究的信號,略讀是讓學生鉆研文章的言外之意,而掠讀則是讓學生探索文章的細枝末節。因此,教師會設計合作活動,例如協作完成與課文主題相關的海報,嘗試將課文改編成課本劇讓學生表演,或者指引學生將文章內容畫成思維導圖,理清文章思路,鼓勵學生注重文章的局部而非整體。閱讀并改編課文的過程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研究性和積極性,與創客理念中重視研究的要求相一致。
(三)讀后促實踐,做“心靈手巧”的創客
經歷略讀和掃讀的探索過程,學生能體會到以各種方式去領悟文章寓意的重要性,這是學生在閱讀課中做會鉆研的“創客”的有效途徑。進入讀后復述文章的階段,筆者傾向開展行之有效的分組活動降低復述難度,這就需要學生將讀中鉆研的思路付諸實踐。例如,先前學生繪制的思維導圖、流程圖等分析文章結構的工具可以在讀后環節應用于采訪、對話、演講、配音等場景來活化思維,同時也能考驗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想讓學生成為“心靈手巧”的閱讀創客,還需為學生創設英語實用語境,方能讓他們活學活用,做頭腦和四肢都發達的創客。
例如,譯林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上冊 Unit6中的“Birds in Zhalong”這篇課文主題為保護鳥類。為了讓學生切身感受到主題意義,體會保護鳥類的重要性,筆者讓學生兩人一組,組成一個采訪組,設置有關觀鳥協會的訪談內容并加強學生保護鳥類的意識。為了突出在教學中融入實踐的亮點,讓學生成為英語課堂“心靈手巧”的創客,筆者提前準備好麥克風以及采訪稿的總體框架,為學生復述并改編課文內容營造逼真的氛圍。本次采訪環節穿插在讀后階段,整個過程中,學生試圖兩人分工合作,簡化文章內容的同時也嘗試各自復述課文大意,準備采訪的過程就是雙方絞盡腦汁背誦課文的過程。除了鼓勵他們牢記課文內容,也通過采訪這樣的雙人對話形式引申出情感態度方面的教學目標。學生不僅要開動腦筋,也要投身實踐,采訪之后,著手完成一份采訪稿,筆者還鼓勵他們自己繪畫插圖,這樣便自然而然地實現了情感態度方面的目標,引導學生關愛鳥類,呼吁社會各階層都保護鳥類。
通過上述形式讓學生復述文章,實則是貫穿了創客精神中注重實踐的理念,更偏向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汲取文章精華并著手實踐操作,用耳目一新的表達方式來總結和陳述課文內容。雖說閱讀課堂側重學生讀的過程,但也不能忽視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應有效開展小組活動,考驗并鍛煉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
六、結語
作為與時俱進的英語教師,我們不僅要秉承素質教育的先進理念,更要敢于突破傳統的教學方式。創客教育在中小學教育中的應用為我們打開一片新天地,新穎的思維方式、持之以恒的鉆研精神以及上下求索的實踐要求都是對素質教育的全新詮釋。我們一線的英語教師應當打破常規教學模式,在不同的課型中樹立新穎的教學目標,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和方法,貫徹創客理念,落實創客教育,培養時代所需的創客。
參考文獻:
[1]黃榮懷,劉曉琳.創客教育與學生創新能力培養[J].現代教育技術,2016(4):12-19.
[2]盧秋紅.創客教育與教育創新[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4(4):9.
[3]薛源.一個中學生的創客之路[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4(9):15-17.
[4]謝作如.如何建設適合中小學的創客空間:以溫州中學為例[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4(9):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