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小英
摘 要:傳統教學過程中,教師高度關注知識的不斷拓展與持續提升,卻通常忽略了對廣大學生數學閱讀水平的有效引導和培養。本文通過論述概念理解能力、語言互譯能力、閱讀遷移能力、信息整合能力、閱讀元認知、空間想象能力、閱讀推理能力、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方式,高度關注對學生各方面能力的深入培養,以實現初中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持續加強。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數學;閱讀理解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3.6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2)23-0111-03
Research on the cultivation of mathematics reading comprehension ability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under the core literacy
XU Xiaoying ?(Shuidong School, Nanping City, Fujian Province, China)
【Abstract】I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process, teachers pay great attention to the continuous expansion and improvement of knowledge, but usually ignore the effective guidance and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mathematics reading level. By discussing the training methods of conceptual understanding ability, language translation ability, reading transfer ability,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ability, reading metacognition, spatial imagination ability, reading reasoning ability, and mathematical thinking ability, this paper pays great attention to the in-depth training of students' abilities in all aspects,in order to achieve the continuous enhancement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mathematical reading ability.
【Keywords】Core literacy; Junior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Reading comprehension ability
傳統教學過程里面,高度關注知識的不斷拓展與持續提升,卻通常忽略了對廣大學生數學閱讀水平的有效引導和培養。在目前數學課堂里面廣大學生的數學閱讀活動里面,教師往往脫離了教材內容,基本注重教學方法方面而導致缺乏學習方法的有效指導,造成廣大學生難以正確領會題意。根據上述情況,為了有效加強學生的閱讀水平,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提出實施建議。
1.核心素養的內涵
在核心素養培養模式下,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讓學生可以獨立思考、解決問題,核心素養的培養需要關注學生全面發展,有助于提高學生應用的能力,培養學生養成獨立性。在以往素質教育中具有一些局限,無法深入培養學生的能力,但是在核心素質理念下,可以更加深入和全面地實施教學計劃,能讓教師了解培養學生的目標以及方向,制定更加細致的教學措施和教學計劃,進而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數學教學的核心素養并不僅只是學習數學基礎知識,還需要開展能力訓練,主要包括數學語言、數學能力以及數學思維等方面。數學語言主要是指數學等量上關系的符號表達,在初中教學語言中,主要的數學語言分為符號語言、文字語言以及圖像語言這幾類,在初中課堂上教師借助數學語言講解能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數學,教師規范學生的數學表達和數學習慣,才能幫助學生打好數學基礎,有助于后續的數學學習。
2.概念理解能力方面的有效培養
概念理解能力加強的關鍵之處在于針對閱讀過程中對文字、符號和圖形三種語言的有效理解,能采取的合理教學策略為:羅列基本的閱讀提綱,讓學生帶著各類問題開展閱讀。羅列基本的閱讀提綱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實現更有針對性地進行數學閱讀。提綱的主要內容設計環節要保持準確、精煉的熱點,根據課堂教學的各類重點內容,合理設計出切實有效的閱讀提綱,真正讓學生按照提綱里面的一連串問題,積極帶著疑問開展閱讀數學材料。通過這樣的方式,確保學生的學習過程更有目的性特點和針對性特點,切實提升廣大學生學習過程的主動性特點和積極性特點。例如,在進行“等腰三角形基本性質”的實際教學過程中,掌握等腰三角形存在“三線合一”基本定理,也就是在等腰三角形里面,頂角位置的角平分線、底邊位置的中線、底邊位置的高線,三條直線位置彼此互相重合。提綱里面的問題串能有效引導學生切實從“知其然”到最終“知其所以然”。大部分問題學生可以自主有效解決,通過這樣的方式,實現廣大學生在閱讀各類數學材料時實現有綱可依,降低學生茫然摸索的具體過程,加強學習效率,提升自主學習水平。
3.語言互譯能力方面的有效培養
培養學生語言互譯能力的真正關鍵之處在于積極引導廣大學生學會在文字、符號、圖形等數學語言間實現彼此相互轉化,能采取的合理教學策略為:利用粗讀環節、細讀環節和精讀環節有效結合的基本策略。粗讀環節、細讀環節和精讀環節屬于閱讀過程的三種基本方法,采取合適有效的閱讀方法能切實指導廣大學生進行有效深入的數學學習。粗讀環節屬于一種比較快速粗略的、具有瀏覽性特點的閱讀,真正適合大段數學文字里面存在關鍵信息的各類閱讀材料。例如,針對一元二次方程這樣的一則閱讀材料:“在唐朝早期,唐太宗打算選拔一位朝廷官員,然后采取一道數學題開展考核環節:幾個人共同出資買羊,然而在買回之后實施具體分配時產生了嚴重問題。如果按照每個人分6只羊就會出現剩下5只的情況,如果按照每個人分7 只羊,出現還差8 只的情況,具體一共存在多少人、存在多少羊?最后,具體的在職官員很快采取方程開展計算,實際得出了答案。”上述這段文字里面有用的實際信息只有關于數量之間的具體描述,其余文字部分屬于用來介紹題目背景信息,因此選取粗讀的基本閱讀方法。細讀主要是對各類閱讀材料開展逐字、逐句地讀,主要包括對概念方面、定理方面、公式方面、法則方面等的內涵和外延的深入鉆研,對語句里面各類語法的有效探究,以及在文字方面、符號方面、圖形方面三種基礎數學語言間實現靈活巧妙的轉化。例如,“工廠內部甲、乙兩個搬運工開展搬運某種貨物,其中甲搬運5000公斤所用時間與乙搬運8000公斤實際所用時間保持相等。現在已知乙比甲工作數量多,分情況討論甲、乙兩人工作時間保持一致時實際搬運多少千克貨物數量。”上述語句之間存在明顯的數量邏輯關系,主要解題依據屬于工作效率方面、工作時間方面與工作總量方面的計算公式,同時材料中包含文字方面和符號方面以及語言方面,切實需要開展數學語言間的合理轉化。
4.閱讀遷移能力方面的有效培養
閱讀遷移,主要是通過各類閱讀數學材料,采取先前知識有效解決目前問題的核心能力。那么確保學生切實學會閱讀、實現靈活變通,就成了全面培養學生產生閱讀遷移能力的核心途徑。能采取范讀環節、導讀環節和獨立閱讀環節有機結合的基本教學策略,切實培養學生產生閱讀遷移能力。在全面培養學生開展數學閱讀的起始時期,真正讓廣大學生產生良好積極的閱讀習慣、切實傳授給廣大學生有效合理的各類閱讀方法。開始時,要求教師完成示范,對各類閱讀材料開展逐字逐句的深入解釋、分析,根據重要字眼方面、數學名詞方面、關鍵語句方面開展重復讀。之后開展教師指導廣大學生實施閱讀的階段,主要是推動學生實現自主閱讀,要求教師在此過程里面能不斷引導學生的實際思考方向、對學生存在的疑惑完成點撥環節。范讀環節、導讀環節的最終目的是實現廣大學生切實學會獨立閱讀。例如,根據全國各地存在的各類中考數學試題,關于閱讀理解題的實際比例不斷加重,一般采取給出新概念方式,或約定新運算方式,或給出模型方式,實現創設不同的問題情境,切實讓考生在開展閱讀理解的前提下,按照題目給的具體信息,有效聯想之前學過的各類知識和方法,切實將之運用到如今的問題解決過程中,最終發揮信息遷移的核心目的。
5.信息整合能力方面的有效培養
信息整合能力主要是指將各類閱讀材料實際所反映的信息開展優化組合、促進綜合利用的核心能力,這屬于數學閱讀過程里面特別綜合、特別復雜的基礎能力。不同水平的學生通常需要不同程度的訓練強度。不同的學生存在完全不同的數學現實情況,因此在有效指導學生開展閱讀時,對不同水平的學生也要存在完全不同的具體要求。例如,對學困生提出如下具體要求:首先,有效敘述和合理記憶數學學習內容里面的概念方面、定理方面、公式方面、法則方面;其次,切實將文字、符號、圖形三種數學語言實現彼此相互轉化;最后,具體要求理解教材里面的各類計算方法和具體論證內容,不存在其他要求,降低內在的心理壓力。對學習成績較好的初中生,不斷豐富他們的各類閱讀素材,持續鼓勵他們完全數學閱讀后開展獨立分析,合理判斷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哪些方法是好的,哪些方法尚待改進,實現在師生、生生間開展相互交流溝通。同時,閱讀的基本素材不能完全局限于目前數學教材,合理推薦學生有效閱讀部分適合的課外讀物,主要包括網上的各類資源,實現不斷充實頭腦、持續開闊眼界的核心目的。
6.閱讀元認知方面的有效培養
閱讀元認知屬于是指認知者對具體數學閱讀活動過程方面和結果方面開展自我覺察環節、自我評價環節、自我探究環節、自我監控環節、自我調節環節的核心能力。有效培養學生開展閱讀元認知重點之處在于有效規范學生各類活動過程,因此采取著名數學家提出的“怎樣解題”表方式,切實規范實際的解題過程。例如,波利亞提出的“怎樣解題”,切實合理提供了處理數學問題的四個基本步驟。首先,理解題目內容:主要包括對未知量方面、已知量方面及其相互關系方面的深入分析;其次,有效擬定處理方案:具體聯想之前存在類似的解題過程,有效制定解題方案;再次,實施執行方案:有效檢查每一個基本步驟,根據擬定的方案實施解題環節;最后,合理檢驗結果:充分驗證結論的合理正確性,同時將結論方面或方法方面積極運用到別的題目里面。
7.閱讀推理能力方面的有效培養
大部分表面內容看似屬于完全不同的各類數學問題,然而處理方法卻基本相同。廣大教師必須多提供“一題多解”類型、“多題一解”類型、“一題多變”類型、“多題歸一”類型的各類變式訓練活動,切實讓初中生通過不同題目彼此之間的有效比較,真正總結出處理題目的核心策略和具體方法。通過這樣的方式,確保未來碰到相似題目時,有效通過聯想、類比等各類推理方式,解決各類數學問題。例如,二元一次方程問題、幾何問題、拋物線問題,從表面上看完全屬于各地不同的具體數學問題,然而三個類型的實際解決方法基本一致,屬于一道解題過程的不同變式。通過這樣的變式訓練方式,能切實讓初中生實現靈活變通,選取相同的方法有效解決不同的問題,或選取不同的方法有效解決相同的問題。對廣大學生的實際閱讀效果開展有效合理的評價,不僅能鼓勵學生發現自己的進步,而且能發現自己的不足和問題,實現加強初中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通過及時有效將各類評價結果實時反饋給學生,不斷鼓勵他們提升新學習到的各類知識的掌握程度,實現將解題過程里面產生的共性問題隨時與學生分享,避免日后類似問題的出現。
8.數學思維方面的培養
雖然數學學科需要極強的邏輯性,但是在平常的數學課程中也不能忽視總結歸納數學習題的重要作用,對學生而言,初中數學知識有限,只有歸納所有的題目類型,才能幫助自己提高數學能力。所以數學的閱讀理解能力主要是對題目的理解以及對教學數學知識的掌握,只有充分歸納總結每道題目類型,才能更好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歸納問題,在不斷練習中掌握更多完整的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雖然在初中時期學生需要練習多種類型的數學習題,但是總結起來數學類型總共就幾方面,只要充分分析其中的規律,就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特別是歸納總結數學方法的時候,例如,數學結合、函數方程解題思路、分類思想、思想轉化等,學生只有充分掌握數學思想之后,在閱讀題目之后才能思考怎樣去解題,可以根據自己所學的數學知識來解決不同的難題。作為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多種類型的數學習題,并仔細地為學生講解解題步驟和思路,讓學生對此種類型題有深刻的理解,并可以用自己學到的數學知識解答問題,進而提高學生閱讀數學的能力,提高學生在解題時的速度和效果,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
綜上所述,初中數學閱讀作為一項系統艱巨的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實現明顯收獲的。但是,只要堅持常抓不懈,高度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總之。數學閱讀理解是數學學習中的關鍵能力,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起到關鍵作用,想要在學生解題時提高閱讀理解能力,讓學生可以在解決習題過程中提高能力,最后進行總結和歸納,熟練運用數學思維解題,不斷鍛煉學生解題的思路,進而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學生的數學思維可以讓學生在未來更加理性,在其他學科中也可以發揮作用。
參考文獻
[1]孫加萍,周延軍.高中數學閱讀能力培養的實驗研究[J].中學生數理化(學研版),2015(08).
[2]楊紅萍.國內外數學閱讀研究概覽[J].數學教育學報,2013(05).
[3]仲愛云.數學閱讀研究概述[J].教學與管理,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