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自主學習能力不足、自我期望值低、當堂鞏固不到位等因素導致鄉鎮中學學生整體學業水平不高,而教師的課堂講練失調、教學起點失當、合作學習層次較低等是導致課堂教學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對此,在培養學生良好習慣、確定教學起點、促進講練協調、提高課堂實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等教學環節上下功夫,是提升鄉鎮中學化學教學質量的應有之道。
【關鍵詞】鄉鎮中學;化學教學;教學質量;提升策略
作者簡介:鄭留云(1983—),女,江蘇省連云港市灌南縣六塘中學。
2021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把學生減負的問題上升至國家層面。對于鄉鎮中學來講,如何落實文件精神,讓鄉鎮中學的學生減負不減質,有實實在在的課堂獲得感,是每一個鄉鎮中學教師所面臨和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擬就新時代背景下的鄉鎮中學化學教學質量提升策略做粗淺探討,以期與同行交流。
一、鄉鎮中學的化學教學現狀不容樂觀
學生方面,隨著社會的發展,城市化進程不斷推進,一部分農村學生轉移到縣城中學,使得鄉鎮中學原有的教育教學生態發生斷崖式的轉變,如優質生源、優質師資流失,教育教學質量滑坡。這導致鄉鎮中學學生出現了一些學習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自主學習習慣較差。有的班級近過半的學生沒有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特別是沒有養成預習的習慣。對于教師發的學案,有一部分學生不是獨立自主完成的,而是靠抄襲答案或“參考”優生完成的。
2.自我期望價值較低。據調查統計,灌南縣(下文簡稱“我縣”)八所鄉鎮中學近八成學生的父母在外務工,家庭教育背景存在較大教育空白或盲區。此類父母對子女的關懷缺失,加之自身受教育程度較低,對子女的期望值也較低,要求僅停留在完成初中學業的標準上,導致學生在學業上缺乏進取心,厭學情緒相當嚴重。
3.當堂鞏固反饋缺失。因學習基礎不扎實和學習習慣培養的缺失,我縣鄉鎮中學教學質量均處于兜底狀態(因區域教育結構布局調整,優質生源幾乎都在縣城學校與五所私立學校)。對于教師發放的鞏固案,學生的當堂完成質量很差。有時教師甚至沒有時間發放鞏固案,干脆把課堂作業變成課后作業,而學生完成課后作業的信度與效度都無法保證,這就與鞏固案的設計初衷相去甚遠。又因為學生的學習基礎參差不齊,教師無法兼顧全體學生,導致一部分學生“吃不飽”,一部分學生“吃不了”的現象長期存在,課堂鞏固任務也只有極少部分學生完成。
4.缺乏動手與實踐操作能力。化學是一門以實驗分析為主的實驗學科,實驗情境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探究知識的主觀欲望,同時它也能有效培養學生的綜合實驗探究技能和科學探索精神。學生們親自動手操作實驗,才能全面地觀察并掌握化學物質的性質、反應現象等化學知識,加深對實驗原理和規律的理解。而在實際教學中,受條件的限制,大多數化學教學只停留在做演示實驗上,甚至演示實驗也無法開展,以至于學生實踐操作能力明顯不足。
教師方面,近年來,由于優質師資流失、青年教師回城,鄉鎮中學的師資老齡化現象較嚴重等因素,鄉鎮中學化學課堂教學存在諸多需要改進的地方,具體如下。
1.課堂講解時間過多。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得到充分體現,教師牢牢地控制著話語權。45分鐘的課堂,教師單獨講解的時間有的多達40分鐘,學生進行獨立觀察、思考、學習或用于自主練習的時間所剩無幾,當堂鞏固練習更無從談起。
2.教學起點確定失當。學生過多的精力都用在學習如何解題上,影響了綜合能力的系統性培養;同時教師的課堂教學過程節奏均相對較快,學生的思維無法跟上,沒有及時理解和消化所講知識,因而學生的知識獲得感相對較弱,容易降低對化學學科的學習興趣。
3.課堂的實效性較低。調研發現,教師提問的時候,如果有學生舉手,教師便請舉手的學生作答,若學生答對,則教師就會略過這個問題的講解。這種一人答對,全班都會的想法是欠妥的。少數學生的正確回答不能代表全班學生的真實學習情況。
4.小組合作學習效果欠佳。調研發現,有的教師沒有有效落實小組合作學習,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致使課堂氣氛沉悶;有的教師運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開展教學時,專門安排一個學生在黑板上打分,剝奪了該生聽課的權利;還有的教師提問時,讓幾個小組輪流回答,學生頻繁離開座位到黑板上打分,影響了學生的聽課效率。
二、鄉鎮中學化學教學質量的提升策略
(一)在培養學生學習習慣上下功夫
教師可先引導學生課前自學課程內容,完成課本鞏固練習,待學生完成課前預習后,教師再開始實施具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更容易達到先學后教、以學定教的教學效果。只有讓學生在課前獨立自主高效地完成預習任務,提前熟悉所學內容,養成課前預習的學習習慣,教師才能更好地開展后續的教學。
學生進行課前自主學習,是課堂合作、討論和學習的基礎。如果學生沒有進行自學,教師就無法準確地知曉學生的學情,也不能做到有的放矢地進行精準講解,學生的學與練也會不順暢,難以做到有方向性地高效聽課。
(二)在選擇合適的教學起點上下功夫
當課堂教學起點設置不符合學生學情之時,學生往往會跟不上課堂教學節奏,從而影響到學習自信心、主動性和探究積極性等,最終影響聽課效果。若是教師設置的教學起點符合學生學情,學生就能夠較為順利地跟上教學節奏,從內心獲得學習的成就感和愉悅感,進而激發求知欲望。
在教學內容起點的設置上,教師要尤其重視考慮學生的學習能力、思維能力和認知發展水平等因素,選擇合適的教學起點,做好課堂導入,使課堂教學既充滿趣味性又充滿挑戰性,使學生享受不斷攀越知識高峰的樂趣。
(三)在精講精練上下功夫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學習大致分為三個時間段,即固有知識學習時間、附加知識學習時間和生成知識學習時間。固有知識學習,即每節課必須要講的知識點,每個教師所用時間大致相同,不會有太大出入。在附加知識學習時間(即由核心知識點衍生或拓展的其他知識的講解時間)和生成知識學習時間(即訓練鞏固的時間)的分配上,不同的教師會有不同的分配方案。
如果一個教師在固有知識的講解上占用了較多的時間,那么學生所獲得的附加知識和生成知識就會相對較少,知識的生成性較差,課堂教學效率就低。如果教師在精講精練上下功夫,那么學生就會有較多的時間用于知識拓展和訓練鞏固,課堂效率就能得到提升。最佳的時間分配,能夠使教師的授課效率與學生的接受能力達到一個平衡的狀態,此時學生的學習效果最佳。
(四)在提高課堂實效上下功夫
要提高化學課堂教學實效,通常要做到以下幾點。首先,要提前一天發放學案,并且在第二天上課時收回,教師進行批閱,針對學生的自主學習情況開展具體分析并進行情況匯總;其次,學案和鞏固案要分開,不要整合在一起,鞏固案要當堂發放,并要求學生當堂獨立完成,如果時間許可,教師應當堂批閱;最后,要精心制作學案和鞏固案,學案問題要精心設計,真正起到驅動學習的作用,設計的鞏固案要精選習題,真正做到舉一反三,達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對于學生在完成學案和鞏固案時出現的個別錯題,教師要在輔導課或課外時間,對學生進行單獨輔導;而對于大多數學生出現的共性錯誤,教師必須在課堂上進行集體講解,并進行補償性練習,確保大部分學生能透徹掌握。
(五)在小組合作上下功夫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體現了新課程實施的改革核心理念,是當前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種重要方式。要想真正讓每個學生都能持續地保持較高的自主學習欲望,教師可靈活運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采取以下方式量化處理小組競賽所得的積分,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一是直接將小組積分化為實物獎勵,教師給予積分高的小組相應的精神激勵和物質獎勵;二是將積分榮譽化,評選出優秀小組,發放相關證書等。
教師在建立小組合作學習評價機制時,還要注意將集體性評價和個人綜合評價相結合;注意將綜合能力與自我發展性評價相結合,采取發展性評價;在進行小組合作或學習分工時,要給予學生交流講解的空間。
(六)在鞏固成果上下功夫
由于每個學生的家庭背景、教育環境及學習基礎各不相同,因此每個學生的實踐能力、學業水平及理想追求也千差萬別。針對那些課堂接受能力相對較差的學生,教師要利用課后時間對他們開展有針對性的知識點輔導強化教學,幫助其解決學習問題,扎實有效地做好“堂堂清,天天清”工作。否則,學生就不能及時消化與理解知識難點,學習問題就會隨著時間的推移累積得越來越多,最終難以跟上課堂教學進度,喪失學習的信心和進取的欲望。
(七)在化學實驗教學上下功夫
1.聯系實際,將生活融入化學實驗教學之中
教師在進行化學教學時,要通過各種方法使化學知識更為生活化,讓化學實驗更加貼合生活,使化學課堂教學更加符合當下學生的學習需求,讓學生意識到化學知識遍布生活的各個角落。例如,在配置一定質量分數的氯化鈉溶液的實驗中,學生并不熟悉氯化鈉,教師就可以使用生活中常見的糖水進行實驗。大多數學生都喝過糖水,能夠理解在水相同的情況下,糖放得越多,糖水自然更甜,由此可以引出溶液的濃度—溶質的質量分數的概念。
2.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和數字化實驗技術,增強實驗的直觀性
隨著信息技術和數字化實驗技術的發展,化學實驗教學開辟出了新的路徑。化學教師可以充分運用多媒體技術,讓學生更為直觀地觀察到實驗現象。同時,教師也可以充分發揮數字化實驗的精確性特點,讓學生直觀地看到數據,從而提升學生的理性思維。
一些需要使用精密儀器或是操作相對危險的實驗,學生沒有辦法親自動手,若是僅憑課本圖片或是教師講解,學生很難理解,而通過多媒體教學設備,學生能直觀地觀察到實驗過程。例如,碳和氧化銅反應這個實驗由于需要高溫且時間較長,實際操作起來存在一定難度,但是借助視頻教學,學生能夠更直觀、更安全地了解到實驗過程和實驗結果。
結語
在全國課改百花齊放的今天,各個地區各個中學高效的化學課堂教學都發展出了一套獨特、科學且可行的教學體系,但先進的教學方法只有符合鄉鎮中學的校情和學情,真正融入課堂中,才是科學、有效、可行的,也是最具有生命力的。綜上所述,低起點、小步走、快反饋應該成為鄉鎮中學化學課堂教學的基本形態,同樣也應成為提高化學課堂教學質量的基本原則。
【參考文獻】
[1]耿玉婷.核心素養下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策略優化研究[J].試題與研究,2022(24):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