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質冰
摘? 要:玩具是幼兒教師組織幼兒有趣、有序、有效開展游戲的一種重要依托。不僅如此,玩具在增加游戲趣味性、提升游戲實效性方面也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鑒于此,幼兒教師應該以激發幼兒參與游戲活動的興趣為目的,以幼兒的實際認知能力為參考,以發展幼兒的能力為歸宿,創新玩具,進而讓幼兒園游戲活動因為玩具的創新而變得更加高效。
關鍵詞:創新玩具;游戲活動;激發興趣;提升能力
游戲是幼兒學習的一種基本方式,也是幼兒發展語言能力、拓展知識視野、學習人際交往、促進身心發展的有效途徑。不同主題、不同內容、不同形式的游戲,在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方面的作用也不盡相同。有些游戲在提高幼兒的身體素質方面作用顯著,有些游戲在促進幼兒的心理健康方面效果明顯。正因為如此,幼兒教師才應該在游戲的設計與開展方面巧做“文章”,盡可能將各種游戲在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方面的作用最大化。而玩具在豐富游戲活動內容、創新游戲活動形式等方面有著重要作用。因此,幼兒教師可以通過創新玩具,讓幼兒園游戲活動變得更加高效。
一、以激發興趣為目的,創新玩具
有趣,是豐富多彩的幼兒園游戲活動的一個共同特征。倘若游戲活動缺乏趣味性,那么幼兒參與該游戲活動的積極性就會降低,甚至毫無積極性,進而導致游戲活動缺乏實效性。因此,提升游戲活動的趣味性,激發幼兒對游戲活動的興趣,成為幼兒教師設計與開展游戲活動過程中必須要考慮的一個問題。玩具是幼兒開展游戲活動的重要工具。毫無疑問,如果幼兒教師始終依托一種玩具開展游戲,幼兒會對該玩具失去新鮮感,甚至產生厭煩情緒。與此同時,幼兒參與該游戲活動的興趣也將銳減。相反,如果幼兒教師以激發幼兒的游戲興趣為目的,創新玩具,幼兒園游戲活動將會變得趣味盎然。
例如,幼兒對動畫片《熊出沒》比較感興趣。在創新玩具的過程中,幼兒教師不妨巧妙地利用《熊出沒》中的卡通人物。在拼圖游戲中,幼兒教師可以在原有的拼圖上面張貼一些如“光頭強”“熊大”“熊二”“吉吉”等卡通人物的圖片。接著,讓幼兒利用這些創新之后的玩具開展拼圖游戲活動。幼兒教師既可以打亂拼圖的順序,讓幼兒拼出某個卡通人物,又可以將幾個卡通人物拼在一起,讓學生創編一個情景劇等。由于拼圖上面的人物都是幼兒熟悉、喜愛的卡通人物,所以幼兒對此類拼圖游戲活動的興趣會更加濃厚,參與該游戲活動的積極性也會更加高漲。
當然,在以激發幼兒興趣為目的創新玩具時,幼兒教師也應該充分考慮幼兒的興趣愛好。唯有基于幼兒視角和幼兒興趣進行創新,才能夠真正創造出一些幼兒喜聞樂見、百玩不厭的玩具。
二、以認知能力為參考,創新玩具
在創新玩具時,幼兒教師還要充分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能力。超出或低于幼兒年齡和認知水平的玩具,不利于游戲活動的開展,更不利于促進幼兒能力的發展。幼兒教師唯有以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能力為參考,大膽且合理地創新玩具,才能夠更好地發揮玩具在豐富游戲活動內容、創新游戲活動形式方面的作用。
例如,幼兒教師可以利用一些廢舊木塊制作“找朋友”的玩具,即讓幼兒將寫有漢字的木塊與畫有圖畫的木塊,圖文對照、圖文對應地放置在一起。幼兒教師還可以將廢舊木塊與廢舊紙箱相結合制作玩具。在廢舊木塊上,幼兒教師貼上各種各樣的動物圖片,如布谷鳥、金魚、鸚鵡、老虎、大象、獅子、長頸鹿、烏龜等。在廢舊紙箱上面,教師則貼上了各種不同的場景圖,有茂密的森林、蔚藍的大海、綠油油的草原等。在游戲過程中,幼兒要將某個動物“帶回”它自己的“家”,才能夠順利、圓滿地完成游戲任務。例如,幼兒需要將布谷鳥、鸚鵡等“帶回”它們的森林之“家”;將烏龜、金魚等“帶回”它們的海洋之“家”;將老虎、大象、獅子、長頸鹿等“帶回”它們的草原之“家”。幼兒教師創新的這種玩具與幼兒的認知能力相符。通過運用這種玩具,能夠提升游戲的趣味性和實效性。
又如,在繪本閱讀區域活動中,幼兒教師除了投放一些圖畫形象逼真、內容生動有趣的繪本之外,還可以投放一些與這些繪本中的人物相關的頭飾。以《小馬過河》《三只小豬》《烏鴉喝水》等繪本故事為例,幼兒教師可以在繪本閱讀區域活動中投放一些立體的卡通頭飾,如小馬的頭飾、小馬媽媽的頭飾、小松鼠的頭飾、牛伯伯的頭飾、三只小豬的頭飾、大灰狼的頭飾、烏鴉的頭飾等。當然,教師還可以投放一些道具,如布口袋、草房子、木頭房子、石頭房子、小石子、水瓶等。如此一來,幼兒在聚精會神、意猶未盡地閱讀這些繪本的基礎上,也會利用這些“頭飾”和“道具”惟妙惟肖地表演這些繪本故事。
在此項游戲活動中,無論是立體的“頭飾”,還是逼真的“道具”,都是幼兒教師創新制作的一些玩具。正是這些創新玩具,讓幼兒產生了表演繪本故事的強烈意愿。通過表演這些繪本故事,幼兒對于繪本故事中蘊含的主旨就會理解得更加深刻,對于繪本故事中所表達的情感體會得更加真切。
三、以發展能力為歸宿,創新玩具
發展幼兒的各種能力,是幼兒教師組織幼兒開展游戲活動的根本目的。因此,在創新游戲玩具時,幼兒教師應該以發展幼兒的各種能力為目標。唯有如此,幼兒教師才能夠設計一些有助于發展幼兒某種特定能力的玩具,才能夠更為扎實地開展有助于發展幼兒相對應能力的游戲。而在創新玩具之前,幼兒教師應該全面、細致地了解游戲的目標,即該游戲重在發展幼兒的何種能力,以此為基礎,幼兒教師可以創造出更加適合發展幼兒此種能力的創新玩具。
例如,在開展戶外游戲活動時,幼兒教師可以有的放矢、循序漸進地發展幼兒的平衡能力。圍繞該游戲目標,幼兒教師就可以創造性地設計一些玩具。幼兒教師可以讓每名幼兒在家長的協助下,利用奶粉桶、易拉罐、繩子等制作一副簡易高蹺,然后讓幼兒參與踩高蹺游戲。當然,為了發展幼兒的平衡能力,幼兒教師還可以利用一些廢舊木板、廢舊磚頭等設計一座“獨木橋”,組織幼兒開展“過獨木橋”游戲。
又如,在戶外游戲活動中,幼兒教師還可以發展幼兒的跳躍能力、攀爬能力、爬行能力等。以發展幼兒的這些能力為目的,幼兒教師可以利用廢舊紙箱、廢舊木板等設計一系列戶外探險玩具,如用廢舊紙箱制作的“山洞”,用廢舊木板制作的“云梯”“泥潭”等。在鉆“山洞”、爬“云梯”、跨“泥潭”的過程中,幼兒的跳躍能力、攀爬能力和爬行能力都會得到提升。
實踐證明,如果幼兒教師以發展幼兒的某種或某些能力為目標來創新玩具,那么依托這些玩具開展的游戲活動在促進幼兒某種或某些能力發展方面的作用就會更加顯著。
四、結束語
形形色色的玩具是幼兒教師開展游戲活動不可或缺的依托。為了更好地發揮玩具在提升游戲活動趣味性和實效性方面的作用,幼兒教師應該盡可能在玩具創新方面多花心思、巧做文章,親自動手設計一些有助于拓展幼兒知識視野、發展幼兒各項能力、塑造幼兒優秀品質的玩具。如此一來,幼兒園的游戲活動也會因為教師創新玩具而變得更加高效。
參考文獻:
[1]張雅鳳. 幼兒園區域游戲中自制玩具的有效利用探討[J]. 考試周刊,2017(11).
[2]梁拉拉. 幼兒園區域游戲中對自制玩具的利用探究[J]. 新課程(上),2017(12).
[3]陸永紅. 幼兒園區域游戲中自制玩具有效利用[J]. 文理導航(下旬),2014(4).
[4]黃碧連. 幼兒園區域游戲中自制玩具的開發與利用[J]. 家長,2022(1).
[5]董思伊. 自制玩具在幼兒園區域游戲中的價值及應用[J]. 讀寫算,2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