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文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占有重要地位,通過對學生進行寫作訓練,能夠不斷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對學生今后成長意義重大。在進行作文訓練過程中,引進仿寫訓練模式對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在實際教學時,小學語文教師應當首先讓學生了解仿寫概念,要鼓勵學生對一些仿寫方法進行深入探索,在進行仿寫訓練時要對訓練方式進行分類,讓學生掌握更多的寫作技巧,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應當對訓練的內容進行完善,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仿寫訓練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918(2023)52-0055-04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是培養學生語言表達和寫作能力的重要環節。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教師在教學中積極探索各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其中,仿寫訓練作為一種重要的教學手段引起了廣泛關注。文章從重視仿寫訓練、推進多種訓練方法相結合、加強分類仿寫訓練以及完善習作仿寫訓練教學四個方面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仿寫訓練進行詳細分析。旨在為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提供有益的指導和借鑒,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全面提升,同時進一步豐富和改進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實踐體系,提升小學語文綜合教學質量。
一、 重視隨文仿寫訓練,并將仿寫概念應用于日常教學實踐中
隨文仿寫訓練法是根據課文的文體和寫作技巧來確定仿寫內容,以學習課文中的寫作技巧為主要目標。它與傳統的“課內閱讀”訓練法較為相似,但又有所不同。首先,不是所有的課文都適合仿寫,因此需要有針對性地選取仿寫內容。其次,教師在具體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注重寫作技巧的仿寫,更要注重學生真實思想的表達,最大限度地體現出隨文仿寫在內容理解效率上的優勢。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該靈活應用隨文仿寫訓練,以此來降低仿寫訓練難度,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快速達成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目標。
通過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現狀的跟蹤研究,想要落實隨文仿寫訓練需要按照以下步驟實施:首先,確定隨文仿寫訓練范圍,選擇教材中具有代表性的課文作為訓練范本,包括寫人、記事、描景、狀物等不同類型,明確仿寫訓練目標。其次,組織學生進行集中訓練,針對選定的課文進行練筆,要求學生仿照課文精華內容的寫法,逐步提高寫作技巧。需要注意的是,在訓練過程中,教師應正視學生的個體差異性,針對學生的實際表現,適當降低要求或加大訓練力度,從而滿足學生的多樣化學習需求。最后,在隨文仿寫訓練完成后進行評價,將個體評價和整體評價相結合,檢查學生的完成質量并提供激勵性反饋,通過個別輔導和集中訓練,幫助學生掌握寫作要點和技巧,并逐漸提高寫作水平。
例如,在學習部編版小學語文六年級《少年閏土》時,文章第一段對閏土月下捉猹的描寫非常形象和生動,它抓住了閏土手持鋼叉奮力捉猹的瞬間,利用簡單的話語讓讀者快速地在腦海中勾勒出閏土年少力壯、精明強干的形象,這種借物寫人、動靜結合的寫法非常值得學生學習。因此,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圍繞“早晨在農田辛勤勞作的少女”這一主題進行仿寫訓練,并對學生仿寫后的作品進行針對性評價。
學生仿寫案例一:早晨的農田里,晨光灑在廣闊的土地上,天空湛藍無云。一輪明亮的金黃太陽冉冉升起,照亮著一片沃土。沿著田埂,是一片欣欣向榮的農作物,茂密的莊稼在微風中輕擺,迎接著新的一天。其中,一位十三四歲的少女站在田地中央,她頭戴一頂寬邊草帽,扎著一束烏黑的辮子。身穿輕便的農作服,手里握著一把鋤頭。少女用力地將鋤頭插入土地,翻犁耕作,時而低頭觀察著莊稼的生長情況,時而抬頭仰望著蔚藍的天空,仿佛在向上蒼表達著對豐收的祈愿。
學生仿寫案例二:在晨光初露的田野上,金色的太陽漸漸升起,天空呈現出溫暖的藍色。稻谷隨風搖曳,田野中一片寧靜而祥和的景象。其中,一位十三四歲年紀的少女穿梭在農田之中,她身穿樸實的農家服裝,頭發用一根紅絲帶束起,手中握著一把鋤頭,細心翻動著每一塊土壤。她小心翼翼地除去雜草,在休息間隙,她用雙手輕柔地撫摸著莊稼,仔細地檢查著它們的生長情況。她深知,這些莊稼是農田的希望,也是村莊的未來。
以上兩段仿寫習作都比較優秀,應用了很多準確的形容詞與動詞,讓讀者感受到了田野的寧靜以及少女的勤奮和細心,都是滿足隨文仿寫要求的,但也可以在其中加入更多的細節。因此,教師在隨文仿寫訓練的過程中,同樣可以對其進行再次的延伸和拓展,全面提升隨文仿寫訓練的有效性。
二、 推動綜合運用仿寫、續寫和改寫的訓練方法,進行深入探索
將仿寫、續寫、改寫相結合進行習作訓練可以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這種訓練形式的多樣性有利于全面發展學生的寫作能力。與單獨進行仿寫訓練相比,段落仿寫的形式能夠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組織和表達能力。在操作方法上,可以通過續寫方式完成仿寫,或對原段進行改動,保持結構和寫作方法的相似性,巧妙地進行寫作方法的遷移。
首先,觀察原段,確定仿寫形式。根據原段的內容和類型選擇適合的仿寫形式,可以是仿寫與續寫相結合或仿寫與改寫相結合。例如,如果原段是一篇教學案例的開頭,可以選擇仿寫與續寫相結合,按照原段的結構和要點發展教學內容;如果原段是一篇教學反思的開頭,可以選擇仿寫與改寫相結合,改變原段的教學主題或目標,同時保持原段的邏輯和語言特點。
其次,對原文進行有效的引導和遷移。確定了仿寫形式之后,教師要適時引導學生對原段的寫作手法進行總結,從而遷移到仿段中。續寫的段落要注意盡量保持與原段的大致結構、修辭手法一致,改寫的段落要注意在同類文章中進行有效遷移。例如,組織學生對“初春的傍晚,本來的光明漸漸被黃昏所取代。大街上漸漸少了人影,零星的小鳥在天空飛過,幾只流浪狗在角落里趴著休息。這時,小馬良拖著疲倦的身體回到家里,看到了一個奇妙的景象……”這段話進行續寫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進行分析。可以從小馬良看到的具體事物入手,也可以將重點放在分析小馬良身體疲倦產生的原因上。讓學生把握仿寫的技巧和方法,然后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個性特點,創造性地進行續寫和改寫,以達到模仿和創新相結合的寫作效果。
最后,評價與反思。認真地進行評改,展示和評價優秀的作品,同時鼓勵學生反思續寫部分與原段的邏輯關系是否緊密,改寫部分是否與原段的結構相似。在具體評價過程中,教師需要從以下幾點入手完善評價過程:第一,合理安排課程進度,準確把握教學難度和學生實際水平,盡可能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仿寫訓練中來。第二,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提供個性化的教學服務,鼓勵他們在寫作中表現出自己的獨特風格和想象力。第三,充分利用評價和反饋機制,對學生的作品進行及時的評定和指導,鼓勵他們發揮自己的潛力,并不斷提高寫作的水平和質量。第四,定期反思和總結教學效果,通過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不斷改進和優化教學方案,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的滿意度。
三、 加強分類仿寫訓練,以明確寫作技巧的應用
分類訓練法是仿寫訓練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將寫作內容進行細分,按照寫人、記事、描景、狀物、想象、話題、讀后感、應用文等不同類型進行有針對性的習作訓練。該仿寫訓練方式經常被用在期末復習沖刺階段,其主要原因在于可以在短時間內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讓學生熟悉并了解各類文體的寫作方式,實現各類型寫作技巧的融會貫通。分類仿寫訓練與隨文仿寫有著較大的區別,前者在于集中突破,在訓練方式上以集中、強化、個性化引導為主,后者則更多地是在日常教學中循序漸進地進行引導。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該根據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靈活運用,以此來提升小學語文仿寫訓練教學的有效性。
結合以往教學經驗,在進行分類仿寫訓練時,主要可以分成寫作手法分類訓練以及不同文體分類訓練兩大類型。
第一,寫作手法分類訓練。寫作手法分類訓練旨在教導學生不同的寫作技巧和手法,以提升他們的寫作表達能力。首先,教師可以通過示范演示的方式向學生展示不同的寫作手法。例如,教師可以選取一篇優秀的作文,解析其中運用的修辭手法、對比手法、排比句等,并與學生共同分析其效果和應用場景。其次,學生需要通過大量的練習來鞏固寫作手法的應用。教師可以設計各種練習題目,要求學生在作文中有意識地運用不同的手法。同時,教師需要及時給予學生反饋和指導,幫助他們理解和改進自己的寫作。最后,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讓他們相互交流和分享自己的寫作手法。可以設置小組討論或合作寫作的環節,鼓勵學生互相學習、借鑒和啟發。
第二,不同文體分類訓練。不同文體分類訓練旨在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不同文體的特點和寫作要求,從而能夠根據不同的寫作任務選擇合適的文體進行表達。首先,教師可以對不同的文體進行詳細解析,包括其特點、結構、語言運用等方面的內容。通過分析范文或經典作品,引導學生理解和感知不同文體的風格與表達方式。其次,讓學生進行模仿寫作是一種有效的方式。教師可以提供不同文體的范文,要求學生仿照其結構和語言風格進行寫作練習。這有助于學生深入體驗不同文體的特點,并逐漸熟悉其應用。最后,通過指導學生進行文體轉換的練習,幫助他們理解不同文體之間的差異和轉換規律。例如,將一篇記敘文轉換為議論文,或將一篇說明文轉換為詩歌等。這樣的練習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文體敏感性和應變能力。
總之,無論是寫作手法分類訓練還是不同文體分類訓練,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年齡、水平和教學目標進行適當的調整和設計。通過系統的教學實施,可以逐步提升學生的寫作技巧和對不同文體的理解與應用能力。
四、 完善習作仿寫訓練的教學內容,以促進良好的寫作習慣的養成
不管是隨文仿寫、仿寫續寫改寫組合訓練,還是分類仿寫訓練,其訓練方式大多以句子仿寫、段落仿寫為主,很少將其運用到整篇作文訓練中,雖然可以讓學生在短時間內了解各類文章的寫作方式,但很難培養學生的謀篇布局能力,不利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持續性發展。因此,為進一步提升小學語文仿寫訓練教學有效性,提高學生的寫作綜合能力,教師應該重視習作仿寫訓練,讓學生在宏觀意義上對謀篇布局有一定的了解,對語言以及段落排列有一定的認識,從而幫助學生真正學會習作,靈活應對各類作文題目,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第一,選取合適的仿寫范文。受益于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展,教師和學生可以非常便捷地獲取到優質的作文資源,但也因為資源太過豐富,需要教師對仿寫范文的選擇進行精心挑選,以此來保障后續的仿寫訓練順利進行。在范文選取過程中,教師需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選擇典型范文作為教學的參考依據。選擇典型范文,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文章結構和寫作技巧。典型范文的優秀之處可以為學生提供優秀的表達范例和寫作思路,同時也有利于學生積累寫作素材,建立自己的寫作基礎。二是,選擇通俗易懂的范文進行仿寫訓練。學生對難懂的范文很難進行深刻的模仿和模擬,選擇通俗易懂的范文,不僅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還能夠極大地提高學生仿寫的成功率,加強學生的寫作自信心。三是,選擇符合教學和學情要求的范文進行仿寫訓練。考慮到學生需要針對不同的寫作任務進行習作訓練,教師應選取符合教學和學情要求的范文。通過分析這些范文,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認知文章結構和寫作技巧。四是,遵循就地取材的原則進行仿寫教學。就地取材可以使學生更好地參與寫作過程,從而更好地掌握寫作方法和提高寫作能力。此外,就地取材的方式也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
第二,學習范文。學生在學習范文時,還需要通過多種途徑進行深入學習。除了準確理解范文構段方式、好詞佳句、謀篇布局、寫作技巧等內容,還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意識。同時,教師還應該加強對學生的監督和指導,通過針對不同學生的個性化輔導,有效地引導學生的寫作思路,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引入其中,發揮學生團體學習的優勢。例如,組織學生組成四人小組探討自學的方式學習范文,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科學設置小組分組,并定期對他們的學習效果進行督促和評估。教師還可以使用互評的方式,讓學生在實踐中相互學習和借鑒,激發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最后,教師還應注意及時總結和反饋學生的學習成果,并根據學生的反饋不斷優化教學方案,推進寫作教育的高質量發展。
第三,擬定習作要求。在具體寫作過程中教師應該明確優秀寫作標準,讓學生在完成寫作后可以對照標準進行自我反思,以此來不斷提升學生的寫作綜合能力。具體標準包括以下幾點:一是,主題明確。習作要求明確指定一個主題或題目,確保學生在習作中有明確的方向。二是,結構合理。要求學生在習作中使用合理的結構和組織方式,包括引言、主體段落和結論等。三是,語言準確。要求學生使用準確、流暢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注意語法、拼寫和標點等方面的正確性。四是,邏輯清晰。要求學生在習作中表達的思路和觀點要有邏輯性,通過合理的論證和擴展來支持自己的觀點。五是,細節精確。要求學生注意細節的準確性,包括時間、地點、人物等方面的描述,確保習作的連貫性和真實性。
第四,擬定習作要求的目的在于讓學生通過仿照范文的寫作手法進行習作,從而掌握寫作的技巧。在仿寫時,學生需要注意要求與范文的寫作手法保持一致,并采用相似的段落結構。然而,習作的內容應基于學生自己的親身體驗,讓學生既能夠“仿其形”,又能夠表達自己最真實的體驗和感受。這樣的習作方法旨在讓學生了解寫作的手法,舉一反三,真正學會寫作。
第五,對比反思。在學生完成寫作訓練后,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將自己的習作與原作對比。一方面,讓學生自主查看所寫內容與范文之間的差別;另一方面,結合隨文仿寫訓練以及綜合仿寫訓練中所學知識進行對比反思,對習作進行修改,從而達到真正的鞏固目的。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應該加強對仿寫訓練的實踐研究,堅持以學生為主體,遵循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循序漸進教育原則,系統性、針對性、科學性地完善小學語文作文仿寫訓練教學體系,讓學生在教師的科學引導下逐漸掌握正確的寫作技巧,并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為今后的學習和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陳琛.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仿寫訓練探析[C]∥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2021教育科學網絡研討會論文集(四),2021:17-19.
[2]李艷梅.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仿寫訓練探析[J].才智,2019(27):45.
[3]王雪珂.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仿寫訓練探析[J].才智,2019(17):148.
[4]徐文蒂.小學語文作文仿寫教學現狀調查及改進策略研究[D].鎮江:江蘇大學,2019.
[5]安玉玲.小學語文作文中的仿寫訓練教學[J].華夏教師,2019(6):60.
[6]張志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仿寫訓練探析[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9(2):72-74.
[7]蘇醒.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仿寫訓練研究[D].錦州:渤海大學,2017.
作者簡介:朱成勇(1976~),男,漢族,江蘇宿遷人,江蘇省宿遷市實驗小學,研究方向:小學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