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偉
[摘 要]職業教育在教育體系內占有重要地位,其可為社會輸送高素質、高技術復合型人才,有利于促進和提升我國新型工業發展,教育數字化戰略賦能職業教育后,為職業教育帶來了一定沖擊,為此本文提出教育數字化戰略賦能職業教育價值意蘊及建設路徑方法。該方法通過分析教育數字化戰略賦能職業教育價值意蘊和當前教育數字化戰略賦能職業教育困境,依據當前現狀,提出強化、創新數字教育理論,建立數字化轉型教育技術引擎推動職業教育智能技術研發,強化多源異構數據融合建立教育數字化戰略賦能的職業教育大數據庫的建設路徑,為職業教育發展提供方向和方法。
[關鍵詞]教育數字化戰略;職業教育;價值意蘊;建設路徑;職業教育困境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23.19.061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23)19-0207-04
0? ? ?引 言
我國人工智能技術、物聯網以及5G通信技術飛速發展,職業教育和信息化融合的趨勢不斷加深,使職業教育進入數字化時代。在我國國家發展戰略、經濟和國際發展水平等多維度環境下,教育數字化戰略被提出并被不斷實踐,從目前我國教育數字化戰略應用效果來看,其可有效提升職業教育效果,在教育領域具有較大的意義[1]。職業教育與其他類型教育相比,其具備多點、多線、多面的特征,且目前處于由規模向內涵轉變的關鍵節點,將教育數字化戰略應用到職業教育過程中,可推進職業教育數字化升級,實現職業教育數字化管理和全面深化教學改革,也可以提升職業教育水平[2],為社會培養素質過硬的人才提升國家競爭力具有長遠意義。為此本文提出教育數字化戰略賦能職業教育價值意蘊及建設路徑,為職業教育發展提供發展方向和有效路徑。
1? ? ?教育數字化戰略賦能職業教育價值意蘊
新科技革命和各行產業革新深入發展,為每個行業帶來了較大的變化,國家教育部發布《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點》,其中提出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3],其旨在強化職業教育需求牽引、深度融合創新賦能發展的“互聯網+教育”模式,推進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讓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更貼合當前國家發展現狀,滿足為社會提供高質量人才的目標,需充分分析教育數字化戰略賦能職業教育價值意蘊。在我國社會科學和經濟發展現狀下,教育數字化戰略賦能職業教育價值意蘊如下。
1.1? ?國家戰略要求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我國要建設網絡強國、數字智慧社會、全面推動大數據處理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發展,并將上述技術與社會經濟實體相融合,形成國家發展新動能。在我國十四五經濟與社會發展規劃中也提出,提升數字化發展速度[4],激活數字潛能,利用數字化轉型推動社會整體轉型,尤其是在職業教育領域。職業教育是我國人力資源發展的動力,其是我國生產力、技術和人才激勵的結合點[5],也承載著我國技術發展、人才培養和文化傳播的重要使命,因此職業教育數字化戰略賦能職業教育是國家發展戰略的基本要求。
1.2? ?國家政策布局
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開展了一系列教育政策改革,構建并健全了國民教育體系,職業教育作為國民教育體系和人力資源開發中的重要部分,國家有針對性地制定了我國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將職業教育信息化進程作為教育發展重點。職業教育在我國教育體系內起步略晚,其發展程度相對較低,但在教育數字化戰略賦能情況下[6],職業院校數字化建設雖然相對年輕,但其數字化建設發展進步空間較大。在當前我國教育布局情況下,我國出臺了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計劃等多項舉措,這些政策在穩步地落地實施,其均是為教育數字化戰略賦能職業教育提供了有力支撐。
1.3? ?社會經濟轉型需求
在人工智能和工業技術不斷發展中,各個國家均極力發展高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科技競爭和高端人才競爭非常激烈。尤其是我國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以來,很多機械代替了人工,極大程度上降低了勞動成本的同時也提升了企業經濟效益[7],使企業技術和崗位迭代加快,人才結構向去分層化發展,所以我國社會經濟由傳統方式逐漸向數字化、產業化轉型。在當今社會經濟發展形勢下,社會對高端人才需求激增,面對社會經濟轉型需求,教育數字化戰略應用于職業教育,可提升人才技能操作高端化,為社會培養復合型技術人才。職業教育的數字化培養高端人才,促進社會產業和經濟發展[8],也正在慢慢塑造我國的社會面貌,加快社會不同產業布局優化和轉型。面對上述社會經濟需求,教育數字化戰略為職業教育培養人才,滿足國家經濟轉型需求提供了有效的途徑。
1.4? ?人民群眾期望需求
建設健全的教育體系是我國教育戰略之一,也是數字時代駕馭發展的方向和目標。在當前人民增長需求和現有條件不平衡情況下,人民個體教育的選擇越來越多元化,不再拘泥于單一教育路徑。以往傳統大規模標準化教育模式下,其教育方式以及教育質量無法適應數字化時代職業教育需求。在人民群眾教育選擇巨大變化的情況下,從人民群眾的受益角度出發,嚴格踐行教育數字化戰略,讓每個教育個體均可享受符合其自身發展的職業教育。綜上,教育數字化戰略賦能職業教育價值具有滿足人民群眾期望需求意蘊。
1.5? ?國際發展趨勢與技術條件支撐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為,互聯網和5G網絡發展迅速,會形成全球性的公共網絡,為全球經濟文化交流提供了平臺。在國際緊密聯結又存在競爭關系的國際環境下,德國、英國、美國等均提出職業教育媒體化、數字化轉型、職業與教育溝通等教育發展規劃和策略,并為職業學校配置先進數字化終端設備。網絡技術中的區塊鏈、云計算、物聯網等應用在職業教育領域后,打破了職業教育“信息孤島”現象,職業教育內部系統可實現數據交流,為教育數字化戰略賦能職業教育帶來了技術支持。
綜上所述,教育數字化戰略賦能職業教育在職業教育發展滿足國家戰略要求、國家政策布局、社會經濟轉型需求、人民群眾期望需求和國際發展趨勢與技術條件支撐方面具備較高的價值意蘊。
2? ? ?教育數字化戰略賦能職業教育困境
教育數字化戰略賦能職業教育為職業院校教育革新提供目標和技術手段,但就目前我國職業教育數字化戰略改革現狀來說,教育數字化戰略賦能職業教育依然存在諸多困境。
2.1? ?教育數字化戰略賦能價值轉換強度不足,職業技術人才供需不平衡
從教育數字化戰略賦能職業教育價值維度分析,教育數字化戰略賦能職業教育的客體數字化無法滿足中間體職業教育發展價值需求,導致職業技術人才供需失衡。其原因在于,數字化為技術范疇,職業為教育范疇,二者屬于不同領域,職業教育在發展過程中需要社會各方積極參與,而職業教育數字化變革給職業教育方式方法和教學環境均帶來了一定的沖擊。在職業教育和教育數字化戰略實施過程中,隨著主體和客體互動關系的變化,其需求也在不斷發生變化,尤其是現在數字化技術飛速發展,很多新技術被應用到職業教育授課中,相應主體和客體在深度融合時需要考慮二者之間的價值轉換是否合理。教育數字化戰略賦能為職業教育提供了教學數字化應用場景,也為職業教育創新帶來途徑,可提升職業教學效率,但該種價值轉換為間接作用。職業教育是培養復合型人才的基地,就目前我國發展形勢來看,復合型人才數量遠遠無法適應經濟市場需求,職業技術人才供需不平衡。
2.2? ?職業教育管理力度不足,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戰略作用不高
在數字化時代,云計算、數據挖掘等新數據處理技術逐漸被應用到職業教育領域,受新技術的沖擊,職業教育實現了高效率教學,但教學效果無評價標準,教學信息開放但共享效果不足,以及職業教育科學管理體系不夠完善,上述情況導致教育數字化轉型戰略落地實施不夠徹底,雖然職業教育得到一定的增值,但存在職業教育教學不夠智慧等情況。教育數字化轉型戰略的實施,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職業教育管理難度和效率,但并沒有提升職業教育管理智慧,其整體管理模式并未發生改變。在進行職業教育時,其決策依然依賴以往的“經驗”,且職業教育在貫徹教育數字化戰略時,不同地區和不同教育行政部門之間組織結構和職能存在差異,沒有建立統一的數字化轉型標準,導致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戰略在職業教育過程中發揮的作用不高。
3? ? ?教育數字化戰略賦能職業教育建設路徑
面對上述教育數字化戰略賦能職業教育困境,提出教育數字化戰略賦能職業教育建設路徑如下。
3.1? ?強化、創新數字教育理論
教育數字化戰略賦能職業教育是提升職業教育質量的時代命題,在國際競爭激烈的環境下,科技和產業革命是提升國家綜合實力和國際話語權的基礎。為順應時代大環境發展趨勢,教育數字化戰略賦能職業教育需從如何利用數字化、科技化手段更新其發展策略,革新傳統教育觀念等角度入手,不斷強化和創新數字教育理論,其可從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目標出發,對教育數字化戰略賦能職業教育的核心進行清晰定位,并規劃教育數字化戰略實施邏輯,從提升教育效率、塑造職業教育形態等多角度為職業教育發展提供新思路和新途徑。同時從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實踐需求角度出發,建立完善的數字化職業教育體系,并規定數字化在職業教育應用中的邊界,將數字化教學服務、教育評價、教育管理等互相融合,打造新型職業教育體系。教育數字化戰略賦能職業教育可同時以人機智能交互、協同決策等方式,創生職業教育智慧,為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實踐提供有力技術保障。
3.2? ?建立數字化轉型教育技術引擎,推動職業教育智能技術研發
教育數字化戰略賦能職業教育的核心是通過數字化技術優化職業教育要素,提升職業教育能力,對現有職業教育樣態進行革新,以保障當前職業教育滿足社會和經濟發展需求,為社會提供高技能、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所以,職業教育在貫徹教育數字化戰略過程中,需要時刻關注當前新數字化技術的應用,運用新數字化技術建立職業教育技術引擎,為職業教育提供技術支持。同時,數據感知技術、數據挖掘技術等在職業教育中應用后,可在較大程度上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課堂的互動性,學生學習職業技能時的知識掌握程度也得到較大幅度提升。但目前手勢、表情識別、眼動跟隨等技術依然在不斷發展,為使上述數字化技術更好地應用在職業教育課堂上,需不斷引進新型數字化技術并推動職業教育智能技術研發,綜合運用多種數字化技術,在職業教育過程中挖掘學生學習信息,建立學生全景化學習模型,為職業教育效果分析、教育決策優化等提供有價值的信息和改進方法。
3.3? ?強化多源異構數據融合,建立教育數字化戰略賦能的職業教育大數據庫
職業教育在運用數字化方式教學時,會產生大量教學數據,該教學數據隨著職業教育生態不斷演化成職業教育動力引擎,其為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和提升職業教學質量提供關鍵支點。從目前職業教育大數據來看,職業教育院校應用不同數字化技術產生的大數據具備來源不同、構成不同等特征,形成多源異構職業教育大數據。職業教育院校在對大數據進行采集融合時,受大數據多源異構影響,導致跨時空數據融合困難,同時職業教育院校所使用的教育系統等不同,為教育大數據流通和共享帶來了一定難度。上述情況導致職業教育大數據融合困難,無法從大數據內挖掘有用信息,因此,教育數字化戰略賦能職業教育過程中,需從多主體、多時空、多維度等方面入手,對職業教育大數據進行挖掘,強化多源異構數據融合,并建立教育數字化戰略賦能的職業教育大數據庫,為職業教育教學效果優化、教育決策等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撐。
4? ? ?結 論
教育數字化戰略是近年來教育領域熱詞,尤其是在職業教育領域,將數字化技術應用到職業教學過程中,可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增進師生之間的交流溝通,有效促進職業教育教學效率和效果。但在數字化技術不斷發展的現在,職業教育在應用數字化技術時也存在諸多問題,因此研究教育數字化戰略賦能職業教育價值意蘊及建設路徑對職業教育來說意義重大。
主要參考文獻
[1]張青山. 數字化賦能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思考[J].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2(11):59-63.
[2]施錦誠,孔寒冰,吳婧姍,等. 數據賦能工程教育轉型:歐洲數字化戰略報告分析[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1(1):
17-23.
[3]李博,褚金星. 我國職業教育現場工程師培養的價值意蘊、
現實困境與實施路徑[J]. 教育與職業,2023(7):107-112.
[4]朱永文. 我國部省共建職教高地的價值意蘊、基本特征、實踐成效與推進策略[J]. 教育與職業,2021(20):5-11.
[5]巫程成,周國忠. 數字化賦能職業教育的理論溯源、困境與出路[J]. 教育與職業,2023(6):52-58.
[6]謝幼如,羅文婧,章銳,等.“雙減”背景下課堂教學數字化轉型的理論探索與演進路徑[J]. 電化教育研究,2022,43
(9):14-21.
[7]柯清超,劉麗麗,鮑婷婷,等. 國家智慧教育平臺賦能區域教育數字化轉型的四重機制[J]. 中國電化教育,2023(3):30-36.
[8]鄭永和,王一巖. 科技賦能教育高質量發展:價值內涵、表征樣態與推進策略[J]. 中國電化教育,2023(1):118-126.
[收稿日期]2023-02-05